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C反應蛋白、白細胞介素-1β水平與其認知功能障礙的相關性
馬海艷
(衡水市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內科,河北衡水053000)
〔關鍵詞〕老年2型糖尿病;C反應蛋白;白細胞介素-1β;認知功能障礙
第一作者:馬海艷(1981-),女,主治醫師,主要從事內科疾病研究。
2型糖尿病(T2DM)死亡率僅次于心腦血管疾病、癌癥,位列第三〔1〕。研究表明〔2〕,老年T2DM是導致認知功能障礙的獨立危險因素,且該病導致患者日后發生癡呆的概率約為正常人的1.6倍。本研究旨在分析T2DM患者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IL)-1β因子水平與其認知功能障礙的相關性。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40例老年T2DM患者作為觀察組,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齡60~81歲,平均(62.1±3.4)歲。另選取性別、年齡、職業與對照組均相近的健康人40例作為對照組,男20例,女20例;年齡60~83歲,平均(62.2±4.1)歲。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①符合WHO對老年T2DM患者的診斷標準;②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有腦梗死、腦外傷、嚴重低血糖病史的患者;②有精神病史,并服用抗抑郁藥物的患者;③有中樞神經損傷病史的患者;④繼發性糖尿病的患者。
1.3觀察指標體重指數(BMI)、腰臀比(WHR)、IL-1β、CRP、血壓〔收縮壓(SBP)/舒張壓(DBP)〕、糖化血紅蛋白(HbA1c)、尿酸(UA)、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膽固醇(TC)。
1.4檢測方法將抗人CRP單抗包被于酶標板上,同時加入標本、標準品和生物素化的抗人CRP抗體,標本、標準品中的CRP與加入于孔中的生物素化抗人CRP抗體及包被于酶標板上的單抗結合,形成免疫復合物,游離的成分被洗去;加入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的親合素,親合素與生物素特異性結合,游離的成分被洗去。加入顯色底物(顯色劑),若反應孔中有CRP,辣根過氧化物酶會使無色的顯色劑變藍,加終止液變黃。在450 nm處測OD值,CRP濃度與OD 450 nm值之間呈正相關,可通過繪制標準曲線求出標本中CRP濃度。應用競爭法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IL-1β,于清晨取患者空腹靜脈血2 ml,將血清分離,應用酶聯免疫吸附測定試劑盒測定。于清晨取患者空腹靜脈血2 ml,將血清分離,應用高壓液相色譜法測定HbA1c、空腹血糖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進行測定。
1.5認知功能評價應用簡易精神狀態檢查(MMSE)量表,由專業醫師在完全安靜且無各種外界干擾的情況下對患者進行打分,且評分前夜睡眠情況正常,近期未服用過安眠藥。最高得分為30分,分數在27~30分為正常,分數<27為認知功能障礙。
1.6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χ2檢驗,t檢驗、Spearman相關分析。
2結果
2.1兩組血液、血脂情況的比較兩組血壓、血脂等指標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2.2兩組BMI、WHR、HbA1c、MMSE評分的對比觀察組BMI、WHR、HbA1c、CRP、IL-1β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MMSE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觀察組MMSE評分與WHR、HbA1c、CRP、IL-1β相關性WHR、HbA1c、CRP、IL-1β與MMSE評分均呈明顯的負相關(r=-0.713,P=0.007;r=-0.806,P=0.000;r=-0.895,P=0.000;r=-0.702,P=0.045)。

表1 兩組血壓、血脂情況的比較

表2 兩組BMI、WHR、HbA1c、MMSE
3討論
多項研究表明〔3,4〕,糖尿病與認知功能障礙有明顯聯系,糖尿病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病率大約為正常人的1.5倍,可能導致患者癡呆的概率更是普通人的1.6倍,老年T2DM是導致認知功能障礙的獨立危險因素。許多炎性因子在T2DM的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研究表明〔5〕,T2DM患者CRP、IL-1β的水平較正常患者顯著上升,對于T2DM患者病情的判斷起著一定的指導作用。
炎癥可能是通過影響胰島素抵抗和胰島β細胞的凋亡而導致T2DM。CRP是肝臟合成的一種比較典型的急性期蛋白,當患者發生組織損傷或者感染時,體內CRP的含量會急劇上升〔6〕。CRP作為一種敏感的炎癥標志物,其參與人體多種炎癥的發展,有研究表明〔7〕,老年癡呆患者老年斑及神經纖維纏結中可以檢測到CRP的異常高表達。IL-1β則是細胞內與細胞外周體液中一種重要的免疫調節因子,是人體內作用最強的炎性因子之一〔8〕。而老年T2DM的發病機制主要是因為胰島β細胞受到損傷,而IL-1β正是導致患者胰島β細胞受損的主要炎癥細胞因子〔9〕。IL-1β對β細胞的作用具有多效性,其能夠通過多種途徑導致β細胞的功能失常并使之凋亡。此外,IL-1β還可能是導致癡呆癥狀發生的最為關鍵的細胞因子〔10〕。老年T2DM患者炎性因子異常高水平表達可能是通過以下機制最終導致認知功能障礙:炎癥因子水平顯著增高可能促使Tau蛋白發生磷酸化;還可能與纖維性Aβ沉積及營養不良的神經突形成有關。
4參考文獻
1姬文燕,薛彥萍,王中良,等.復方阿嗪米特腸溶片聯合多潘立酮治療消化不良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2010;5(2):183-4.
2程海霞.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應用多潘立酮聯合復方消化酶膠囊的臨床效果分析〔J〕.醫學信息,2014;1(28):250-1.
3劉克地,劉勇,吳軍,等.復方消化酶聯合伊托必利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療效分析〔J〕.臨床消化病雜志,2014;26(2):106-7.
4汪自然,張蔚,林漢生,等.復方阿嗪米特聯合多潘立酮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納差治療的效果觀察〔J〕.中國綜合臨床,2014;30(3):278-9.
5呂林,黃穗平,唐旭東,等.功能性消化不良從脾論治理論探討〔J〕.中醫雜志,2013;14(5):383-5.
6何峰,覃嶺.四逆散加味聯合西藥治療寒熱錯雜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醫藥學報,2014;12(3):148-50.
7王詩怡,黃爭,范一宏,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小腸動力學檢測及臨床意義研究〔J〕.浙江醫學,2014;21(17):1468-71.
8劉英超,鐘繼紅,孫靜,等.氣滯胃痛顆粒聯合莫沙必利治療肝氣郁結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療效觀察〔J〕.浙江臨床醫學,2014;17(4):627-8.
9鄧莉,柯美云,姚樹坤,等.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其不同亞型的近端胃功能評估〔J〕.中華消化雜志,2014;34(6):374-8.
10徐長輝,田謐,原寧,等.穴位注射配合溫和灸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機理探討〔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4;30(17):62-3.
〔2014-07-19修回〕
(編輯苑云杰)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5)22-6592-02;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2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