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勇波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步伐的不斷推進,初中階段思想品德課程對該學科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適應社會的飛速發展,教師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更具針對性、主動性和實效性。新時代的思想品德學科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抓住教育改革的良好機遇,促進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新課程標準;健康成長
隨著科技發展的不斷進步,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展飛快,社會的飛速發展變化對國人的思想品德觀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師,我們肩上擔負著培養高素質綜合性人才的重任,要想讓我們的學生適應社會的發展和要求,教師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從各個方面嚴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態度以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一、教師要改變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堅持科學嚴謹的教學態度
在傳統的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中,教師往往只重視學生的分數,而忽略了學生各個方面能力的促進和發展,主要表現在:過分地強調傳授課本上的知識,而忽略了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只涉及本學科知識,忽略了學科之間的相互整合和滲透;對于思想品德學科知識點死記硬背,不給學生獨立思考、發表自己見解的時間和機會;對于學生的評價只重視學生記住了多少基礎知識,而忽略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和發展,這樣的教學不但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反而會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絆腳石。《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教師在思想品德課的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發展、情感體驗和行為方式。這就要求我們新時代的思想品德課教師要擺脫傳統教學方法的困擾,充分發揮課程的獨特魅力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與我們的社會生活聯系起來,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角,體現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堅持以“以創新求發展”的教學原則進行創造性的教學。
二、教師要設計開放性的教學目標,激發學生進行創新性學習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開放性的教學目標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即: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所以,在我們的思想品德課的教學過程中,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師既要關注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又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正確價值觀的形成。時代的進步對中國的教育事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除了要掌握相應的基礎知識和應用能力之外,還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能力,以及學生身為一名公民的意識和責任感,還要具有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意識。以時代發展為背景來設計學生的開放性的教學目標,能夠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這正是新課程理念在思想品德課上的集中體現。
三、教師要善于利用身邊資源開展思想品德學科的教學
1.教師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教材
讀好課本、用好課本是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首要任務,教師只有深入了解和掌握教材內容,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有的放矢,把教材進行創造性地運用,從而為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打下最堅實的基礎。
2.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教育故事
生活本身就是一種沒有課本的教育,教師可以讓學生多去關注身邊的故事來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比如,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去參觀博物館、考察烈士陵園、拜訪消防官兵、走進少教所等活動;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發現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并鼓勵學生向相關部門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在學校也可以舉行一些知識競賽等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學校生活和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從中汲取到豐富的營養,感悟人生的真諦,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實現新課程標準對學生提出的德育目標。
四、教師要開闊自己的思維空間
《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提出了很多的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比如說教學工作要面向學生、面向社會、面向生活,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讓學生結合生活實踐自主探究等,這一系列的新理念都要求思想品德教師要緊跟新課標的思路,與時俱進,發揮學生在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要成為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問題由學生發現和提出,也要由學生去討論和解決,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樹立學習的自信心,消除學生面對新知識的緊張畏懼感,激發學生最大的潛能,提高學習效率。
在《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初中的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應該是一個學生健康成長、不斷提高自己的樂園,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成長,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使我們的教學工作達到“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的境界,我們思想品德教師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毛萬明.初中思想品德課有效教學的實踐[J].考試:綜合版,2013(04):79.
[2]郭紅心.初中思品課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教育論壇,2010(06):33-35.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