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平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屬于一項非常關鍵的組成部分,高中語文新課標明確了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價值與意義,且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語文能力當中,語文閱讀能力不但是最為基礎性的一種能力,而且也是評價一名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標準。下面,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以及教學經驗,闡述了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的有效策略。
一、創設多媒體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在新課標倡導素質教育的影響之下,高中語文教學也需要從傳統意義上的灌輸式轉變成為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教師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通過多媒體技術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能夠有效地啟發學生的自主探究,從而培養學生獨創性與靈活性的思維。例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國建筑的特征》這一篇文章的時候,因為作者的基礎知識非常扎實、文化底蘊非常深厚,一些難懂的專業性術語涵蓋其中,進而導致課文的趣味性降低。為此,教師能夠有效地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借助剪輯的紀錄片講述梁思成的成長、文化思想的形成過程和愛情發展過程,以及講述古今輝煌的文化成果對梁思成所產生的影響,且以其三者視角對我國輝煌的建筑文化進行講述,以這種多媒體創設的教學情境可以增強學生的民族意識和自豪感,從而有利于學生接下來的閱讀和學習。
二、創設實際生活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
事實表明,遵循立足于學生生活實際的原則,將學生的實際生活情境引入到課文的相應情境當中,能夠讓學生根據自我的生活感悟建構一種系統化、準確性、合理性的知識架構,從而增強學生把握文本知識的能力,實現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師在閱讀教學《再別康橋》這一篇課文的時候,能夠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融入自身生活實際中碰到的或者是體會到的一些離別情境,從而有效地激起學生的實際生活感受,對作者的離別之情進行把握,進而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與把握課文的能力,實現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有效地應用情境教學法教學,積極地創設多媒體教學情境與實際生活教學情境。只有如此,才能夠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與主動性,實現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最終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素養。
參考文獻:
劉寶娜.創設情境,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J].成功:教育,2012(10):176-177.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