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培國
摘 要:語文作為初中教育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其教學質量直接關系到學生的綜合素質狀況,因而需要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但如何真正促進這門課程質量的提升,則成為了廣大教師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將從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育遇到的問題及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角度進行探討,對學生和教師有一定的幫助。以期通過努力,找到促進初中閱讀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的可靠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思路
在初中語文的教育和學習中,閱讀教育有著尤其重要的作用。閱讀是拓展學生視野最有效的措施,它能夠促進學生理解能力的發展,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有效提高。但實際的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情況卻不是很完美。
一、當前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遇到的問題
1.閱讀教學模式單一,缺乏靈活性
受到我國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當前無論何種形式的教育都會遇到固有教學思想效率低下,影響學生發展的問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無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教師還是以“填鴨式”的教學思想和方法來實行語文閱讀的教學。《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初中語文課程的要求是以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為主,這就要必須突出教學模式的靈活性。陳舊的教學思想與當前實際有效的教學思想產生了分歧,以前的閱讀教育只是注重學生的“知”,學生知道即可,所以,教師都是以背誦記憶的形式來進行閱讀教學。這種單一簡單的閱讀教學思想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沒有使學生真正發現閱讀的樂趣,久而久之,學生會失去閱讀的興趣和習慣,嚴重影響學生的健康發展。
2.閱讀教學中教師和學生身份顛倒
當前的閱讀教學中教師的地位占據著重要部分,教師選擇并決定學生閱讀教學的范圍和內容,忽略了學生這個重要的部分。教師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學會并懂得運用知識以有助于自己的生活。教師忽略了學生的重要性,就會使語文閱讀教育變成了教師自我賞析、自我學習。對于初中生而言,語文閱讀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個塑形的重要成長階段閱讀對于大部分初中生來說是開闊視野,加深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培養自己興趣愛好的有效手段。教師忽略學生的存在將自己的閱讀喜好強加于學生之上,忽視了學生對閱讀的理解和思考,這就嚴重降低了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以及學生的健康發展。語文閱讀也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己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3.閱讀教學過于形式化,沒有發揮真正的作用
我國的傳統教學習慣中沒有關于語文閱讀教學的明確的方法,在現代受到其他教育大國閱讀教學的影響開始注重語文閱讀教學。有了這種意識首先是好的,但在現實中大多數教師還是不知道該如何具體的實行閱讀教育,許多學校也并沒有做到真正的閱讀教學。當前大多的情況是學校設置閱讀課程,本意是讓學生培養愛讀書的習慣,但在現實的閱讀課程上學生不能保證每節課都能自己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本。這些閱讀課程的教師大都是由語文教師擔任,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大多都會讓學生看有關學習的書籍,或是學生在閱讀課堂上看一些低級趣味缺乏意義的書籍,這些原因導致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并沒有實質性的效果。
二、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途徑
1.豐富閱讀教學的模式,激起中學生的閱讀興趣
習慣中單一乏味的閱讀教學方式是學生失去閱讀的興趣,降低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這就要求學校和教師能夠在閱讀教學的方式上進行豐富。在閱讀教學時能進行多種方式的結合,增加學生閱讀教學的興趣。比如,在學習魯迅的《孔乙己》時,教師可以先將學生分組,讓他們自己完成課文的熟悉,自己整理作者的事跡和寫作背景,學生自己整理資料的方式往往比教師告訴學生的方式獲取到的知識印象更深。教師可以問幾個簡單的關于課文內容但有別于課后習題的問題讓學生之間進行探討,這樣他們在閱讀課文時就會帶著問題和思考去閱讀,這樣就有效地提高了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也可嘗試讓學生備課讓學生講解課文。
2.注重學生主體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性
學生是閱讀教學的主體,教師要注重其主體地位的重要性。在閱讀教學上要考慮到初中生的知識接受能力和心理發展要求,不能講解得太深奧復雜和消極片面。如,《南京大屠殺》課文的目的是要求學生銘記歷史,不忘國恥,熱愛國家。教師就不能將重點全部集中在國人受到的種種摧殘上。教師在閱讀教育上對學生是引導的作用,學生自己對文章進行閱讀,分析探討,老師在其旁給予方向上的指引,而不是直接將文章所有剖析都一一地說給學生。如在《雨林的毀滅——世界的災難》課文時,教師就要告訴學生文章的表達方式可以重點分析,讓學生自己去探討發現。
3.閱讀教學要落實徹底,拓展性閱讀
學校要嚴格地實行閱讀教學,聘用專業的閱讀教師來進行初中語文閱讀的教學工作,保證課堂的有效進行和開展。同時教師要重視閱讀教學,學會并習慣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同時教師要注意學生閱讀材料的選擇,必要時可以去強制其閱讀課外優秀的閱讀材料。在對典型文章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拓展閱讀,找出一系列與其相近的文章,強化學生閱讀能力的某一點,也便于教材知識的深入講解。諸如,在對于魯迅《孔乙己》的閱讀教學中,可以通過拓展閱讀《范進中舉》,兩篇文章都是抨擊批判封建教育的,加強學生對課文的記憶和理解。
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傳統教學的局限性越來越明顯,其中的問題也暴露得越來越多。教學問題已經成了當前非常嚴峻的問題。尤其是閱讀教學,對閱讀教學改革的需求已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張群.初中語文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途徑探析[J].文學界:理論版,2012(12).
[2]余燕平.淺談如何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教學[A].2013年12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