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忠玉 陳 普
云南中醫學院,云南 昆明 650200
PRA方法在傣族村民儀式治療選擇分析中的運用
段忠玉陳普*
云南中醫學院,云南昆明650200
【摘要】采用參與性農村評估(PRA)方法分析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嘎灑鎮曼邁村和勐臘縣勐侖鎮曼梭醒村村民對傣族傳統民間儀式治療選擇的原因。結果表明,宗教信仰、醫學信仰和信息共享等是村民選擇的主要原因。
【關鍵詞】PRA;儀式治療;選擇原因;傣族;西雙版納
由于不同的生活環境和文化背景,人類創造出各種醫療模式,在多元醫療共存的今天,人們對不同醫療模式選擇機會是不均等的。起源于西方的現代醫學,處于一定的優勢地位,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大多數人生病都會主動選擇現代醫療。但是就一些地方性疾病,人們仍然會尋找一些傳統民間儀式進行治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學技術的進步,村民們為什么會執著地選擇民間傳統儀式治療方式?從村民角度來思考的答案是什么呢?筆者應用參與性農村評估(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PRA)對西雙版納景洪嘎灑鎮曼邁村和勐臘縣勐侖鎮曼梭醒村村民對其選擇的原因進行分析,以期在研究思路上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1參與性農村評估(PRA)理論
PRA吸收了主動參與性研究(Active Participatory Research)、應用人類學(Applied Anthropology)、農耕系統野外研究(Field Research on Farming Systems)、農村生態系統分析(Agroecosystem analysis)和農村快速評估(Rapid Rural Appraisal)的理論和方法,在農村實踐中得到發展。農村快速評估(Rapid Rural Appraisal,RRA)是1978年英國SUSSEX大學提出的,是PRA的前身。80年代中期,RRA得到廣泛運用,但是有一些弱點:①時間過短不能了解真實情況;②研究者為了自己的目的去獲取信息,使當地居民反感或被動;③研究者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當地居民。對“農村快速評估”完善后,形成了PRA,其主要特點是:研究者以平等的態度展開調查和研究,從當地人那里獲取信息;研究者與當地居民長期相處,進行信息交流,對真實情況進行了解;研究者充分調動當地居民積極性,了解情況,解決問題[1]。
參與性農村評估(PRA)受益于人類學研究方法,人類學要求研究者在被調查地進行一年以上的田野調查,但PRA又有所不同,要求多學科專業隊伍、短時間和被調查地居民的參與等。PRA方法認為,不同層次和閱歷、不同來源的人見解不同,但是同等重要。
2參與性農村評估(PRA)方法在曼邁龍村和曼梭醒村的運用
2015年7月筆者在曼邁村和曼梭醒村進行田野調查期間,運用PRA的方法繪了2張圖,使筆者對當地的自然情況、生態分布、交通情況、農作物情況等有一個全面直觀的了解,掌握了一些具體資料。
曼邁龍村隸屬于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嘎灑鎮曼邁村委會,屬于壩區。國土面積3.47Km2,海拔540m,年降水量1200mm,年平均氣溫22.6℃。全村共218戶,共有人口1136人。2015年7月20日筆者到達曼邁龍村,住在玉香家中,請玉香和她的朋友們(本村村民)繪制了社區分布圖,主要由玉香女兒玉波罕繪制,其正在讀高中。這張社區分布圖,標明了每一戶住戶的位置,以及村中的農作物分布,交通情況等。通過這張曼邁龍村社區分布圖的制作,使筆者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了解整個村落的情況,為進一步的深度調查、個人訪談打下了基礎。
曼梭醒村隸屬于西雙版納州勐臘縣勐侖鎮城子村委會,羅梭江經過此地,歷經波折后注入瀾滄江。曼梭醒村離鎮有8.5Km,海拔550m,年平均氣溫21°C。全村橡膠面積種植1993畝,是村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全村有73戶,共370人。村子被景洪至勐臘公路隔開。 2015年7月28日筆者到達曼梭醒村,請依溜和她的朋友們(本村村民)繪制了社區分布圖,了解村寨的基本情況,并對依溜的朋友們作了訪談。
3通過PRA方法對村民就醫選擇的分析
人們的價值觀、經濟、宗教、知識等在特定的時間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個人或群體的意識情況。傣族鄉村居民選擇傳統儀式治療正是受這些因素的影響,與他們的宗教信仰、醫學信仰和信息共享有關。
3.1源于宗教信仰傣族人原始宗教信仰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它是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在早期就產生了對自然界的敬畏,從而產生萬物有靈的思想。隨著歷史車輪不斷前進,村民們并沒有拋棄原有的諸多習俗,仍然保留著一些傳統信仰。為了消災去病,人們通過尋找民間傳統的儀式治療,向神靈祈求保佑或驅除惡鬼。南傳上座部佛教傳入西雙版納地區后,為了與當地的原始宗教和平共處,得到當地民眾的支持,南傳上座部佛教作出了一些讓步。佛寺里的佛爺、和尚除了傳播佛教之外,還負責為當地傣族民眾驅鬼招魂。民間流傳著很多與治病有關的習俗和療法,作為社會文化的一部分在延續著。這些信仰潛藏在人們的內心深處,無聲無息地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價值判斷。人們選擇儀式治療,更多也是源自于自身的宗教信仰體系。
筆者2015年7月田野訪談資料整理所得:①“生病了要去找醫生,先去醫院看,有的時候也找不出原因,或者醫院治不好,那可能是遇到不好的東西了,要去找‘莫(莫指巫師,咪莫是女巫師,波莫是男巫師)’或者老人幫做(叫魂驅鬼)一下。”②“我上個月摔跤導致骨折,就是老波濤(意為老大爹)給治的,他用口功治,還告訴我去寺廟賧,這樣才能好得快。”
3.2源于醫學信仰疾病是與健康相對而言的,健康的概念隨著醫學的發展和對醫學模式的進一步認識有不同的內涵。最初認為健康就是沒有疾病,現代健康的含義不僅是指身體沒有病,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健康并非只是沒有疾病,而是指一個人生理、心理和社會都處于完好的狀態。可見疾病不僅包括身體上的病痛,還有心理上的不適應以及與社會環境之間的不協調等[2]。
醫學人類學認為,每種世界觀會衍生出一套相關的病因觀念,從而也導致了不同的治療方法。即病患與文化密切關聯,不同的文化塑造不同的病患觀和病因理論。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在醫療保健方面因文化、心理、意識、環境等社會因素,形成了它特有的風俗習慣和傳統文化[3]。這些因素也會產生某種疾病及醫療的信仰、習慣,與此同時,經過當地人數千年智慧的積累與經驗的總結,產生各種治療疾病的儀式療法。文化和信仰有意無意間塑造了人們對病因、疾病分類和治療方式的選擇,這便產生了醫學信仰[3]。
筆者2015年7月田野訪談資料整理所得:“民間的一些治療方法如口功早就有了,不知道什么時候,老人們一代代傳下來的,聽說我爺爺就會口功,是他父親教給他的,他們的口功很厲害。我們傣族人相信這些。當然,生病了,很多也要到醫院看,相信科學。但民間的也是不可不信的。”
3.3源于信息的共享生活在村寨中的人們,擁有共同分享信息的活動空間與價值觀念,因而村中其他人在進行儀式治療的時候,自己也能理解其行動及意義,并不斷凸顯,逐漸內化為自己的理念。當自己遇到相同情況時,其理念成為行動的依據[4]。身邊的親戚、朋友或者鄰居有接受儀式治療成功的案例,并會進一步增強村民對儀式治療的信心和對治療者的信任,增加了治療者的公信力。這些為儀式治療的續存提供了動因和動力。
筆者2015年7月田野訪談資料整理所得:①“我很相信口功儀式治療,我們傣族人都信,摩雅很厲害,骨折治得很好,治好了很多人,很有名。我們村里的人遇到骨折、跌打損傷都會去找他治,大家都知道。”②“我是朋友介紹來的,他去年車禍受傷,就是來老波濤這里治好的。這次我是學溜冰扭傷的,確實不錯的,來了一個多星期,明天口功治兩次,都快好了。”
4結語
總之,通過參與性農村評估(PRA)方法的運用,在較短的時間內筆者了解了兩個村寨的情況,相對比較方便地就村民對民間儀式治療選擇緣由進行個人訪談和深度調查。通過田野訪談,認為村民們的宗教信仰、醫學信仰、信息共享等是民間儀式治療在傣族村寨具有頑強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也是村民選擇的文化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實.參與性農村評估在民族調查中的意義及運用[J]. 思想戰線,2001,27(3):88-90.
[2]陶功定.《黃帝內經》告訴了我們什么?[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4:10.
[3]周志強,姚博,李俊蓮.淺談文化及信仰對治療疾病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8(19):148-149.
[4]王鋒.鄉村居民選擇儀式治療的行動邏輯[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2.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醫學人類學視野下傣族傳統醫藥的傳承與保護研究”(14BMZ059)階段性成果;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社科類重點項目“傣醫藥傳統文化傳承的人類學研究”(2014Z115 )階段性成果;云南民族醫藥保護與產業發展研究基地重點課題“傣醫外治法的挖掘與整理研究”(JD2015ZD09)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段忠玉(1979-),女,漢族,云南南澗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醫學人類學。 通信作者:陳普(1978-),男,漢族,云南宣威人,高級實驗師。主要從事民族醫藥研究及實驗教學工作。E-mail:chenynkm@126.com
【中圖分類號】R2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08-0007-02
(收稿日期:2016.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