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燕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吉林 長春 130021)
?
中藥外用相關性皮膚刺激癥狀的護理干預
周海燕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吉林 長春 130021)
穴位貼敷療法是以中醫經絡學說為理論基礎,把中藥研成細末,用水、蜂蜜或糯米糊、蒜汁調劑為糊狀,經蒸煮法調配而成,貼敷于穴位,用來治療肺系疾病。這是中醫冬病夏治、冬病冬防療法的主要治療手段。本科室在臨床上應用此療法,收到了非常好的療效,得到患者好評。在開展此療法過程中,部分患者出現了皮膚刺激癥狀,現將相關情況總結如下。
2015年6月22日—8月23日在本科室接受冬病夏治療法的門診患者312例。其中男性93例,女性219例。年齡30~80歲,平均62.3歲。其中18例有頭孢類藥物過敏史(女性17例,男性1例);6例有食物過敏史(男性2例,女性4例),皮膚既往高度敏感3例。312例患者接受治療后出現皮膚刺激癥狀者合計57例(含8例藥物過敏的患者、6例食物過敏患者、3例皮膚既往高度敏感患者)。
局部癥狀:①輕度皮膚刺激49例:局部發紅,伴有輕度瘙癢;②中度皮膚刺激7例:局部紅腫明顯,突出皮膚表面,伴有中度瘙癢或燒灼樣疼痛,水皰內滲液量中等,能自行吸收。③極重度1例:局部出現大水皰,滲出液多,不能自行吸收,疼痛、瘙癢顯著。
皮膚刺激癥狀處理方法:出現癥狀后,應該立即停止穴位貼敷療法,針對不同程度的皮損給予相應的處理。①輕度皮膚刺激一般無需處理。②中度皮膚刺激酌情給予外用消炎液或黃連膏或鹽酸異丙嗪注射液外用濕敷,每日2次,或取黃柏、牡丹皮、白鮮皮、蒲公英水煎取汁外用。③重度皮膚刺激出現大水皰應該在無菌環境下抽出滲出液。可先用聚維酮碘液消毒局部皮膚,再用5 mL無菌注射器從水皰底部邊緣刺破皮膚,抽吸滲液,另一只手持無菌棉簽輕輕向穿刺點滾動,使皰內殘余液體全部流出,并使水皰表皮與創面基底層盡量黏合后包扎。必要時聯合葡萄糖酸鈣、氯雷他定抗過敏治療,疼痛嚴重時遵醫囑給予止痛藥物。
1.毒邪外出的正常反應。中醫認為全身五臟六腑由經脈、絡脈相互連接,穴位是臟腑經絡之氣輸注于體表的特殊部位,分布在一定的經絡循行路線上,它不是孤立于體表的點,而是與深部器官有著密切聯系,互相輸通。在穴位上外用藥物,可引導體內毒邪外泄,局部皮膚的紅、腫、瘙癢、水皰等情況正是毒邪外泄的體表特征(患者自訴雖然皮膚的瘙癢出現了,但既往遇風咳嗽、反復感冒的狀況大大改善)。但由于現在人們對外在形象、生活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對于體表紅腫、瘙癢、水皰有抵觸情緒的患者,應慎重選擇。
2.機體因素。①中醫認為正氣足而邪氣不干,當機體患病時抵抗力下降,皮膚的屏障作用減弱,穴位貼敷藥物的局部刺激顯現出來,直接導致皮膚局部的紅腫瘙癢。②當機體免疫力低下,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減弱,只有當外界抗原量達到一定程度才能出現癥狀。此種情況導致藥物不良反應蓄積,表現在個體即為皮膚刺激癥狀遷延反復,或停止穴位貼敷治療后出現皮膚刺激癥狀,呈持續性加重。③患者皮膚特別敏感,對外界刺激反應劇烈,劃痕試驗陽性者,更易出現皮膚刺激癥狀。
3.藥物因素。①穴位貼敷所使用的藥物一般為清熱解毒、芳香宣泄的中藥,主要成分為麻黃、藿香、沒藥、冰片等,其性開泄,對皮膚的刺激作用較強。②傳統中藥按照配伍禁忌聯合使用,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在分子水平尚不完全明了,對皮膚的刺激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4.環境因素。冬病夏治療法在夏季三伏天實施,環境溫度高,皮膚毛孔張開、血管通透性增強、汗液刺激等因素影響,增加了皮膚刺激癥狀發生的幾率。
1.預防及護理干預。
(1)使用前:①用藥前應先詢問患者有無藥物、食物過敏史、家族過敏史及皮膚敏感程度。有過敏史的患者應尤其重視,密切觀察局部皮膚情況。對于高度敏感的患者禁用此療法。②必要時可在內關穴涂藥,觀察2 h,視皮膚情況酌情選擇此療法。③對于兒童、皮膚敏感的年輕女性,慎重選擇天突、雙側迎香穴進行貼敷。對于此類患者在使用穴位貼敷前,應詳細地告知用藥時的注意事項,必要時簽署知情同意書。
(2)穴位貼敷治療中,密切觀察局部皮膚,詢問患者感受,嚴格遵守治療時長。對于初次使用此療法或既往皮膚敏感者,一定要縮短治療時間。
(3)用藥后,使用中性洗液徹底清潔局部皮膚,避免藥物殘渣長時間保留對皮膚產生刺激作用,清洗動作輕柔。
(4)皮膚癥狀已經出現時,應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汗液刺激;衣物以柔軟舒適的棉質為宜;局部皮膚出現疼痛和瘙癢時應修剪指甲,避免抓撓;結痂忌撕脫或搓拭,應待其自行脫落,以免留下瘢痕。
2.飲食指導。治療期間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營養,禁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品。避免進食發性食物:海鮮類的主要有貝類、海蝦、螃蟹等水產品;菌類主要有蘑菇、香菇等;易引起過敏的蔬菜水果,如竹筍、萵苣、桃、杏、芒果等。
3.環境指導。皮膚刺激癥狀出現后,居住環境的整潔、通風良好、溫度適宜,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舒適度,調動患者積極情緒,提高其依從性,促進良性預后。
4.心理護理。①皮膚刺激癥狀的出現,是在治療原發病的基礎上又出現新的癥狀,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帶來了心理上的巨大壓力,尤其是年輕的女性患者,容易出現焦慮、煩躁等情緒;對待患者的不良情緒我們要做到耐心聽取,耐心勸導,講解成功治愈的事例,加強此類患者與成功治愈患者的溝通,以增強其治療信心,消除緊張情緒,積極配合治療。②實施此項治療前,與患者進行充分的溝通,向患者耐心解釋治療目的、預期的效果和可能出現的風險,征得患者的同意后方可進行操作,臨床上本科室實施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方法,以規范避免醫療風險。
5.規范操作。定期對科室人員進行中醫護理操作培訓,客觀條件允許時應設專人負責此項工作,實現工作流程的無縫連接。并且在工作中不斷規范流程、優化流程,努力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護理服務。
穴位貼敷療法以其簡單、價廉、高效的優勢逐漸被廣大群眾認可,隨著此療法的廣泛推廣,局部用藥的皮膚刺激癥狀也會更多顯現。通過對癥狀發生的原因進行分析,提出上述預防措施和干預方法,以推動此療法的發展。
201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