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娜娜
自2014年高考大綱提出不考查單項選擇之后,不管在短文改錯上,還是在完型填空中,都很難找到純語法的試題。這對于一直注重語法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致命打擊。那么,怎么在語法的試題中取勝呢?我認為,不如把摳語法的時間拿來翻譯。翻譯試卷中的閱讀和完形填空,逐漸找到翻譯的樂趣,從而戰勝高比例閱讀。
一、案例呈現
(2014·江蘇)His family was poor.His Dad couldnt afford the
3 at college,so Dale had to ride horseback 12 miles to attend classes.Study had to be done 4 his farm-work routines.
3.A.training B.board
C.teaching D.instruction
4.A.between B.during
C.over D.through
譯文:他的家很貧困。他的父親支付不起寄宿費,因此Dale只能騎12英里的路程去上學。他在回家和上學的路程之間完成了學業。
分析:ride horseback說明他不能住校,也就是說沒交寄宿費。從farm-work這兩個地點可知兩者之間。答案為B和D。
分析:從譯文中我們知道內戰讓主人公的國家,家庭都遭到破壞,夢想破碎。他過著流離失所的生活。答案應為B。
二、方法總結
1.學生翻譯為主,老師輔助理解
在講解閱讀時,老師經常是只講考題的選項,大部分學生對文章只是一知半解。在平時的練習中,老師應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全文翻譯,全文理解,讓學生提煉文章意思。老師輔助理解,及時糾錯。
2.翻譯中學習生詞短語
高中階段的閱讀,會重復出現高頻單詞短語。學生翻譯,不僅提高翻譯能力,還能從翻譯中提煉出生單詞短語和句型。課下背誦生詞短語,令學生印象深刻。
3.好文章私下收藏,反復研究
老師覺得在翻譯、詞匯和語法上有價值的文章時,建議學生把文章剪下,貼在筆記本上背誦。反復后會發掘出較上一遍沒有發現的語法,這樣對學生的寫作和改錯也大有幫助。
學習興趣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老師選擇文章要以簡單中等為主,對翻譯閱讀我們應該樹立信心。學生在平時的閱讀中,不斷積累發掘好的句式,應用在寫作中,無疑會增色不少。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