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傳艷
(貴州省普安縣農業局)
加快多元化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探討
金傳艷
(貴州省普安縣農業局)
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有助于促進農業的發展模式轉變,因此,以政府為主體的推廣體系已經無法適應農村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需求。本文主要針對我國現行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現狀來討論如何加強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從而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推進農業技術推廣體制的改革,構建政府主導下的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組織,完善農技推廣的保障機制,加強農技推廣隊伍人才建設。
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體系建設
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有利于促進我國的科教興農戰略的開展,推動農業科技的快速進步與發展,促進現代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我國對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研究有很多理論分析方面的內容,然而這些對策建議卻缺乏相對的可操作性。本文旨在通過對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現狀進行分析,明確我國多元化農技推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進而提出我國多元化農技推廣的實施內容。
2.1 當前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現狀
從對我國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的現狀來看,我國已經基本全面的形成了以專業推廣為主體的多元化農技推廣體系。但是,雖然我國專業的推廣人員較多,但推廣人員的整體素質卻相對較低,且政府下撥的經費不到位,從而導致我國的農技推廣體系具有滯后性,很難適應現代的農技推廣發展的需求。
2.2 建立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必要性
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進步,農業科技在農業中的地位顯得越來越重要,現代農業中的產品需求和產品增收方式與傳統農業都不大相同,現代農業供給和需求主體更加多元化,農業推廣必須要打破原有的模式,從而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下的農業可持續發展,建設出一個適合我國現狀的高效多元化農技推廣體系,跟上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滿足我國農業的多樣化需求。
3.1 多元化推廣遵循的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
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作為基礎,并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以科學設置機構、統籌兼顧、精干高效為原則,以國家農技推廣組織機構為主體,結合農業科研單位和學校來進行多元化農技推廣體系的建設。
3.2 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實施保障
連續配筋混凝土路面具有整體性、耐久性良好等優點。本文介紹了連續配筋混凝土路面優勢,結合實際工程總結其施工技術,并對其應用效果進行檢查分析,結果表明:連續配筋混凝土有效防止面板產生干濕溫度裂縫,提高道路整體性,避免早期損害,提升道路使用壽命。
3.2.1 完善投資機制
政府要加大對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的財政投入,調整現有的投資結構,以政府撥款作為主要渠道,統籌企業和社會的投資,確保經費充足,并按照我國的相關規章制度來保障農技推廣人員的工資福利。保證資金流向透明化,提高農機推廣人員的經費補貼,從而提高農技人員推廣工作的積極性,保證農技推廣工作的穩定進行。
3.2.2 切實加強領導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基礎,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力度,增強農技推廣人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農機推廣工作的開展效率,并對農技推廣人員進行素質培養,豐富推廣人員專業知識的同時,培養其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創造一個良好的多元化農技推廣體系的氛圍。
3.2.3 完善法律法規,實現農業技術推廣法制化
完善農技推廣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規,使農技推廣工作可以以法制為保障,明確各部門的職責,細化各類處罰措施,采用雙向制約化的管理方式,使公益性的農技推廣工作可以在法律的保障下順暢的實施完成。
3.3 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具體實施
3.3.1 明確定位
3.3.2 推廣主體多元化
我國多元化農技推廣體系要以科學發展觀為基礎,以對現有資源的整合為基礎,以政府為推廣主體,教育單位和科研單位進行輔助推廣?,F階段,我國的農技推廣主要有以下四種方式:政府專門推廣、農業科研教育單位推廣、農民組織推廣、社會會專業服務機構推廣。
3.3.3 科學合理設置機構
根據我國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設置一個科學合理推廣機構,對我國農村的畜牧業、水產業、種植業進行整合設置,取消農村經營管理體系的設置,并且規劃好縣鄉政府以及農技推廣部門的管理職責,讓推廣人員將時間精力真正的放在農技推廣上。
3.3.4 合理配置技術推廣人員,全面提高綜合素質
明確公益性推廣人員的職能和義務,并對其進行合理的配置,以確保推廣工作得以順利開展;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加強對農技推廣人員的技術培訓,幫助其知識的更新。公益性人員和經營性人員要不定期的進行溝通和交流來提高推廣人員們的綜合素質。
3.3.5 強化農民技術培訓工作
農業技術能否得到有效的應用主要是由農民的素質高低所決定,農民的素質高低也直接影響到他們接受新知識和新技術的能力。因此,推廣人員在以“服務三農”作為基礎時,要不斷加強對農民綜合素質的培訓,可以通過設立咨詢服務窗口、建立示范基地、定期的發放科技小報、農業廣播電視教育的方式,來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從而有效提高農業的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和入戶率,進而將農民培養為農業綜合型人才,促進新技術的快速傳播。
3.3.6 培育多元化農業技術服務組織
政府要積極的支持農業科研單位、教育機構、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參與到農機推廣中來,并積極引導農業科研單位和教育機構成為農機推廣的重要力量。鼓勵各地區因地制宜的開展農技推廣專項工作,充分發揮合作組織等社會力量,加快多元化農技推廣工作的開展。
3.3.7 推廣形式要多樣化
①技術推廣人員主導方式。要以推廣員為重心進行垂直管理,開展電話咨詢的方式方便農民隨時快速的進行咨詢。②農民參與方式。推廣工作要以農民為對象,積極的組織農民參與到推廣中來,引導農民和推廣人員共同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解決,從而有效的提高推廣效果。③培訓指導方式。技術專家對推廣人員進行培訓,技術推廣人員對農民進行培訓。④項目帶動方式。指在國際援助和國內重大項目的支持之下,對特定的項目開展特殊的推廣機制,選擇一部分重大的科技成果項目,加大資金的投入,真正意義上實現多元化推廣。在推廣過程中,一定要對推廣方式和步驟進行規范化管理,真正的做好產前、產中和產后的服務。
3.4 突出重點,深化基層農技推廣機構改革
3.4.1 理順鄉鎮農技推廣管理體制
通過對管理體制進行改革的方式,理順推廣過程中各部門的關系,并對鄉鎮各種類型的推廣站實施條塊結合、雙重領導的管理體制。針對推廣機構和推廣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改造完善。將行業和專業相近的鄉鎮站點合并在一起,建立一個農技綜合推廣站,對專業單一、服務區域相對集中的區域實行區域設站。
3.4.2 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隊伍建設
通過改革來建立一個具有制度化管理和專業化服務的人才隊伍。通過競爭上崗的方式,將具有高素質、高業務能力的人才選拔到領導崗位,給予年輕的農技推廣人員更多的發展空間。對于推廣人員的工資可以由鄉鎮進行統一的發放,從而保證基層農技推廣隊伍的穩定,要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技推廣方面的規章制度和監督管理機制,促進農技推廣的制度化和規范化發展,建立教育培訓機制來提高農技推廣人員的綜合素質,建立考核激勵機制,來充分的調動農技推廣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不斷提高農技推廣服務的水平。
農技推廣工作必須要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為前提,并對農技推廣工作體系進行深化管理。完善農技推廣的體制建設工作,構建出一個以政府為主導的農技推廣體系,在農技推廣工作中要結合公益型技術推廣和經營型技術推廣,無償服務與有償經營相結合,集中示范與推廣普及相結合來促進農技推廣工作的開展。
[1]耿同茹.加快建設多元化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5(7):8~12.
[2]丁寧,李琳.黑龍江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創新建設[J].科學種養,2016(4):36~37.
[3]趙志麗,呂聰峰.我國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建設對策[J].河北農機,2014(7):22~23.
P323.3
A
1004-7344(2016)24-0203-02
2016-8-9
金傳艷(1968-),女,彝族,貴州普安人,農藝師,大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