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朔瑋 陳祖琨 郭太品
云南中醫學院,云南 昆明 650200
基于哈尼族醫藥資源的健康服務內涵及其前景研究
張朔瑋陳祖琨*郭太品
云南中醫學院,云南昆明650200
【摘要】哈尼族醫藥為民族醫藥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哈尼族為云南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之一,健康醫藥服務產業對國民經濟的發展逐漸凸顯。筆者從民眾接受度、行業發展、醫療保健、價值效益等方面對基于哈尼族醫藥資源的健康服務業前景進行分析,認為哈尼族醫藥資源醫藥健康產業具有較高的潛力,可進一步深入挖掘,探索產業路徑和模式。
【關鍵詞】哈尼族醫藥;民族醫藥;健康服務產業;前景
哈尼族醫藥是中華民族傳統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哈尼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不斷積累醫藥保健經驗而形成的,為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過重大貢獻,是寶貴的社會資源,對健康服務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探析基于哈尼族醫藥資源的健康服務內涵、優勢特色及其發展前景。
1基于哈尼族醫藥的健康服務闡述
健康服務業以維護和促進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為目標,主要包括醫療服務、健康管理與促進、健康保險以及相關服務,涉及藥品、醫療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產品等支撐產業,覆蓋面廣,產業鏈長。隨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國人越來越關注和重視健康;同時,由于人類疾病譜的改變和老齡化社會的到來,社會對健康產品的總需求急劇增加。2013年,我國健康服務業的規模近2萬億,國務院印發的《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服務業體系,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8萬億元以上。在發達國家,健康服務業已經成為帶動整個國民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而我國健康產業產值僅占國民生產總值的4%~5%,發展潛力巨大[1]。
2013年8月28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研究部署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辦法,明確促發展的重點在增加供給,核心是確保質量,關鍵是靠改革創新[2]。哈尼族醫藥別具特色,內涵豐富,是人類健康知識的寶庫,是珍貴的健康產業資源。基于哈尼族醫藥資源發展健康服務,是以哈尼族醫藥為資源,以現代化的思維發展其文化,形成獨具特色的健康服務內容,并以此為突破點,開拓創新健康服務模式,探索符合地域實情的健康服務業發展途徑。發展基于哈尼族醫藥資源的健康服務,是對哈尼族醫藥文化的繼承和創新,能夠增加服務供給,有助于滿足人民個性化的健康服務需求,尤其是符合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實際情況,對于滿足少數民族民眾的健康需求,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發展基于哈尼族醫藥資源的健康服務,必將帶動民族醫藥資源開發利用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對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2哈尼族醫藥資源健康服務業的前景分析
2.1基于哈尼醫藥資源的健康服務容易為民眾接受隨著疾病譜的變化、老齡社會的到來以及在現代醫藥花費高、化學藥物大量使用帶來毒副作用的壓力下,人們越來越追求回歸自然的健康理念和方法。世界衛生組織強調21世紀的醫學將從疾病醫學向健康醫學發展,更加重視預防、整體治療、個體化治療和生態環境的改善。這與哈尼醫藥所提倡的理念相合。哈尼族傳統哲學認為世界是由天、地和人構成的。人之所以產生疾病是由于人與天、地之間未能自然和諧相處或者三層次間的整體世界被破壞,而導致風、寒、熱、濕等邪氣侵犯人體的各管道,或因先天、后天不足[3]。哈尼族醫學認為自然界中所有的物質均具有藥物的功用,因此,可以利用“有靈”的萬物促進“天人合一”。哈尼族醫學樸素自然、注重“整體和諧”的醫學思想、理論與現代人的健康理念吻合,發展基于哈尼族醫藥資源的健康服務,符合社會的需求,容易為民眾接受,特別易為少數民族地區的民眾所接受。
2.2基于哈尼醫藥資源的健康服務將在行業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孟力等[4]的研究指出,健康服務業存在消費者個性化需求與行業產品及服務供給同質化的矛盾,并且行業內缺乏能提供“整體健康解決方案”,能夠滿足消費者所有健康需求的機構,專業化程度不高;胡精超等[5]的研究認為,由于產品和服務缺乏創新,健康服務機構間形成惡性競爭,普遍利潤低,經營困難;張艷等[6]研究美、日等國的健康產業,認為其發展共同點是成立有代表性的健康服務業企業并逐步發展成自主品牌,從而帶動整體產業的發展,在滿足民眾健康需求的同時促進經濟發展,同時注意品質,加強產品的多元化,注重研發,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可見,我國的健康服務業發展處在初級階段,還沒有形成以人的“個性化健康需求”為目標,關注和圍繞生命的全部過程,能夠系統、完整、連續地解決個人健康問題的服務體系。這樣的服務模式已經落后于市場的要求,無力面對國外成熟機構的競爭。而目前國外資本正加速進入我國健康服務產業,這將帶來巨大挑戰。健康服務業的服務手段以生命技術和生物技術為先導,需要綜合利用多種社會資源[7]。哈尼醫藥是哈尼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在漫長的遷徙及與疾病、自然環境作斗爭的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同時吸納兼容中醫藥學及彝、苗、傣、壯、瑤等民族醫藥的一些理論和方法而形成的,別具特色;是哈尼族人民幾千年來維持生命、促進健康、防治疾病、延年益壽的思想和方法體系。哈尼醫藥植根于民族文化、習俗,蘊藏著寶貴的健康服務資源,其理念深邃,注重“整體和諧”;其健康知識豐富,涵蓋生命全過程;其診療技法別具特色,種類多樣;其治療、保健效果確切有效,深受人民信賴。挖掘利用哈尼族醫藥資源并借鑒到健康服務業發展中來,能夠增加多樣化的、高質量的服務供給,提升服務水平和競爭力;同時,借鑒哈尼族醫藥涵蓋生命全過程的健康知識,不斷拓展行業實踐領域,有助于形成系統、完整、連續的健康服務業體系,促進行業的發展與成熟。
2.3基于哈尼醫藥資源的健康服務將在醫療保健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趙明輝[8]認為健康服務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內容,也是目前服務行業中的薄弱環節;孟力等[4]認為當前健康服務業存在高性價比產品需求與供給價格虛高、質量低下的矛盾,并認為這對健康服務業發展是一種嚴重的阻礙;瞿華等[9]認為當前的服務資源分布不平衡,供求矛盾突出。可見,當前的健康產品性價比不高,存在服務資源分布不均的情況,經濟條件較好的地區容易獲得健康服務,這與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不相吻合。哈尼族醫藥是哈尼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不斷積累和總結經驗形成的,其醫療保健用物多樣且大部份為容易獲得的自然資源;哈尼族臨床診察病所采用的方法較為簡便,即醫生充分運用自身的感官來收集病情資料,在此基礎上辨識病癥。這些特點決定了哈尼醫藥具有簡、便、驗、廉的特點。發展健康服務業,要遵循市場的規律,基于哈尼族醫藥資源打造的健康服務產品簡單有效,方便經濟,容易贏得市場的青睞。社區、農村是健康服務業的大市場,根據社區、農村實際情況,基于哈尼醫藥資源的健康服務業能充分施展其醫療、預防、保健等方面的特色與優勢,從而推動中醫藥下社區、下農村,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水平,消減健康服務資源分布不均的現象,達到《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提出的,到2020年實現人人基本享有中醫服務的目標。
2.4基于哈尼族醫藥資源的健康服務業能夠創造良好的效益首先,當前健康服務業發展處于公眾需求、政策利好的良好環境和機遇中,具有廣闊的市場,潛藏著巨大的社會、經濟價值。其次,發展基于哈尼族醫藥資源的健康服務,其過程本身就是哈尼族醫藥資源的增值過程。它一方面借鑒了前人的優秀成果,減少了研發的投入,節約了成本;另一方面,開發的成果更加符合時代的要求,更具有競爭力,更易產生較大的效益空間。張伯禮等[10]的研究顯示,截至2015年中成藥二次開發模式和關鍵技術在全國得到推廣應用,培育了中藥大品種群,年銷售額過億元的品種約500 個,過10 億元的品種超過50 個;中國制藥工業百強榜上中藥企業約占 1/3,多個中藥企業年銷售超過 100 億元,中藥企業聚集度顯著增強。再者,發展健康服務業,拓展健康服務內容與實踐范圍,需要大量自然、社會資源的參與。任秋鳳[11]的研究認為,發展健康服務業需要建立多種形式的產學研相結合的發展體系;聶聆等[12]認為相關和支持性產業與健康服務業是一種休戚與共的關系。可見,健康服務業強大的發展動力會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健康服務業投資往往是長周期投資,圍繞健康服務業,將會形成一個戰略性的投資體系。這個體系包括研發平臺、人才培養機構、健康消耗資源生產機構等。這些相關產業的發展壯大,也將創造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3結語
發展健康服務業是政府鞏固和擴大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成效,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舉措。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民族醫藥是我國的健康服務資源,是健康產業發展的優勢。基于哈尼族醫藥資源的健康服務研究,是按《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要求,充分發揮中醫藥、民族醫藥特色優勢,運用民族醫藥理念、方法、技術,維護和增進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的活動,主要包括民族醫藥養生、保健、醫療、康復服務,涉及健康養老、民族醫藥文化、健康旅游等相關服務。探索我國,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健康服務業發展路徑,提升全民健康素質、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參考文獻
[1]葉菲菲.健康服務業成為社會經濟發展增長點的探討[J].韶關學院學報,2014,35(3):142-144.
[2]邵律,林宇喬,賀曉燕.國務院政策助推健康服務業[J].上海經濟,2013,(3):38-42.
[3]付開聰,張雪梅,唐學明,等.哈尼族傳統醫藥理論探研[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1,32(6):30-33.
[4]孟力,王黎明,虞冬青,等.透視健康服務業[J].天津經濟,2013,(11):22-29.
[5]胡精超.我國運動健康服務業發展現狀與策略研究[J].安徽體育科技,2014,35(4):23-25.
[6]張艷,王衛紅.美、日等國健康產業的發展經驗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產業研究,2012,(13):64-66.
[7]劉淑紅,陳曉陽,楊同衛.我國健康服務業發展的生命倫理學研究[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4,27(1):108-110.
[8]趙明輝.居民健康消費需求與青島健康服務業發展[J].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學院學報,2014,(3):105-109.
[9]瞿華,夏斐.推動我國健康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J].中國國情國力,2013,(3):46-48.
[10]張伯禮,張俊華.中醫藥現代化研究20年回顧與展望[J].中國中藥雜志,2015,40(17):3331-3334.
[11]任秋鳳,郭航遠.發展健康服務業的探討[J].醫院管理論壇,2013,30(10):8-9.
[12]聶聆,李斌.基于鉆石模型的廣東健康服務業競爭力分析[J].區域經濟,2009,(32):81-82.
基金項目: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課題(JD2014ZD13)。
作者簡介:張朔瑋,男,助教,研究方向:護理教育、民族醫藥。
通信作者:陳祖琨,男,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民族醫藥。
【中圖分類號】R2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08-0009-02
(收稿日期:2016.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