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洪
摘 要:學生在初中階段初步接觸到物理知識,可以說這一階段是學生奠定物理基礎的重要時期,對于學生物理思維的形成和素質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在初中階段重視學生探究能力和邏輯思維的有效培養,學生才能夠在日后的物理學習中不斷進步,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反思,持續提高教學質量。教學反思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名詞,而是教師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切實落實的行為。針對課堂教學反思對初中物理實效的提高進行探究。
關鍵詞:教學;反思;物理;實效
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交流的有效場所,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中共同參與教和學的環節,有效提升教師和學生兩者的水平,教育學家葉瀾教授曾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則可能成為名師。”教師為了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水平,就要不斷地展開教學反思,從而使教學更加具有針對性和科學性。以下筆者將針對相關問題進行探究。
一、教師對物理教學觀念進行反思
在當前的物理教學中,很多教師仍舊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使得在開展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始終不能夠深入物理教學,無法真正認識到物理在當今社會發展中已經逐漸演化成為人類社會中極為重要的細化領域,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由自然學科的層面逐漸進行深入,為此教師應當對初中物理教學觀念進行反思,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使學生不至于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僵化與死板。在傳統物理教學中,教師更加側重于對理論知識的傳授,對于情感化的教育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雖然在短期內不會呈現出缺陷,但在長期的發展中其弊端就會逐漸顯現,使學生將精力過多地放在理論知識點的學習和題目解答中,學生沒有機會對物理學習的技能、方法和實踐過程切實落實,這一點明顯是與新課程改革中科學精神、民族科學素養和價值觀方面的培養要求相背離,除此以外,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大多數是通過做練習題來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這就顯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新意,使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逐漸減小。初中物理教學的傳統模式過于重視接受性學習方式,強調教學的統一性,沒有認識到物理教學在地區之間和學生個性之間存在的差異,這樣就造成了學生的多樣化學習需求無法得到有效的滿足。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有效落實“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的教學觀念,重視學生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要將學生創新意識、科學精神和科學探究意識的培養貫徹到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在物理學習中樹立終身學習的意愿,不斷地對教學觀念進行反思與改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在教學理念方面引導學生形成科學的認知規律,從而推動學生更加深入地探究物理學習的本質,樹立實踐探究精神。
二、教師對物理課堂角色定位進行反思
任何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都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扮演著各自的角色、有著各自的定位,而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中的不同定位也直接影響著物理課堂教學的效果,而現階段物理課堂教學改革的推進更是進一步彰顯了教師和學生課堂教學定位的重要性。在傳統的物理教學中,教師將自身設定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完全掌控教學的進度和課堂教學的內容,嚴重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性作用發揮,這就使課堂教學的角色定位產生偏差,學生的物理學習就顯得過于被動,也就使教師的教學始終停留在單純的教授理論知識的層面,反映到學生身上就使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不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對學生日后的物理學習也產生了干擾,針對于此,教師要想通過對物理課堂教學進行反思來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就要深入地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角色進行準確的定位,從教師的立場上來看,教師要正確認識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中各自能夠發揮的作用,逐漸形成以“教師為課堂主導、學生為課堂主體”的物理教學模式,將課堂更多地交給學生,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對所學的知識進行質疑和鞏固,有效處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實現教師和學生兩者關系的和諧化、平等化,將素質教育貫徹到底,從而實現教師由課堂的掌控者向課堂的引導者的轉變,使其有效地引導學生物理思路的發展。另外,對于教師來說,更加重要的是推動自身的職責朝著多元化和綜合化方向發展,不能夠將自身的職責限制在單純的教授理論知識的框架中,要立足于自身的課堂角色設定更加具有實際結合性的職責,使學生能夠通過科學的課堂角色設定實現知識獲取的高效性。
三、教師對物理教學方法進行反思
在初中教學體系中,物理式極具理性和邏輯性思維的學科,在這一門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完全依賴課本教材對知識進行教授不能夠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而教師要有效提升初中物理教學的時效性,就要保證學生的認知能夠按照從現象到本質逐漸深入的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保證教學活動的開展是按照由淺入深的教學規律開展的,而教學活動開展的效果則是通過教師教學方法的選擇而體現出來的,所以教師為了保證物理教學效果的呈現,就要重視對教學方法進行反思,主要可以從兩個層面著手。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初中物理類中的概念和定義主要是通過兩個層面得出的:(1)在實際的物理現象中進行的歸納和總結;(2)根據已經存在的有關聯性的規律和概念進行的有邏輯性的推理演繹得出的。其次,教師要重視實驗在教學活動中發揮的作用,通過物理實驗來幫助學生檢驗并鞏固所學的知識,從而有效地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知識,使學生不需要通過死記硬背就能夠有效地消化吸收知識點。教師在具體開展物理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照從概念講解到實踐應用的規律進行,使學生在潛意識中形成一種循序漸進的物理認知規律。以“測量物體的密度”章節為例,教師不能夠直接就讓學生進行物體密度的檢驗,也不能只單純地講解“密度”這個單一的概念,而是要通過學生學習的質量和體積進行“密度”概念的推理演繹,引導學生掌握如何使用天平進行物體質量的測量,然后要明確可以通過量筒來對物體的體積進行測量,然后利用教師教授的公式進行物體密度的計算,在確認學生掌握了基本知識的情況下,將學生帶到實驗室中開展實驗,具體的實驗教學開展做法是先將各種實驗中需要的器材和不需要的器材都放置在實驗桌上,不告訴學生在具體的步驟中該使用什么樣的器具,而是直接要求學生對一個形狀不規則的物體自主展開實驗,這個時候學生由于初步接觸的測量的具體實驗會顯得略有差錯,教師就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小組的臨時組合,使小組成員能夠在會使用的器材方面形成互補,在小組成員的幫助下進行開展實驗,如果小組內部成員之間不會,可以在不同小組之間展開交流,在都不會的情況下再由教師進行現場教學,在實驗中,學生的精力通常都會格外集中,在學生自主探究和教師現場教學的雙重引導下,學生就能夠突破思維禁錮,通過教師教學方法的改進實現教學效果的改善。
初中物理課堂的教學開展要重視實效性,推動學生物理學習水平的有效提升,教師要達到這一目標就要重視對課堂教學進行反思,從反思中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使初中物理教學更加具有針對性,實現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有效協調好教和學兩者的關系,全面實現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金冠峰.提問在物理課堂中的應用探究[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2]高國方.大膽實踐新課標,物理課堂展新貌[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3]羅江.探討高中物理中電場學教學[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2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