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蓉 高愛玲 李平亮
(太白縣林業工作站 陜西太白 721600)
關于森林病蟲害防治存在的問題分析及解決措施
靳蓉 高愛玲 李平亮
(太白縣林業工作站 陜西太白 721600)
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對于保護自然環境,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有重大意義,森林病蟲害的防治是國家減災工程的難度課題,保護森林,改善自然生態環境,能更有利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促進國民經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對于森林病蟲害的防治需要具體的措施,來實現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森林病蟲害;存在的問題分析;解決措施
1.1 森林病蟲害泛濫,防治難度進一步加大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近年來連續的干旱天氣、暖冬問題,一些蟲子在冬天很難再被凍死,發生病蟲害也是在所難免的,我們應加強對病蟲害的治理,就現在而言,我們缺少人力物力和財力,而且技術不成熟,大大的增加了預防病蟲害的困難。由于不斷的退耕還林,單一樹種的存在,更加劇了病蟲害的發生。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環境遭到了污染,越來越多的新型病蟲害也在不斷出現,也大大的增加了病蟲害治理的困難。
1.2 控制森林病蟲害的主要原因
①森林病蟲害防護工作不完善,沒有科學技術的支持,監測預報工作實施起來非常困難,甚至有的地方還沒有意識到病蟲害的危害,沒有做監測防護措施。②沒有相對完整的科學技術控制手段,新技術研究和現有的研究技術手段遠遠落后與病蟲害發展的速度,推廣的力度還不夠大。③化學農藥的胡亂使用,造成了生態環境的污染,導致害蟲抗藥性增強,殺傷天敵加劇了害蟲的破壞,生物防治需要資金和技術的支持,目前我們很難提供充足的資金和相對成熟的技術,所以很難實現。④林業部門缺少溝通,每個部門之間缺少聯系,導致配合不默契,導致病蟲害防治問題不斷延后。五是檢疫工作不到位,缺乏疫苗監測站,控制不了病蟲害的傳播。
1.3 森林病蟲害一時難以根治,爆發情況經常發生
80年代以來,就有外來物種來到我國,如美國白蛾,蘋果棉蚜及油松葉小卷蛾等物種入侵,國家對這些物種采取了必要的措施,才使得病蟲害危機得以控制,但是潛在的危害不能忽視,要更加關注外來物種的入侵,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對他加以防治,才能及時控制住局面,挽回經濟損失。有時候病蟲害非常頑固難以根治,時常爆發,有的幾乎年年發生,如果不進行嚴密的監測,發生的損失將難以預測,局面難以控制,防治將會失去意義。
2.1 加大宣傳,提升認識
要加大宣傳力度,讓每一個人都明白病蟲害防治的意義,發動全民治理,全民監控,做到早發現早監控,早防治,阻斷病蟲害發展的來源;另外,還要降低病蟲害的損失,推動經濟的發展,做好病蟲害的預防治理工作就是推動了經濟的發展,挽回了很多不必要的經濟支出,保護了森林資源,保護了生物多樣性,推動了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從完成林業跳躍式發展的層面提升認識,預防治理森林病蟲害對于加速植樹造林工作,改善了自然環境,提高了森林資源數量及質量,推動產業發展,能夠發揮保障作用。
2.2 大力開展封山育林
封山育林是減少人類畜類破壞森林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以生態學為理論指導,大力發展林業種植,種植多種多樣的樹木,以林業防治措施為基礎,對森林病蟲害做到及時監測及時預防,以生態保護為重點,采取多種防預措施,促進林木的將抗生長。用適當的方法增加天敵的數量,保護生態環境,保護林木資源,增加物種的多樣性,使用人工方法增加林木的數量和種類,達到防治病蟲害的目的。
2.3 加強森林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工作
加強森林病蟲害預測預報工作是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基礎,所有地方必須把調查監測的工作放在第一位,對轄區內所有的森林資源進行監測預防工作,要以全面、及時、準確的掌握森林病蟲害動態作為基本目標,確定專人、特定地域、準確對象、指導方法、定時調查,做到及時預防,及時發現,及時防治。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先進的預防檢測工具,根據實際情況,實際內容做到防治結合,是監測和預報的的能力能夠適應防治工作的需要。
2.4 加大資金投入,保證防治需要
經濟支持是森林病蟲害防治的基礎,因經濟投入不夠,有些地方的病蟲害得不到根本的防治,病蟲害發展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導致有些地區損失嚴重,今后一定要加大經濟的投入,堅持地方治理為主,國家支持為輔,二者結合,相輔相成,由國家、集體、個人多層次,多渠道的投入,來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除此之外,國家還要把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當做一項重要的工作來完成,增加防治病蟲害的資金投入,特別是地方財政。只有資金充足了,才能保證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順利實施[1]。
2.5 堅持搞生態林業
保護好現有的生態林業,增加樹種的多樣性種植,營造混交林的環境,實行工程造林和集約經營等林業措施,把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貫徹于林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加強早期預防工作和科學技術的研究,增強林業抵抗森林病蟲害的能力,走出一條生態治理、林業生產和病蟲害防治協調發展的路子。
2.6 增加林木檢疫工作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許多外來物種開始來到我國,對我國的森林進行了破壞,這就要求國家必須對林木進行監測和防疫,來避免病蟲害的侵害,保證樹木的健康狀況,增加病蟲害的天敵,形成良性的循環。保護好森林資源,就是保護好我國的生態系統,一個好的生態系統是國家發展的基礎。利用生物技術,可以有效的控制病蟲害的發展,病蟲害的天敵形成一定的種群數量,就可以一直對病蟲害產生殺害作用,化學藥品很難產生這樣的效果。有許多國家加強了對植物的保護工作,意識到了制備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建立了植物保護工作新的管理標準。生物防治技術在許多國家和地區得到廣泛的應用和推廣,取得了顯著地成績,正在朝著產業化的方向發展[2]。
2.7 合理使用化學農藥
農藥的濫用使得許多病蟲害的天敵死亡滅絕,病蟲害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對環境也有一定的污染,破壞了生態環境,出現了暖冬的問題,許多害蟲不會被凍死,進一步的加劇了病蟲害的危害?;瘜W農藥要少用,要結合著具體的環境使用,以避免對自然環境產生污染,是病蟲害泛濫,農藥的使用勢必會引起環境的污染,保護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不應為了防治病蟲害就破壞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減少使用農藥的次數來避免對環境污染的加劇。
2.8 加大森防科技含量,改進防治手段
森林防治工作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持,科技的支持給病蟲害防治提供了可能,加強科技手段有利于病蟲害的防治,需要培養更多的科學技術人才,培養專業的人才,因地制宜的實施適合本地生態農業發展的措施。要遵守國家對禁用化學藥品的制度,不能使用國家不允許使用的高度殘留的農藥,大力提倡使用微生物農藥、動物源農藥、仿生農藥、植物性農藥、礦物性農藥,以減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3]。
2.9 選擇培育抗病樹種
森林對害蟲來說是一個安逸場所,極其容易受到侵害,所以選擇一些特殊的樹種來對待不同的害蟲,同時不同的樹的不同品種抵抗病蟲害的能力也不盡相同,人工造林應該根據各地的自然環境,適合生長的樹種來培育優良樹種,提高抵抗病蟲害的能力。
根據本文的敘述,森林病蟲害防治的問題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不管遇到任何問題,我國都會尋找更好的辦法對他加以防治。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我國會研制出預防森林病蟲還的措施。所以,要想治理好森林病蟲害的問題,就要對各個地區進行實地考察,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相應的對策,我們要積極的保護自然環境,對各地森林做好預防措施,保護我國的林業資源,促進經濟的發展。
[1]趙靜夫,張淑梅.黑龍江墾區森林病蟲害管理系統研究[J].現代化農業,2010(5).
[2]董國權,牟善梅.森林病蟲害防治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0).
[3]胡映泉.森林病蟲害防治現狀與對策.陜西科技,2010(9).
S763
A
1004-7344(2016)10-0236-02
2016-3-25
靳蓉(1978-),女,助理工程師,大專,主要從事林業工作。
高愛玲(1969-),女,助理工程師,中專,主要從事林業工作。
李平亮(1968-),男,助理工程師,中專,主要從事林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