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永富
(廣西賀州市鐘山縣水利局水電工程設計室 廣西賀州 542699)
對鐘山縣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與管理的探討
陶永富
(廣西賀州市鐘山縣水利局水電工程設計室 廣西賀州 542699)
小型農田的水利建設是發展農業的最基礎的條件,同時也關系到實施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進行小型農田的水利建設可以緩解農田大面積的干旱問題,這對于水資源供需矛盾起到了良好的調節作用,同時對健全農田水利建設體系和完善的管理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近年來,鐘山縣緊緊圍繞“興水利、惠民生、強基礎、促發展”的治水思路,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加大投入,狠抓落實,扎實推進農田水利項目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為推動全縣農業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水利支撐。
小型水利;建設;管理
現階段我國的小型的水利工程有很多,這也使得現階段的農業生產等活動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小型農田的水利項目的建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與價值,同時也起到了一定的抗洪和減災的作用,使農業的生產以及居民的生活用水得到了保證。但是在具體的工程建設中,存在著諸如各種指標和環節落實不到位,運行與管理維護等方面存在弊端和缺陷的問題,制約了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的發展。以下文章結合鐘山縣小型水利建設項目的情況,進一步對小型農田水利的建設與管理進行探討。
2.1 小型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特點
小型農田的水利工程建設規模一般較小,屬于小型及其以下的工程級別,主次要的建筑物一般屬5級及以下。其投資一般來自于國家的安排資金,或者是從建筑工程中獲得相關利益的地方政府以及其群眾集體集資。一般來說,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對技術的要求較少,主要是土石方的相關工程。不管是技術層面或者是對于設備的要求,都限制大多不高,并且其工作量和工程量一般不大。
2.2 鐘山縣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的現狀
鐘山縣位于廣西東部偏北,全縣總面積1472km2,轄10個鎮和2個瑤族鄉,113個行政村,總人口42.33萬。耕地面積37.65千公頃,主要種植作物有:水稻、玉米、紅薯等作物。鐘山縣“五小水利”工程眾多,多年來為鐘山縣農業灌溉發揮了巨大作用,“五小水利”工程大多建于20世紀50~70年代,普遍存在病險老化失修嚴重,有效灌溉面積縮小,效益衰減的現象,急需配套改造。全縣水利工程具體情況如下:①蓄水工程情況。鐘山縣共有蓄水工程220座,其中中型水庫2座,小一型水庫15座、小二型水庫20座,塘壩183座,總庫容9726.85m3,目前水庫均已進行除險加固工作,塘壩工程尚未進行加固工作,普遍存在壩坡不平整、無防護、雜草較多,接觸帶有滲漏,放水設施和溢洪道不完善的現象,很難發揮其灌溉效益。②小引水堰壩情況。鐘山縣共有小型堰壩200座,引水流量26.908m3/s,有效灌溉面積4.4萬畝,大多數堰壩建于20世紀50~60年代,為群眾自建,標準低且缺乏管護,經過幾十年的運行,損壞嚴重,滲漏淤積嚴重,很難發揮其灌溉效益。③小泵站情況。鐘山縣共有灌溉泵站50處,總裝機915.5kW,大多數建于20世紀60~70年代,運行較久,泵房損壞嚴重,設備老化失修,提水能力不足,有效灌溉面積縮減,急需改造。
2.3 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與管理的主要問題
2.3.1 支撐糧食安全的基礎不牢固
鐘山縣的小型農田水利等設施建設不足,同時許多的項目老化或者已經失修嚴重,經常會出現季節性以及工程性的缺水。目前,鐘山縣農田有效灌溉面積28.75萬畝,僅占耕地面積的50.9%,還有近半數的耕地缺少基本灌溉條件。現階段使用的一些小型農田水利的工程,還有較多的部分是在20世紀的60以及70年代左右規劃和設計建設的,這些工程已經運行了超過40年。正是由于先天性的不足,再加上后天管理以及維修工作沒跟上,導致現階段的一些工程出現了老化以及退化和失修等問題,其效益逐漸的衰減。
2.3.2 水資源利用效率偏低
鐘山縣農業節水灌溉發展相對滯后,農業灌溉用水效率較低,部分地區水資源不足與灌溉用水浪費并存,與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以及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要求差距較大。全縣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只有0.42,與全國平均水平0.52仍有較大的差距。
2.3.3 基層水利服務體系仍不完善
基層水利服務體系“三駕馬車”發展還不平衡,基層水利服務機構能力建設不足,專業化和社會化服務組織發育能力弱,政策引導和激勵機制不健全,農民用水合作組織缺乏必要扶持,難以滿足現代農業發展以及為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及時有效服務的需求。目前我縣鄉鎮水利站只有一、兩名同志負責水利工作,且業務不固定,很難管理面廣量大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
2.3.4 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脫節
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存在責、權、利不明,建、管、用脫離的現象,個體化農戶與已有的水利基礎設施之間缺乏銜接。農村稅費改革前,因共同生產統籌需要,鄉村組織發揮了維護支渠和收取維護資金的作用。稅費改革后,鄉鎮和行政村退出農業生產環節,特別是取消“兩工”以后,群眾出工投勞沒有了強制性約束,群眾投工投勞不足,農戶疏于對農田水利的清淤及維護工作,造成灌溉渠道淤堵、破損,致使水利工程難以發揮效益,嚴重影響著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
2.3.5 工程建設管理隊伍力量單薄
近年來,小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投資規模逐年增大。由于項目多、范圍廣、時間緊、要求高,施工過程中,涉及到的設計變更、民事、征地、拆遷等問題較多,嚴重的影響到工程的建設進度。同時我縣級水利技術人員也存在年齡結構老化,年輕技術人員缺乏,人員變動頻繁等諸多問題。
3.1 認真做好項目的選項工作
在項目計劃編制當中:①優先興建對于水利的需求迫切,群眾呼聲強烈以及積極性較高的區域。并且使項目可以落到實處,落實到一些能夠發揮經濟效益的區域。這樣一來群眾的參與的積極性才能不斷的提高。②所建設項目的區域其相關基層的領導班子要有積極的事業心。尤其是鄉、鎮的黨委以及相關的政府人員要及其的重視,建設項目所在地的村里的兩委班子要積極團結。③要因地制宜并且科學的選定項目的建設方案。要做到相關工程的建設方案一方面要做到省錢的要求,同時還要滿足管用的需求。④要對項目進行較為先進的管理。積極的推行相關工程的投標制度以及相關設備采購的機制,還要對資金和報賬進行有效的管理。
3.2 基層的水利項目的管理單位要做好自身的建設工作
作為農村水利建設項目的關鍵工作,基層的水利項目的管理單位要做好自身能力的建設。相比較于以前的農村水利項目的建設,過分的注重了工程的建設,這樣一來就容易忽視其自身能力的建設。不僅工程的建設要及時的審批和驗收,基層水管單位自身能力的建設工作也要同步進行。同時還要不斷的調整農村的水利資金的老舊的支出框架,允許其中一部分的資金用作管理手段以及信息網絡等管理單位的自身建設的支出,不斷提高水利工程的服務能力。
3.3 完善農田水利方面的立法工作
就現階段國內的關于水利建設的法律法規來說,依然存在著沒有完善的法律體系作為保障的問題,這樣一來在進行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與管理的過程中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因此只有建立了完善的保障基本農田的水利建設管理的相關項目的投入體制,同時有相應的管理與運行機制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要求相適應,才能更快的進行水利項目的建設與管理。
3.4 提高對農田水利建設工程的投入力度
正是由于相關資金的短缺,才造成了現階段不少的農田水利工程出現了老化以及失修等問題。近年來,上級政府和部門加大了農田水利的投資力度,我縣每年也投入大量資金對我縣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進行維修建設,但目前來看,還無法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迫切需求。我縣平均每年收到人民群眾要求維修水利工程報告40~50件,均因資金無法落實,無法進行維修加固。
3.5 建議建立健全水利服務組織制度及經費保障
近年來,水利基層組織建設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成立了部分村民用水者組織,但由于村民用水者組織無相關收入,辦公經費無法保障,均處于名存實亡的狀態,無法起到對水利工程進行有效管護的作用,致使水利工程建后缺乏管護,建議上級對民間用水者組織進行辦公經費補助保障。
3.6 完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體制
2013年以來,水利部、財政部出臺了《關于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廣西壯族自治區也先后印發了《關于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及《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工作指南》,指導縣級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工作。改革主要內容包括:明晰工程產權、落實工程管護主體和責任、落實工程管護人員和經費、探索工程管護模式等。為此縣級水利部門要以此為契機,探索建立適應我縣縣情、水情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體制和良性運行機制。
完善小型農田水利的建設管理,是確保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正常運行的關鍵,同時也關系到我國農業的發展以及農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因此要重視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與管理,同時做好項目的前期規劃以及相關制度的完善工作,以確保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能為農業生產提供更好的服務。
[1]羅國祥,徐江立.淺談永定區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與管理[J].水利建設與管理,2014(34):45~48.
[2]徐建國,張燕.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與管理之見解[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3(4):1~4.
[3]宋 軍,黃 斌.淺議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與管理[J].科技致富向導,2014(19):54.
F323.21
A
1004-7344(2016)10-0121-02
2016-3-12
陶永富(1981-),男,助理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水利工程建設及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