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貞峰
“后進生”就是所謂的“雙差生”——在品德和學業兩方面都比較差的學生。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顯示教師思想水平、業務能力、教學藝術高低的重要標志,也是每一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那么,如何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呢?就此,筆者有如下粗淺的看法。
一、善于發現“閃光點”,增強其信心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但也都有自己的優點,教師要善于調動后進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克服其自身的消極因素,注意抓住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調動學生。當后進生有了一點的進步,做了一件好事,有一次能克服不良習慣或一次作業完成較好等一系列的瑣事,教師都要及時地給予表揚,以激發他們的上進心,增強其信心,同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選擇教育的突破口,當發現學生某些方面有興趣、愛好、特長時,教師要因勢利導轉化學生。
二、尊重后進生的人格,培養自尊心
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即使后進生也不例外。教師要尊重后進生,進行耐心、細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不要輕易傷害他們,對他們要堅持正面教育,采取啟發、引導的方法,盡量避免空洞的說教和繁瑣的批評,要透過他們的缺點,看到長處;透過消極因素,看到積極因素。有時候批評是必要的,但不要失分寸,要公正誠懇,絕不能傷害他們的自尊心。
尊重后進生的人格,培養其自尊心,更重要的是教師要關愛學生,關心學生,與學生建立感情關系。一個被教師熱愛的學生,常常是充滿信心、積極向上,相反,一個遭到老師厭棄的學生,則往往是自暴自棄,消極無為,不思進取。因此,教師必須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把愛更多地投向后進生,使他們感到有親切感,從而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增強他們的信心。
三、找準原因,對癥下藥
教師要善于細致分析,找準引起后進的原因。從實際情況看,造成學生成績差的原因錯綜復雜,但從學生的角度講,主要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兩個方面。在智力因素方面,不可否認,有的學生思維比較遲鈍,感知粗略,識記能力低,語言表達能力不強等。但這些大都是由于后天開發不良造成的,不由先天確定。非智力因素方面,主要是“三不一多”,即學習自信心不足、學習興趣不濃、學校方法不良,知識缺陷積累太多。對于前者,我們要給予他們以愛心;對于后者,可以通過學校正面教育,教師正面引導,改進教學方法以及通過家訪對學生做深入細致的工作,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習興趣
針對后進生的實際情況,教師應切實從自身做起,改進教學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切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教師在教學方面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要精心設計。在備課時,教師不僅要備教材、教法,而且要備學生,更重要的是備后進生,使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利于后進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授課時,要考慮哪些提問、哪些練習適合后進生,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2.要做到后進生優先。這主要表現在課堂上做到“三優先”,即優先提問、優先看作業、優先輔導。
3.要改進教法和學法。教師要探討和改進教學方法,不妨采用趣味教學,激發后進生的學習興趣,力求把課上得生動、活潑、有吸引力,同時,教師要給予學生指導,幫助學生總結規律。
4.要承認差別,因材施教,幫助后進生樹立自信心。教師要針對后進生的學習狀態,編寫相應的練習題,編題時,力求淺顯易懂,能概括當前學習的基本內容,不能出難度較大的題目,以免挫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由于后進生接受知識能力較差,因此,教師講課時速度要適當放慢一些,對一些有難度的題目,要深入透徹地分析,使后進生能完全掌握。通過區別對待,對癥下藥,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變惰學為愛學,一直到會學。
總之,對后進生的轉化是一項復雜而細致的工作,我們應遵循“人無全才,揚長避短,人人成才”的準則,針對他們的實際情況,多在啟發他們的覺悟和發展他們的智力水平上下功夫,要做一名稱職的人民教師,就要學會如何轉化后進生。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