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相關情況簡介
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于2016年11月21日—24日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此次會議由國家衛生計生委和世界衛生組織共同主辦,上海市人民政府承辦。本次大會擬邀請我國國家領導人、聯合國秘書長、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等重要嘉賓出席并講話,來自世界各國的衛生和相關部門負責人、部分健康城市市長,以及我國相關部委、機構代表將受邀參加。
全球健康促進大會是健康促進領域最高級別的會議,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2016年正值首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舉辦30周年之際,在中國舉行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具有特別意義,不僅將向世界展現中國在衛生發展、健康促進方面的經驗和成果,提升健康在2015年后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利于推動健康促進的理論和實踐,為健康促進在21世紀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為改善各國人民健康作出重要貢獻。大會將發表《上海宣言》《健康城市市長宣言》等綱領性文件,指導下一階段全球健康促進工作。
過去30年一系列世界衛生組織全球健康促進大會鞏固了健康促進的理論,推廣了社區、地區、國家和國際各個層面健康促進實踐經驗。30年來,大會的成功召開離不開廣大實踐者、政策制定者、活動家和工作網絡成員的參與,他們參與大會的準備、設計和召開,幫助形成、修改和傳播大會的內容和產出文件。全球健康促進大會以開放和自由的思想交流為基礎,體現出高度參與性,已成為社會和健康創新的發射臺。更廣泛的全球進程旨在讓所有級別政府將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置于社會和政治關注的重要位置,全球健康促進大會是這些全球進程的一部分。
由于多種原因,2016年是特殊的一年。這一年是可持續發展目標付諸行動的第一年;這一年是世界各國領導人匯集聯合國大會號召慢性病防控全球行動的第五個年頭;這一年聯合國將召開人居Ⅲ會議,慶祝城市生活,明確未來挑戰。然而最為重要的是,對于全球健康促進來講,這一年標志著《渥太華憲章》發布30周年。
“人人享有健康”是可持續發展的先決條件和指標。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一個目標就是確保健康生活、促進各年齡段所有人的福祉。事實上,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大多數關乎健康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決定因素。如消除貧窮、改善營養和食品安全、確保包容性和公平的教育、實現性別平等和女性賦權、確保水和環境衛生、可持續經濟增長、就業和體面的工作、創造安全且具有彈性和自我修復能力的城市和人類居住區,這些都確保實現人人享有健康。
這些相互依從體是復雜的,但都深受相同力量的影響,包括人口老齡化、快速城市化、不健康生活方式全球化和持續環境惡化。持久的社會和經濟不公平也使這些問題進一步惡化。所有國家的政策制定者都面臨著相同挑戰,即不斷增長的人人享有更好健康的公共期望,以及不斷增長的收入水平、機會和健康產出差距導致的公共支出緊張。
健康和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和相互依賴可以追溯到歷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例如:《渥太華憲章》提出的愿景;桑德維爾大會提出的可持續發展和支持性環境概念;雅加達大會發起的關于非國家行動者參與的討論;曼谷大會聚焦的全球化影響及其對健康和發展的機遇和威脅;內羅畢大會明確了健康促進行動對縮小健康和發展之間差距的作用;墨西哥大會提出了開發國家行動計劃的重要性;阿德萊德大會和赫爾辛基大會號召將健康和健康公平融入所有政策。在上海舉行的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將基于前八屆大會的成績和挑戰。
過去的30年里,在應對這些全球壓力和新興挑戰過程中,我們見證了健康促進的模式、方法和工具的開發和運用。我們通過仔細地設計干預評價建立了健康促進有效性的證據,從社區的實踐和各級別政府公共政策實施中積累了大量經驗。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將為重申健康促進在改善健康和健康公平方面的相關性和重用性提供重要的機會,將為各個國家應用健康促進理論和方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指導,并將動員社區和政府通過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人人享有健康。
可持續發展旨在推動經濟發展、環境質量和社會公平之間的協調和可持續性。全球層面的可持續發展首次在聯合國1989年《布倫特蘭報告》中被討論,發展應當不影響后代的需求。聯合國2002年世界可持續發展峰會延伸了這一概念:履行集體的職責,在全球、地區、國家和地方層面加強和促進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
千年發展目標(MDGs)自2000年設定以來,已成為全球發展中的一個里程碑。隨著千年發展目標告一段落,當前全球關注的焦點轉到了可持續發展。千年發展目標中健康直接相關目標取得顯著進展,孕產婦和兒童死亡率持續下降,艾滋病得到控制。健康社會決定因素相關目標也取得許多進展。全世界的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和民間社會團體已幫助將世界極端貧困率減少一半,更多女童得以就學,這些均對提高全球健康與健康公平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千年發展目標取得的成績在國家間并不均衡,特別是非洲的低收入國家將無法實現千年發展目標,包括健康直接相關目標。
2010年聯合國成員國請求秘書長啟動2015后全球發展進程。兩年后,在里約+20可持續發展大會上聯合國成員國形成共識,成立聯合國可 持續發展公開工作組,制定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目標,這些目標最終整合到聯合國2015后發展議程。新的發展框架的制定過程由成員國政府領導,并有外部利益相關者的廣泛參與,如公民社會組織、私營部門、商業集團、學術界和科學家。可持續發展公開工作組向聯合國大會提交了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其中的目標3專門針對健康。可持續發展目標基于千年發展目標,并與2015后全球發展議程靠攏。這些目標被融入最終的聯合國2015后發展議程,后者2015年9月生效。不同于千年發展目標,可持續發展目標將適用于全球社區和所有國家,不僅是針對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國家的發展需要。
專門針對健康的目標是廣泛的,強調將改善生命預期作為普遍優先,與之對應的有一系列針對特定問題的子目標: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艾滋病、結核病、瘧疾、慢性病、道路交通事故和衛生保健普遍可及。可持續發展目標框架中更廣泛的健康概念,反映了許多全球健康社區呼吁,使這個健康目標有別于“筒倉式”的千年發展目標。健康促進的概念、模式、實踐行動和公共政策不僅對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健康目標意義重大,還對實現更大范圍的17項目標有重要意義。
2.1 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 良好的健康能夠提高生命質量,增強學習能力,改善勞動生產力,促進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健康的人有助于經濟增長,投資健康是加速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反過來,健康的改善依賴于社會、經濟、環境因素和個人特征和行為。世界衛生組織健康問題社會決定因素委員會指出:“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是指人們出生、生長、生活、工作和老年的狀況,包括衛生系統。這些環境受到全球、國家和地方各級資金、權力和資源分配狀況制約,均受政策選擇的影響。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是造成健康不公平現象的主要因素,導致本可避免的國家內部以及國與國之間不公平的健康差異”。
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和可持續發展目標在改善直接影響人們生活的條件時有交疊。如提供住房、清潔的水、環境衛生和其他權利等。許多政策干預都與健康社會決定因素和可持續發展相關,如健康的城市化、刺激就業、改善交通、可持續城市發展、社會保護和工作條件等。這些政策措施到位了,可同時為可持續發展和改善健康、健康不公平創造條件。
2.2 健康促進持續聚焦全球治理和可持續發展 在當今這樣一個“人群、商品、服務和思想跨境和跨邊界流動”的世界,全球健康治理作為一個關鍵問題日益受到重視。更多的由國家和非國家行動者發起的有效的集體行動也因此成為應對那些超越國家邊界、影響人群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問題的迫切需要。健康促進在全球健康治理中承擔關鍵角色。
健康促進是增強個體、家庭和社區控制和影響他們健康決定因素的能力的過程。伴隨歷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健康促進的實踐持續不斷發展。健康促進的方法不斷發展,逐漸擴大到全范圍地應對的人的、社會和環境的健康決定因素,這就要求個體、社區和政府的行動。實踐證明,健康促進是具有成本效益的一系列方法,許多社區和政府將其作為改善健康、健康公平和生活質量的根本策略。綜合的健康促進策略,如果可以成功實施,有助于實現國家和國際健康與發展目標,有助于創造更為公平的社會,促使人們增加對健康和福祉必要資源的控制力。
實踐證明,健康促進干預對于應對許多健康社會、經濟、環境決定因素是有效的。在未來15年里,實現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將是所有國家的發展優先。然而,由于每個國家有著不同的社會和經濟背景,每個國家對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優先可能是多種多樣的。考慮到這種可能的多樣性,本屆大會將闡明如何運用不同的健康促進干預平臺和方法,更好地應對不同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2.3 實現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健康促進關鍵策略 作為一個出發點,本屆大會將把城市和社區作為整合健康促進行動,實現人人享有健康的關鍵平臺。本屆大會還將聚焦健康促進的兩個關鍵途徑:基于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跨部門行動和基于有效社區參與的社會動員。大會還將認識到,這些策略的有效性還取決于人群具有高水平的健康素養。這些平臺、途徑和基石構成了本屆大會的4個核心議題。
“健康城市”已成為應對健康問題的重要標簽和象征,這種模式也成為許多國家和地區實現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平臺。世界上一半的人口都居住在城市,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60%,另一半的人口仍然居住在農村和偏遠地區。兩種場所同等重要,都需要在健康促進策略的構想中給予考慮。城市和人居環境方法為生活和工作在場所中的不同人群提供了大量的跨人群行動機會,以便應對一系列健康決定因素和可持續發展。
健康是一項基本人權,健康公平是社會公正的表現。政府需要將人人享有健康視為一項主要的政策目標,將其作為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和可持續發展的驅動力非常廣泛,且包含了政府每個部門的職責。其他部門制定的公共政策將對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如財政、農業、教育、交通、環保、工業、貿易等領域的公共政策。解決健康問題不能僅靠衛生部門,需要衛生部門和其他社會經濟部門步調一致、各司其職。
健康和可持續發展依賴社會動員。人們在社區創造健康、財富和社會發展,社區賦權和積極參與是實現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在健康和可持續發展中,能力建設常常是支持社會動員的最好途徑。
具有良好素養的個體能夠更好地主動參與到健康促進和可持續發展。改善人群健康素養是實現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在這個意義上,健康素養不僅是對個體行為風險的理解,也涉及到健康的社會、經濟和環境影響因素的知識和理解。借助這些知識和理解,個體才能更好地在改善自身健康方面發揮主動作用,參與社區健康行動,熟悉政府在健康和公平方面承擔的職責。健康素養是個體和社會的財富,是一種可通過良好傳播和教育策略建立的資源。
一些重要角色間的伙伴關系和積極協作對改善健康和確保可持續發展起到支撐作用。專業機構和非政府組織一直在健康事業中擔當重要角色。營利性私營部門在決策和執行過程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此外,聯合國,尤其是世界衛生組織,及其他國際組織是推動全球健康和發展的先導力。
3.1 主題 本屆大會的主題為: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健康促進。大會的口號為:人人享有健康,一切為了健康。大會總目標是,推動將健康促進融入2015后全球可持續發展議程,重振健康促進在21世紀的發展。
3.2 目的 更新未來數十年健康促進的任務;明確和優化健康促進在改善健康和健康公平中的作用;提供行動指導,幫助各國利用健康促進理念和方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通過可持續發展目標,激發“人人享有健康”的政治承諾;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動員人們、政府、公民社會應對健康社會決定因素,促使人們能夠控制自身的生活;交流改善健康素養的國家級經驗,加強跨部門行動和社會動員,建設健康城市、社區和人居環境。
3.3 主要議程 大會共3天半,主要議程為:第一天上午舉行大會開幕式,國家領導人及重要外賓出席并講話;下午為高層論壇和健康城市市長論壇,擬邀請約100位中外健康城市市長參加論壇。第二天上午為“推進跨部門行動”主題論壇,下午為“社會動員”主題論壇。第三天為“中國國家日”,上午舉辦論壇和展覽,結束后分組赴上海部分區縣現場考察。第四天上午為“健康素養”主題論壇和閉幕式。
《 上海宣言》——呼吁各國政府承諾將健康促進融入可持續發展議程,倡導健康城市建設、跨部門行動、社會動員和健康素養促進,推動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健康促進和可持續發展國家行動框架》——為推動實施《上海宣言》,框架將提出通過有效健康促進推動可持續發展的策略、途徑、模式和方法技術。
《健康城市市長宣言》——政府首腦的政治承諾,倡導健康城市建設,利用健康城市方法推進可持續發展。
目標1:在世界各地消除一切形式的貧窮。
目標2:消除饑餓、實現糧食安全、改善營養和促進可持續農業。
目標3:確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各年齡段所有人的福祉。
目標4:確保包容性和公平的優質教育,促進全民享有終身學習機會。
目標5:實現性別平等,增強所有婦女和女童的權能。
目標6:確保為所有人提供和可持續管理水和環境衛生。
目標7:確保人人獲得負擔得起、可靠和可持續的現代能源。
目標8:促進持久、包容性和可持續經濟增長,促進實現充分和生產性就業及人人有體面工作。
目標9:建設有復原力的基礎設施、促進具有包容性的可持續產業化,并推動創新。
目標10:減少國家內部和國家之間的不平等。
目標11:建設具有包容性、安全、有復原力和可持續的城市和人類住區。
目標12:確保可持續消費和生產模式。
目標13:采取緊急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及其影響。
目標14: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海洋和海洋資源促進可持續發展。
目標15:保護、恢復和促進可持續利用陸地生態系統、可持續管理森林、防治荒漠化、制止和扭轉土地退化現象、遏制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目標16:促進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和平和包容性社會、為所有人提供訴諸司法的機會、在各級建立有效、負責和包容性機構。
目標17:加強實施手段、重振可持續發展全球伙伴關系。
致作者
近期,有較多作者向本刊編輯部反映,有其他個人、部門假冒本刊名義接收稿件、高價收取費用,給作者帶來較大困擾,甚至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同時,也嚴重損害了本刊形象和聲譽。為防止廣大作者上當受騙,現特對本刊稿件處理等情況向廣大作者作如下說明!
投稿方式:本刊開通網站投稿,網址:http://xcys.cmu.edu.cn/,官方唯一接受稿件咨詢郵箱為zgsyxcyszz@sina.com。
收費方式:本刊不收取審稿費,因此,在投稿時不會收取任何費用,只有當稿件被本刊錄用時才會向作者發送稿件錄用及版面費收取相關事宜。并且,本刊只接受郵局按地址和收款人匯款,不接受賬號和個人匯款。地址:沈陽市沈北新區蒲河路77號(中國醫科大學院內)。郵編:110122。收款人:《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編輯部。電話:024-31939579。
最后,希望廣大作者提高警惕,仔細甄別投稿方式、匯款地址和收款人名稱,避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