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天云
一、預習自學提升
1.回顧舊知識
教師在教授新知識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和水平,確定學生是否已經具備了學習和掌握新知識的技能,從而將新知識和舊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舉個例子,老師在教“電功率”這部分知識時,可以設計一個對比試驗,也就是將一個燈泡連接到電路中,同時將電飯煲連接到電路中,并且讓學生集中精神觀察電能表中的轉盤,看看哪個會轉得比較慢,哪個又轉得比較快,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對電功率和快慢進行思考,從而逐漸建立起電功率的概念。
2.接觸新知識
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和學習課堂上的知識,老師可以根據初中物理教材中的教學內容,設計出難度比較低的題目,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解決問題,仍然以“電功率”為例子,為了推導出電功率的計算公式:P=W/t,老師可以設置一些較為簡單的練習題。例如,一個家用電飯煲一分鐘內做功30000焦,求這個電飯煲的電功率。類似這種學生可以利用公式直接代入計算的題目,可以讓學生在接觸新知識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成就感和喜悅,也能使學生對基礎知識進行不斷的強化,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自主探究與學習
例如,有的學生會在家中對各種電器進行觀察和研究,定期記錄各種家用電器的額定電壓和電功率,從中探究電壓和電功率之間的規律。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讓學生對電器銘牌進行討論和交流,使學生能夠對相關的知識產生一定的感性認識,從而更好地在平時的生活中強化自己的節能意識。
二、討論分析,共享成果
學生所掌握的知識需要進行不斷的強化和訓練,才能真正轉化成自己的能力。在課堂上,老師要充分利用課堂習題的方式,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升。一方面,課堂習題能夠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和態度,讓學生能夠更具有緊張感,強化學習的目的性。另一方面,老師還需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減少學生抄襲作業的現象。另外,老師需要及時地收集和反饋教學信息,在教學中及時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之后的教學考查和教學評價奠定基礎。
三、達標測評反饋
1.精選練習題
選擇題目時,做到與教學內容配套,以訓練基本功、基本思路和方法為主,基本練習與綜合練習相結合,由易到難。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教師事先對題目進行認真的分析,如解題時涉及哪些新授物理概念、規律及知識點、方法和技巧,以及學生訓練的熟練程度,解題過程的關鍵處和易錯處等。
2.自編練習題
試題都是源于書本的,只是命題人在題設條件、問題的設計方式上作了適當的變換,中考題就是把平時練習中的題目通過給出新的情景、改變設問方式、互換條件與結論等手段改編而成。這樣的試題給人一種似曾相識而又似是而非的感覺,很多學生由于思維定式造成失分,此時應變能力至關重要。因此,我們在平時作業中,要有意識地對一些可以改編的問題進行變式訓練、題組訓練,讓學生進一步掌握這類問題的本質及其通性通法,同時有意識地進行一題多解,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豐富教學內容。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