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云
非對稱性二甲基精氨酸與一氧化氮水平在H型高血壓人群中的相關性分析
趙曉云
作者單位:110101 沈陽,沈陽市蘇家屯區中心醫院心內科
目的 探討H型高血壓患者外周血非對稱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與一氧化氮(NO)水平變化及其相關性。方法 收集2012—2016年沈陽市蘇家屯區中心醫院近期收治的高血壓患者97例,分為H型高血壓組55例與非H型高血壓組42例;并選擇同期接受體檢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為對照組。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ADMA;采用硝酸還原酶法檢測NO,比較各組間ADMA與NO水平差異并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 三組患者性別、年齡、尿酸、甘油三酯、總膽固醇、血糖等基線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三組患者中,ADMA水平最高者為H型高血壓組,非H型高血壓組次之,最低者為對照組。而NO水平與ADMA相反,最高者為對照組,其次為非H型高血壓組,最低者為H型高血壓組。ADMA與NO在各組間差異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將上述三組ADMA與NO結果作為整體進行相關性分析顯示,ADMA與NO呈明顯的負相關性(r=0.73,P<0.05)。結論 與非H型高血壓患者相比,H型高血壓患者血清ADMA水平更高,NO水平更低;ADMA可能通過誘導氧化應激,抑制血管內皮祖細胞的生物學活性,導致其功能紊亂,進而影響血壓穩定。
高血壓;H型;同型半胱氨酸;非對稱性二甲基精氨酸;一氧化氮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高血壓已成為最常見的老年慢性疾病之一。然而進一步研究發現,我國高血壓患者普遍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癥,并且在此基礎上伴隨著葉酸水平降低和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MTHFR)的677TT基因高表達,且后者被認為是H型高血壓患病的危險因素。由于高血壓與高Hcy血癥在腦卒中發病風險上具有顯著的協同作用,加之我國高血壓患者中有約75%伴有高Hcy血癥,為了強調其危害性與普遍性,我國學者提出H型高血壓的概念,即高血壓合并高Hcy血癥(Hcy≥10 μmol/L)。此外,我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更是建議高血壓患者篩查血Hcy水平,并進行針對性干預[1]。相關研究顯示,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紊亂與高血壓發生具有一定相關性,尤其是一氧化氮(NO)水平降低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劑——非對稱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升高尤為引人關注。而且,有學者認為ADMA可能是導致內皮功能不全的預測因子并將之視為高血壓治療的新靶點之一[2]。為此,本研究旨在觀察H型高血壓患者外周血ADMA及NO水平變化,并探討其與H型高血壓發病的相關性,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2—2016年收治的高血壓患者97例,分為H型高血壓組55例與非H型高血壓組42例;并選擇同期接受體檢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為對照組。診斷標準:高血壓診斷參照《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非同日3次測量血壓,收縮壓≥140 mm Hg和(或)舒張壓≥90 mm Hg;H型高血壓定義為在高血壓基礎上合并高Hcy血癥(Hcy≥10 μmol/L)[3]。排除標準:繼發性高血壓者;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免疫系統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急性腦血管病者;存在重要臟器功能不全者,如心、肝、腎等;已經接受抗高血壓藥物治療者;無意愿參與本研究或不能配合隨訪者。全部入組對象均知情同意,自愿參與本研究。
1.2 方法
1.2.1 標本采集 所有入組對象均于晨起空腹狀態下抽取外周靜脈血10 mL,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后保存于低溫冰箱靜置1 h。
1.2.2 血清分離 于4℃溫度下,采用高速離心機以3 000 rpm,離心10 min,收集上層血清保存于Tip管中待測。
1.2.3 指標檢測 尿酸、甘油三酯、總膽固醇、血糖檢測采用化學發光法;ADMA檢測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NO檢測采用硝酸還原酶法。檢測步驟均為常規步驟,檢測人員均為培訓合格的檢驗科醫師。
1.3 統計分析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數資料以構成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校驗水準α=0.05。
2.1 基線資料比較 三組患者性別、年齡、尿酸、甘油三酯、總膽固醇、血糖等基線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2.2 ADMA與NO水平比較 三組患者中,ADMA水平最高者為H型高血壓組,非H型高血壓組次之,最低者為對照組。而NO水平與ADMA相反,最高者為對照組,其次為非H型高血壓組,最低者為H型高血壓組。ADMA與NO在各組間差異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將上述三組對象ADMA與NO結果作為整體進行相關性分析顯示,ADMA與NO呈明顯的負相關性(r=0.73,P<0.05)。
H型高血壓為伴有高Hcy血癥的高血壓,長期以來未能得到充分的認識。2007年,李建平等[4]進行了一項包括北京、上海、南京、沈陽、哈爾濱、西安6城市在內的調查顯示,我國高血壓患者中H型高血所占比例高達75.0%。與之類似,中國腦卒中一級預防研究(CSPPT)基線數據表明,我國高血壓患者中H型高血壓比例約為80.3%[5]。
Hcy是一種含巰基的氨基酸,也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謝過程中的重要中間產物,其本身并不參與蛋白質的合成。目前,人們并不清楚高Hcy血癥與高血壓發病是否存在必然聯系。然而,Hcy可通過氧化應激反應損傷血管內皮,產生過氧化氫、羥自由基等活性氧中間產物,刺激血管壁,引起內皮細胞損傷,并導致心腦血管并發癥已是依據明確。通常情況下,NO可與Hcy迅速結合,阻止這一氧化應激反應的發生;當Hcy水平增高時,NO不足以解除Hcy的毒性,造成內皮細胞損傷。這也說明高NO可能是H高血壓發病的一種保護因素。ADMA是一種主要的內源性NOS抑制劑,可競爭性抑制NOS,導致NOS解偶聯,超氧離子產生增多及NO合成減少、活性降低[6],被認為是H高血壓發病的一種誘發因素。
本研究中,我們旨在觀察H型高血壓患者外周血ADMA與NO水平,并與非H型高血壓及健康人群進行比較。結果顯示,H型高血壓患者ADMA水平最高,NO水平最低。這說明H型高血壓患者較一般高血壓患者體內存在著更為嚴重的血管內皮損傷因素,具有更高的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1] 李建平,盧新政,霍勇,等.H型高血壓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6,8(5):23-27.
[2] 何晉,謝秀梅,陳曉彬,等.非對稱性二甲基精氨酸誘導內皮祖細胞氧化應激損傷及L-精氨酸的保護作用[J].中國循環雜志,2008,23(1):66-69.
[3]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7):579-616.
[4] 李建平,霍勇,劉平,等.馬來酸依那普利葉酸片降壓、降同型半胱氨酸的療效和安全性[J].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07,39(6):614-618.
[5] Huo Y, Li J, Qin X, et al. Efficacy of folic acid therapy in primary prevention of stroke among adults with hypertension in China: the CSPPT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JAMA, 2015, 313(13): 1325-1335.
[6] 喬海峰.H型高血壓患者血清非對稱性二甲基精氨酸水平變化及意義[J].山東醫藥,2015,55(14):63-64.
R54
A
1672-7185(2016)12-0051-03
10.3969/j.issn.1672-7185.2016.12.021
2016-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