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在勇
DCS和PLC的差異及發展方向探索
張在勇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與分散控制系統(DCS)乃是兩個截然不同,但存在緊密聯系的概念,二者均為工業控制技術與計算機技術于結合框架下所生成的產物。本文通過分析DCS和PLC之間的差異,探討二者未來發展方向。
PLC;DCS;差異;發展方向
伴隨當前工業自動化水平的日益提升,特別是計算機技術在工業控制領域的廣泛應用,此時采用工業控制繼電器來控制工業及機械生產過程的傳統方法,已經較難實現現代工業控制在精度、效率、控制及操作方面的相應需求,至此,各種生產過程控制系統得到迅猛發展,其中技術較為成熟且應用最為廣泛的乃是DCS和PLC。本文就二者之間差別進行分析,探索其未來發展方向與趨勢。
PLC與DCS在設計原理方面具有較大差異。
對于PLC而言,是對原繼電器控制原理進行模仿發展而得,20世紀70年代的PLC,僅有單一的開關量邏輯控制,其首次被應用于汽車制造行業。PLC主要執行儲存各種操作指令,如計數和運算、定時、順序控制及邏輯運算等。對于用戶編制控制程序而言,是對生產過程具體的工藝要求予以表達,事先在PLC用戶程序存儲器中完成儲存操作。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則依據儲存程序,依次對工藝流程要求的對應操作予以完成。在PLC的CPU內部,設置有指示程序步存儲地址的程序計數器,程序在實際運行時,當程序執行一步,則此計數器就會自動加1,程序從起始步開始,依據次序執行到最終步驟,一般情況下執行END指令,然后重新返回至起始步,再次執行循環運算操作。當PLC執行完一次循環操作之后,所用的時間被稱作掃描周期。PLC型號不同,對應的掃描周期也不同,一般情況下,整個循環掃描周期維持在1微秒至幾十微秒之間。程序計數器所采用的這種循環操作,是DCS所不具備的,這也是造成PLC在冗余方面沒有DCS好的主要原因。
對于DCS而言,其發展基礎為運算放大器。將全部函數和整個過程變量間所存在的關系當作成功能塊(一些系統也將DCS系統稱之為膨化塊)。對于20世紀70年代的DCS而言,其僅有模擬量控制,比如較常見到的TDC2000系統,它的一個控制器在一秒鐘能夠將9個PID回路運算完成,首先應用的是化工行業。DCS和PLC表現的主要差別是在開關量的邏輯解算和模擬量的運算上,雖然后來兩者相互有些滲透,但同樣存有差別。直至20世紀80年代之后,PLC除了具備原有的邏輯運算之外,同樣有對回路進行控制的算法,但想要將一些復雜運算予以完成還比較困難,PLC所采用的是梯形圖編程,在編程運算的模擬量時,往往不太直觀,在編程方面也較為困難。但在邏輯計算方面,PLC則較為快速,尤其是在微秒量級,其對1K邏輯程序解算時間還不到1ms。它把所有的輸入都當成開關量來處理,16位(也有32位的)為一個模擬量。而DCS把所有輸入都當成模擬量,1位就是開關量。解算一個邏輯是在幾百微秒至幾毫秒量級。對于PLC解算一個PID運算在幾十毫秒,這與DCS的運算時間不相上下。大型PLC使用另外一個CPU來完成模擬量的運算。把計算結果送給PLC的控制器。不同型號的DCS,解算PID所需時間不同,但都在幾十毫秒的量級。比如較早出現的TDC2000系統,其能夠在1s實現9個活路具體的控制運算。伴隨當今芯片技術的不斷成熟與發展,解算算法的時間也在縮短。解算一個算法所需時間與功能塊的安排方式和組態方式有關。
在接地電阻方面,對PLC也許要求不高,但對DCS一定要在幾歐姆以下(通常在4Ω以下)。此外,模擬量隔離同樣十分重要,如若存在爆炸風險,則需設置對應的本質安全柵。當系統的I/O點數相同時,采用PLC較之DCS,在成本方面則較低,通常節省成本為45%。PLC無獨立的操作站,其所采用的硬件及軟件均為相通的,因此,在具體的維修成本上相比與DCS,明顯低于后者。對于PLC控制器而言,它用的軟件和硬件都是通用的,所以維護成本比DCS要低很多。一個PLC的控制器,可以接收幾千個I/O點(最多可達8000多個I/O)。DCS的控制器,只能幾百個I/O點(不超過500個I/O)。如果被控對象主要是設備連鎖、回路很少,采用PLC較為合適。
此外,二者之間在其它方面的差別:①PLC通常被運用在一些小型化的自控場所,例如少量的模擬量的控制及設備的控制,而DCS則被應用在大型的應用上,基于習慣來講,我們將>600點的系統稱之為DCS,而若小于此數值,則被稱之為PLC。②安全性的差異。為促使DCS控制設備在安全性方面有所保證,DCS所運用的是雙冗余的控制單元,如若其中的一些比較重要的控制單元出現故障,則有相關的冗余單元,實時無擾的向工作單元進行切換,促使整個系統在安全可靠方面提供保障。PLC所搭接的系統通常均不存在冗余概念,在冗余控制策略方面也就很難提及。尤其是某個PLC單元出現一些故障的時候,不得不停止整個系統的運作,方能進行維護更換,還需對其實施重新編程。因此,DCS系統在安全可靠性方面要高出PLC系統一個等級。③控制形式的差別。DCS是一種控制系統形式,而PLC則是一種控制產品。DCS是一種分布式控制系統,分散控制并實施集中管理。而PLC則實為一種控制器,可在DCS中予以運用,可當做一種具有獨立性的回路控制器,此外,DCS可不需要PLC,各回路在各個獨立的控制儀表上均可應用完成。
基于整個工業控制領域而言,通常將DCS應用在模擬量控制要求多且可靠性要求高的控制系統上,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的實現成本降低,則認為對于模擬量控制點少、可靠性要求不高及可間斷運行的工段可選用PLC實施控制,比如玻璃廠,其熔窯中央控制室實際上就是選用的DCS系統,而對于冷端及原料等車間而言,則較多采用PLC控制系統。伴隨當今工業控制技術的日趨成熟及完善,小型化PLC發展趨勢將轉向更加專業化的使用軌跡,例如在功能及所運用環境方面,則更加具有針對性,而在現實當中,那些高端大型的DCS及PLC在具體的界限方面已經開始逐漸模糊,甚至出現完全融合的趨勢。DCS在發展方向上將更加趨向FCS。而對于FCS核心而言,不僅具有更加分散化的控制系統,其中作為關鍵的乃是儀表。國外FCS發展勢頭更為迅猛,已經發展至儀表級。其中的控制系統僅需對信號采集實施處理,對邏輯控制及人機界面予以提供,將整個模擬量控制向現場儀表予以分散,而控制系統與儀表之間不需要采用傳統形式的電纜進行連接,而利用現場總線對整個儀表系統進行連接。
無論PLC還是DCS均為控制技術及計算機技術不斷發展與融合的產物,均會具體的控制系統,二者之間不僅具有諸多相同之處,也存在許多差異,而在實際應用方面則具有比較大的相同性,二者之間不可簡單的說孰優孰劣,而需依據各自所具有的優點,結合用戶所處的實際環境,提供更加適宜可靠的控制系統。
[1]候華發.DCS與PLC的區別及DCS在電力領域的應用[J].工程與建設,2006,20(1):79~80.
[2]欒家斌.探討DCS與PLC在化工領域的應用[J].純堿工業,2014(4):43~45.
[3]趙晉紅.DCS和PLC在煙氣脫硫中的應用探討[J].機械工程與自動化,2007(4):138~139.
TM76
A
1004-7344(2016)28-0279-01
2016-9-21
張在勇(1988-),男,助理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為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