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歷年真題解析(五)
1.生理性貧血最明顯的時間為生后
A.1個月以后
B.2~3個月
C.4~5個月
D.6個月
E.7~9個月
2.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有效治療措施是
A.葉酸加維生素B12
B.硫酸亞鐵加維生素C
C.反復多次輸血
D.服枸櫞酸鐵胺
E.肌注右旋糖酐鐵
答案:B
考點: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治療
解析:缺鐵性貧血主要是由于鐵缺乏導致,故需服用鐵劑治療,常用硫酸亞鐵,同時加服維生素C以增加鐵的吸收。故選B。
3.營養性巨幼細胞性貧血是因為缺乏
A.葉酸和鐵
B.葉酸和維生素B12
C.維生素D和維生素B12
D.葉酸和維生素C
E.維生素A和維生素C
答案:B
考點:營養性巨幼細胞性貧血的病因
解析:營養性巨幼細胞性貧血是由于缺乏維生素B12或(和)葉酸所致的一種大細胞性貧血。故選B。
4.不屬于紅細胞生成不足性貧血的是
A.營養性缺鐵性貧血
B.原發性再生障礙性貧血
C.繼發性再生障礙性貧血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E.營養性巨幼細胞性貧血
答案:D
考點:造血系統疾病
解析: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和營養性巨幼細胞性貧血時,體內缺乏鐵、維生素B12和葉酸,造血物質不足導致紅細胞生成減少;原發性或繼發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時,骨髓造血功能不良,導致體內紅細胞生成不足。所以ABCD均屬于紅細胞生成不足性貧血。故選D。
5.6~14歲兒童貧血的血紅蛋白值的低限是
A.90 g/L
B.100 g/L
C.110 g/L
D.120 g/L
E.130 g/L
答案:D
考點:小兒貧血概述
解析:6~14歲兒童貧血的血紅蛋白值的低限是120 g/L,低于此限制為貧血。故選D。
6.嬰兒期白細胞總數維持在
A.>20×109/L
B.15×109/L
C.10×109/L
D.5×109/L
E.<5×109/L
答案:C
考點:小兒造血及血象特點
解析:嬰兒期白細胞數維持在10×109/L左右。8歲后接近成人水平。故選C。
7.早產兒使用鐵劑預防貧血最初的月齡是
A.1個月
B.2個月
C.3個月
D.4個月
E.5個月
答案:A
考點: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預防
解析:早產兒宜自1~2各月左右給予鐵劑預防貧血。故選A。
8.小兒外周血白細胞總數接近成人水平的年齡是
A.4歲
B.6歲
C.8歲
D.10歲
E.12歲
答案:C
考點:小兒造血及血象特點
解析:小兒初生時白細胞數為(15~20)×109/L,生后6~24 h升高達(21~28)×109/L,然后逐漸下降,1周后平均為12×109/L,6~12個月維持在10×109/L左右,8歲后接近成人水平。故選C。
9.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正確預防措施是
A.提倡鮮牛奶喂養
B.提倡母乳喂養
C.多補充維生素B12
D.早產兒需早補鋅
E.因而奶粉應強化鈣劑
答案:B
考點: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預防
解析:因母乳中鐵的吸收利用率較高,所有提倡母乳喂養可以有效預防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故選B。
10.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應用鐵劑治療的時間是
A.Hb達到正常水平后即可
B.網織紅細胞技術達高峰即可
C.Hb達到正常水平后1~2個月左右
D.網織紅細胞和Hb均達到正常水平
E.總療程4周
答案:C
考點: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治療
解析: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用鐵劑治療有效者,于48~72 h后網織紅細胞即見升高,5~7 d達高峰,2~3周后降至正常。治療1~2周后,血紅蛋白逐漸上升,臨床癥狀隨之好轉,但鐵劑需繼續服用至血紅蛋白正常后1~2個月左右停藥,以補充鐵的儲存量。故選C。
11.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伴有神經系統癥狀時,首選維生素B12的治療方案是
A.100 μg/d,肌內注射,≥2周
B.500 μg/d,肌內注射,2~3次/周
C.500 μg/d,肌內注射,≥2周
D.1000 μg/d,肌內注射,2~3次/周
E.1000 μg/d,肌內注射,≥2周
答案:E
考點:營養性巨幼細胞性貧血的治療
解析:NMA患者需要補充VitB12和葉酸。其中VitB12500~1 000 μg/次肌內注射,或肌內注射100 μg/次,2~3次/周,連用數周,直至癥狀好轉,血象恢復正常為止。當有神經系統受累表現時,1 mg/次,連續肌內注射>2周。故選E。
12.女嬰,8個月,皮膚蠟黃,虛胖,手足顫抖兩月求診,肝脾輕度增大,紅細胞2.1×109/L,血紅蛋白80 g/L,本病可能的診斷是
A.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
B.營養性缺鐵性貧血
C.混合性貧血
D.蠶豆病
E.再生障礙性貧血
答案:A
考點:營養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的診斷
解析:紅細胞2.1×109/L,血紅蛋白80 g/L,計算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MCH)為38,>32 pg,故紅細胞數目降低比血紅蛋白降低更明顯。此外,皮膚蠟黃、虛胖、肝脾輕度增大均提示有貧血癥狀,故最可能的診斷是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故選A。
13.6個月女嬰,因貧血住院,實驗室檢查血清葉酸<3 μg/L,診斷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給予葉酸治療,為了提高療效,應同時服用
A.VitB2
B.VitD
C.VitC
D.VitA
E.VitE
答案:C
考點: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的治療
解析:缺乏葉酸所致的巨幼細胞貧血給予葉酸治療,同服維生素C能促進葉酸利用。故選C。
(14~17題共用題干)
男孩,10個月,母乳加米糕喂養,未添加其他輔食。近兩個月來患兒面色蒼白,食欲減退,肝脾輕度腫大,Hb 80 g/L,RBC 3.5×109/L,WBC正常
14.最可能的診斷是
A.營養性缺鐵性貧血
B.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
C.地中海貧血
D.混合性貧血
E.再生障礙性貧血
答案:A
考點: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診斷
解析:Hb 80 g/L,RBC 3.5×109/L,血紅蛋白量比紅細胞數降低明顯,結合喂養史及患兒有肝脾腫大癥狀,故選A。
15.本病有助于確立診斷的檢查是
A.骨髓檢查
B.血清鐵蛋白測定
C.紅細胞形態檢查
D.胎兒血紅蛋白測定
E.血紅蛋白測定
答案:B
考點: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實驗室檢查
解析:血清鐵蛋白(SF)可較敏感地反映體內貯存鐵情況,在缺鐵的ID期即已降低,有助于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確立診斷。故選B。
16.本病治療哪一項是正確的
A.鐵劑加維生素C
B.維生素B12加葉酸
C.維生素C加葉酸
D. 鐵劑加抗生素
E.輸全血
答案:A
考點: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治療
解析:鐵劑是治療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特效藥,同事加服維生素C,可使三價鐵還原成二價鐵。使其易于溶解。增加吸收。故選A。
17.本病治療的早期有效指標是
A.血紅蛋白量上升
B.紅細胞數上升
C.網織紅細胞上升
D.紅細胞變大
E.紅細胞中心淺染消失
答案:C
考點: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治療
解析:本病口服鐵劑12~24 h后,細胞內含鐵酶開始恢復,臨床癥狀好轉,煩躁精神癥狀減輕,食欲增加;36~48 h開始出現紅系統增生現象;網織紅細胞于服藥后48~72 h開始上升;鐵劑治療1~2周后血紅蛋白開始上升。故選C。
(18~20題共用備選答案)
A.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
B.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
C.溶血性貧血
D.再生障礙性貧血
E.生理性貧血
18.末梢血象中紅細胞數目降低比血紅蛋白量降低更明顯的是
答案:A
19.末梢血象中血紅蛋白量降低比紅細胞數目降低更明顯的是
答案:B
20.不需要進行特殊治療的是
答案:E
考點:造血系統疾病
解析: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時紅細胞生成減少,故紅細胞數目降低比血紅蛋白量降低更明顯;營養性缺鐵鋅貧血血紅蛋白生成不足,故血紅蛋白量降低比紅細胞數目降低更明顯;生理性貧血是指出生后的嬰兒由于體內紅細胞破壞、血紅蛋白減低引起的一種貧血表現,這是每個嬰兒生長發育過程中必然出現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不需治療。
(21~22題共用備選答案)
A.骨髓
B.胸腺
C.脾
D.中胚葉
E.肝
21.胚胎第4周時造血器官是
答案:D
22.胚胎第6周后主要造血器官是
答案:E
考點:胎兒造血循環及出生后的改變
解析:胚胎期分3各不同的造血期:中胚葉造血期,肝臟造血期和骨髓造血期。第4周時處于中胚葉造血期,第6周后進入肝臟造血期。
(23~24題共用備選答案)
A.卵黃囊
B.膽囊
C.淋巴管
D.肝脾
E.骨髓
23.胚胎期造血5周出現在
答案:A
24.胚胎期第5個月的重要造血器官
答案:D
考點:胎兒血循環及出生后的改變
解析:胚胎期分三個不同的造血期。①中胚葉造血期:在胚胎第3周開始出現卵黃囊造血,之后在中胚葉組織中出現廣泛的原始造血成分。在胚胎第6周后,中胚葉造血開始減退。②肝脾造血期:自胚胎6~8周時開始,肝臟出現活動的造血組織,并成為胎兒中期的主要造血部位。胚胎第8周起,脾臟開始造血,胎兒5個月后,脾臟造血紅細胞和粒細胞功能逐漸減退,至出生時成為終生造血淋巴細胞器官。此期胸腺與淋巴結也參與造血。③骨髓造血期:胚胎第6周開始出現骨髓。但至胎兒4個月是才開始造血,并迅速成為造血的主要器官,出生2~5周后骨髓成為唯一的造血場所。
(25~26題共用備選答案)
A.Hb>120 g/L
B.Hb~90 g/L
C.Hb~60 g/L
D.Hb~30 g/L
E.Hb<30 g/L
25.小兒中度貧血的診斷指標是
答案:C
26.小兒極度貧血的診斷指標是
答案:E
考點:貧血分類
解析:根據外周血血紅蛋白含量將貧血分為四度:輕度Hb從正常下限~90 g/L;中度Hb為~60 g/L;重度Hb為~30 g/L;極重度Hb<30 g/L。
(27~28題共用備選答案)
A.接觸傳播
B.診療手術傳播
C.水和食物傳播
D.各種制劑傳播
E.蟲媒傳播
27.醫院內感染的常見傳播途徑中,不是主要的為
答案:C
28.可引起疾病暴發的是
答案:C
考點:傳染病傳播途徑
解析:醫院中多傳染源,易感者通過直接接觸傳染源或間接接觸被傳染源污染的日常生活用品而感染;在醫療工作中,由于醫療器械消毒不嚴格,藥物或生物制劑被污染而造成感染;蟲媒傳播在醫院中也較常見。故27題選C。水污染所造成的病例分布與供水范圍一致,有飲用同一污染水源的均不同程度發病;而食物經污染后,被大批人攝入,也會造成暴發。故28題選C。
答案:B
考點:小兒造血及血象特點
解析:小兒生理性貧血是指出生后2~3個月內小兒普遍發生的一種貧血。故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