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莉
(山東省濟南市中醫醫院,250000)
?
中西醫結合終止早期妊娠療效觀察
李莉
(山東省濟南市中醫醫院,250000)
早期妊娠;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中西醫結合
近年來,藥物流產因其安全、簡便、有效、可免除手術治療等優點,在臨床上已普遍運用,但孕囊排出時間及藥流后宮腔內組織殘留導致的陰道流血時間過長仍是藥物流產后急需解決的問題,由于宮內有組織殘留,臨床多采用清宮術處理。本院婦科使用中藥配合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終止早期妊娠(早孕),能有效地縮短孕囊排出時間及促進宮內蛻膜組織的完全排出,進而縮短藥流后陰道出血時間?,F報道如下。
100例早孕患者(排除帶器妊娠)均來自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濟南市中醫醫院婦科門診因早孕自愿要求行藥物流產的健康婦女,所有要求藥物流產的早孕患者均無藥流禁忌證。根據病史、婦科檢查、尿HCG及B超檢查,確診為宮內妊娠者。年齡在20~35歲,妊娠時間≤49 d。B超檢查示:宮內孕囊平均直徑≤25 mm。將100例患者隨機平均分成兩組,對照組(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和觀察組(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中藥)各50例。
藥物來源:米非司酮由上海華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每片25 mg,米索前列醇由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每片0.2 mg。中藥湯劑由本院制劑室統一配藥,煎至150 mL,裝瓶備用。中藥處方為:黃芪30 g,當歸、大黃10 g,紅藤12 g,五靈脂12 g,三棱10 g,莪術10 g,肉桂9 g,蜂房10 g,赤芍12 g,桃仁12 g,丹參12 g,延胡索9 g,炙甘草9 g。
方法:兩組患者均在早孕流產第一天早9:00空腹口服米非司酮2片,晚9:00空腹口服米非司酮1片,流產第二天服藥同第一天,早孕流產第三天早8:00空腹口服米非司酮3片。觀察組從流產第二天起同時口服中藥湯劑,每次一瓶,分早晚兩次口服, 6 d為1個療程。
觀察指標:從早孕流產第3 d口服米非司酮后觀察:①孕囊排出時間(從服用米索前列醇至孕囊排出所需時間);②孕囊排出后陰道出血持續時間;③對排出的絨毛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
療效判斷標準[1]:100例患者經治療及隨訪3個月后評定療效。完全流產:口服米索前列醇后6 h內排出孕囊,孕囊排出后陰道出血持續時間小于5 d。不全流產:口服米索前列醇后6 h內排出孕囊,孕囊排出后陰道出血持續時間大于7 d,B超檢查宮內見組織殘留,刮出物經病理檢查證實為絨毛組織或妊娠蛻膜組織。失?。嚎诜姿髑傲写己? d內未排出孕囊,B超檢查證實宮內胚胎繼續發育或停止發育。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50例,完全流產49例,不全流產1例,失敗0例,總有效率98%。對照組50例,完全流產44例,不全流產4例,失敗2例,總有效率88%。治療組和對照組總有效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絨毛病理改變:觀察組絨毛組織鏡下見血管擴張、間質水腫、部分呈退行性變;滋養細胞變薄,部分壞死。對照組絨毛組織沒有上述明顯病理變化。
早孕藥物流產時,應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同時加服中藥湯劑口服,能明顯減少藥流時孕囊及其蛻膜排出的時間,同時縮短了藥物流產后陰道流血的時間。通過研究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均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
口服米索前列醇后孕囊排出困難,藥流后陰道流血時間長,西醫認為是子宮收縮乏力、妊娠物殘留、繼發宮腔感染所致。米非司酮直接作用于黏膜導致絨毛組織變性壞死,受損的細胞會釋放出炎性介質,導致子宮內膜發生非特異性炎癥[2]。米索前列醇只是誘導孕囊排出,而蛻膜組織仍滯留于宮腔,影響子宮內膜恢復,使陰道流血時間延長。中醫認為,沖脈為血海,任脈主胞宮,藥流后導致沖任損傷而不固,陽氣隨血而泄,以致沖任虛寒,不能攝血,離經之血不去,便為瘀血阻滯,則新血不安,陰道流血時間延長[3]。中藥湯劑中的三棱、莪術、五靈脂活血化瘀、消癥殺胚,致使孕囊及蛻膜組織壞死,同時促進子宮收縮,排出孕囊及蛻膜組織,減少陰道流血,加速子宮復原。蜂房促進絨毛組織變性。肉桂溫經散寒,增強活血作用。大黃活血散瘀并有消炎作用,減輕宮腔內藥流時的無菌性炎癥。桃仁、紅花及紅藤有抗炎、解毒、殺菌及潤腸通便作用。黃芪、當歸益氣活血,可促進子宮內膜再生。丹參活血化瘀、涼血止痛、養血安神。赤芍清熱涼血、祛瘀止痛。諸藥合用有利于孕囊和蛻膜的排出及藥流后機體的康復。早孕藥流排出的絨毛做病理性研究表明:中藥具有導致絨毛水腫和滋養細胞壞死的作用,并能收縮子宮有利于孕囊及其蛻膜的排出,縮短了藥流時孕囊及蛻膜排出的時間,同時縮短了藥物流產后陰道流血的時間。因此,中藥湯劑是藥物流產中較好的輔助用藥,無明顯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
[1]張玉玲.中醫婦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
[2]樂杰.實用婦產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3]馬寶璋.中醫婦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2016-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