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勇
摘 要:目前,我國初中歷史的教學課堂大都缺乏活力,教師沒有教學激情,學生缺乏積極創新的能力。這些都嚴重制約了歷史教學任務的達成。特別是在新課改背景下,歷史教學的課堂活力更是值得所有教師為之思考的。就新課程下如何讓初中歷史課堂充滿活力提出了幾點對策和建議,旨在通過此全面提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對策
歷史是一門基礎的人文類學科,其擁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于提升初中生的人文素養有著非常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初中歷史教師將原本有趣的歷史課程講得呆板無趣,根本調動不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讓課堂氛圍變得死氣沉沉。因此,在新課程下如何讓初中歷史課堂教學變得生氣勃勃且充滿活力,是每個初中歷史教師應該重點思考的問題。
一、深挖教材內容,讓課堂氛圍和諧輕松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歷史教材有了較大的改版,與傳統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加注重趣味性和實踐性。新教材中,加入了很多具有相關歷史背景的小故事和討論話題,同時也有很多與課程內容緊密相關的歷史圖片。對于好奇心和探究心較強的初中生而言,這些都是極其豐富的教學素材。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這些教學素材,讓課堂教學變得興趣盎然。例如,教師在進行《秦始皇》這一章節內容教學的時候,可以首先讓學生對秦始皇的肖像圖片進行仔細觀察,讓學生穿越千年的歷史感受其不凡的氣度,并對其心狠手辣的一面加以了解。這些對于后續課程的教學能夠起到點睛之筆的作用,讓學生帶著好奇心進行學習,課堂氣氛自然能夠變得活躍。而在進行歷史戰爭講解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地理方面的內容讓學生自行觀看戰爭地形圖,并在自己心中形成一個清晰的知識脈絡,讓學生的知識構建變得完整,避免學習過程中的東拼西湊。
二、巧用各種信息化的教學手段,提升課堂教學的活力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歷史的難度要比之前提升了不少,有很多需要經過縝密思考才能得出的知識建構極其容易讓學生在學習中產生畏難情緒。因此,要想讓課堂教學變得有活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適當地使用多媒體手段是非常必要的。多媒體教學能將原本零散雜亂的歷史知識進行一個統一的構建,讓學生在一個完備的知識體系中將零散的知識點進行串聯,提升課堂教學的活力。同時,多媒體教學能將一些晦澀難懂的知識通過豐富的形式表現出來,這些歷史知識通過多媒體的加工制作變得有血有肉,學生學習起來也變得更加簡單容易。此外,多媒體教學方式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手腦并用,課堂氣氛自然會變得非常活躍。例如,教師在進行“九一八”事變這個歷史事件的講解時,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日本帝國主義對我國東北地區的殘酷掠奪,那些流離失所的人們,不幸慘死的幼童,這些慘烈的圖片讓學生深感同受,進而形成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原本定格在書本上的內容仿佛也一下子變得鮮活起來,學生對于知識掌握的程度自然也提升了很多。
三、授課過程中注意語言的表達方式,提升課堂的活力
一堂成功的歷史課教學是需要方方面面進行支持的。同樣,要想提升歷史課堂教學的活力,也需要很多值得注意的細節。其中,教師的語言表達方式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細節內容。教師的語言看似作用不大,其實根據筆者的調查,很多學生對于教師的教學語言非常在意,扎實、幽默且具有專業性的語言表達是一個成功教師的必要條件。
由于初中很多學生對于歷史這門學科不是很重視,因此對于其投入的精力就很少。要想扭轉這一局面,教師應該注意授課的語言技巧,在準確專業表達知識的同時,還應該加入更多詼諧和幽默的成分。因為這些內容的加入能讓學生緊張心緒得以放松,同時讓學生覺得教師是可以親近的,歷史課堂教學是有趣且生動的。很顯然,這些都是活力課堂的必備要素。
此外,教師在教學中還應該注意在語言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讓學生覺得歷史是有溫度的,可以觸摸的。在激昂處,教師可以用語言表達情緒中的憤慨之情;在悲傷處,教師可以用語言表達情緒中的失落之意。這些語言技巧的掌握讓學生覺得歷史學習就是一種享受,跟著教師生動的語言,學生的情緒和感情被全面激發出來,課堂環境自然變得非常活躍。同時,教師豐富生動的語言形式還能讓學生重燃對于歷史學習的興趣,而不再將歷史學習作為一種負擔,而是將歷史學習作為一種享受。
初中歷史課程的教學是一個需要歷史教師不斷探求摸索才能達到教學效果的過程。要想提升歷史教學的課堂活力,教師必須采取一些不一樣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只有這樣,才能讓課堂有別于傳統課堂教學。也具有活力的歷史課堂也才能降低知識難度,構建歷史體系,讓學生之間增強合作學習的意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增強師生之間的感情,進而達到歷史教學的相應目的。
參考文獻:
[1]伍常娥.新課程下如何讓初中歷史課堂充滿活力[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10).
[2]鄭少新.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方法淺談[J].成功:教育,2012(02).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