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宇波
摘 要:探討初中英語中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效結合的方式,促進初中英語教學發展。
關鍵詞:寫作教學;結合;閱讀教學
一、強化系統性閱讀教學,奠定寫作基礎
閱讀教學是寫作教學的基礎,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基礎方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教學中應該先把握文章的脈絡,能夠用簡短明了的語言論述文章的主題思想。通過對文章內容進行精讀,收集各種有用信息并進行篩選,把握文章的寫作方式、寫作方法、遣詞用句、寫作風格等內容,概括出每一段落的主要內容,進而能夠對文章的整體內容大致掌握。在教學中注重“精讀”和“泛讀”結合的教學方式,對于重要文章進行精讀,精讀要求掌握文章的細節內容、關鍵詞句等,能夠掌握文章的全部內容。而“泛讀”則針對一般的文章,主要以把握文章的主體內容以及部分細節內容為主。通過在閱讀中不斷培育學生良好的英語語感,掌握英語寫作的基本結構以及句型句式,感受英語語言表達習慣,形成規范的英語寫作思維方式。
二、以讀促寫,以寫作鞏固閱讀
在閱讀課結束后,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對學習過的文章進行復述,為了提升復述效果,可以從概括文章主題思想、閃光點入手,對于文章中的重要句式句型、詞匯進行回顧。教師應該以閱讀材料為藍本,充分提取文章中的有用信息,并將其進行拓寬,為學生構建新的閱讀環境。在閱讀課程結束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課后模擬訓練,仿照閱讀材料的題材、結構、句式句型改變寫作,幫助學生掌握這些內容,逐漸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將閱讀材料轉化為寫作范本,學生在閱讀中學習到的新詞匯、新句型、新結構可以得到有效鞏固練習,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三、順學而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和生成,教師捕捉教學的最佳時機,適時調整教學思路和方法,積極創設激發學生探究的問題情景,引領學生智慧學習,體驗學習的成功,實現對預設教學設計的超越。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多收集以國外風土人情、民俗習慣為題材的英語材料,以歐美文化為教學載體,使學生能夠理解英語教材中人物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使學生能夠充分掌握英語學習的方法和技巧。教師并對這些收集來的英語教學材料進行整合處理,使之能夠適應實際教學活動。對收集的英語資料進行刪減,保證采用的英語材料具有代表性、實用性和技巧性。在閱讀完英語材料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布置相應的寫作任務,寫出學生自己的閱讀感受,以達到順學而引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陳安屏.中學英語閱讀與寫作的整合[J].英語教師,2010(10).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