徐年龍 葉仁宏 王 升 于洪喜 顧施耀 陳春英
(江蘇省農墾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新洋分公司,江蘇射陽224300)
鋅肥作底肥施用對水稻產量的影響
徐年龍葉仁宏王升于洪喜顧施耀陳春英
(江蘇省農墾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新洋分公司,江蘇射陽224300)
收稿日期:2014-09-28
作者簡介:徐年龍( 1988-),男,助理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業科研工作。
為了解鋅元素在水稻主產區的應用效果,掌握適宜的微量元素施用量,2013年進行了水稻鋅肥用量試驗。
1.1供試土壤、品種及肥料
試驗于2013年在江蘇省農墾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新洋分公司農科所試驗田進行。試驗地塊選擇當地中、低等肥力土壤、沒有施用過含鋅肥料的缺鋅土壤,設在農科所試驗田3號,土壤為壤性潮鹽土,肥力中等,土壤有機質含量22.0 g/ kg,全氮含量1.45 g/kg,堿解氮含量118 mg/kg,速效磷含量17.5 mg/kg,緩效鉀含量646 mg/kg,速效鉀含量97 mg/kg,土壤pH值8.2。供試水稻品種為武育粳3號,前茬大麥。供試肥料為硫酸鋅( ZnSO4·H2O)。
1.2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6個處理:①不施鋅肥(對照) ;②鋅肥施用量0.5 kg/667 m2;③鋅肥施用量0.75 kg/667 m2;④鋅肥施用量1.0 kg/667 m2;⑤鋅肥施用量1.5 kg/667 m2;⑥鋅肥施用量2.0 kg/667 m2。鋅肥全部作底施,拌細土混勻后施用,底肥不施用有機肥。小區采用人工栽插,小區面積24 m2( 3 m×8 m),區組沿土壤肥力遞變的方向設置,土壤肥力均勻一致,各處理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栽插期6月15日,其他管理同大田。
1.3測定項目及方法
水稻出苗后調查基本苗、跟蹤莖蘗動態。在水稻成熟期,每個小區隨機抽取10株測定水稻株高、穗長、單穗重、單穗粒重、單穗總粒數、單穗實粒數。將每個小區全部收獲,測定產量。
2013年水稻生長前期,溫光條件相對比較適宜,有利于水稻前期及時返青和有效分蘗的發生;水稻生長中期擱田期,光照充足,氣溫偏高,擱田效果好;水稻生長后期光照充足,有利于水稻的灌漿結實。但水稻抽穗揚花期的高溫,嚴重影響水稻的結實,空癟粒明顯增加,結實率大幅下降,造成2013年水稻較常年減產5%以上。
3.1施用鋅肥對水稻分蘗的影響
根據調查結果,鋅肥對水稻分蘗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施用鋅肥的處理比未施用鋅肥的處理水稻莖蘗數明顯提高。各時期莖蘗數始終是處理⑤最高,其次是處理⑥。鋅肥還有推遲莖蘗數下降的作用,未施用鋅肥的處理莖蘗數下降較快。
3.2施用鋅肥對水稻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影響
表1表明,鋅肥施用量不同,水稻有效穗數、每穗總粒數、每穗實粒數和千粒重不同,隨著鋅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每穗總粒數、每穗實粒數、有效穗增加,在鋅肥施用量1.5 kg/667 m2時達到最高,然后開始下降。處理⑤的每穗總粒數、每穗實粒數、有效穗均高于其他處理,處理①未施用鋅肥,每穗總粒數、每穗實粒數、有效穗均低于其余處理。由此可以看出,鋅肥可以有效優化水稻的農藝性狀,鋅肥用量1.5 kg/667 m2時效果最明顯。
實際產量排序為處理⑤>處理④>處理⑥>處理③>處理②>處理①。處理⑤實際產量最高,處理①實際產量最低,處理⑤比處理①高出47.3 kg/667 m2,增產8.1%,增產效果明顯。增產效果先隨著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鋅肥用量1.5 kg/667 m2時達到最高,隨后開始下降。

表1 農藝性狀及產量結構
綜合以上可以得出,鋅肥對水稻的農藝性狀有明顯的優化作用,表現為施用鋅肥處理的有效穗數、每穗總粒數、每穗實粒數比對照明顯增加,每穗癟粒數顯著下降。鋅肥對水稻的產量具有增產效果,鋅肥施用量1.5 kg/667 m2的時候,產量最高,增產效果最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