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亞男 孫西慶
1.山東中醫藥大學,山東 濟南 250014;2.山東省中醫院,山東 濟南 250014
?
孫西慶教授治療中風后難治性呃逆驗案一則
單亞男1孫西慶2?
1.山東中醫藥大學,山東濟南250014;2.山東省中醫院,山東濟南250014
【摘要】介紹孫西慶教授從濕熱辨治急性難治性呃遞驗案一則,其定位濕熱居于少陽經腑與陽明腑之間,以柴胡劑和解樞紐,轉旋邪熱外達,腑氣得清。
【關鍵詞】呃逆;濕熱;中風;氣機;驗案
呃逆是一種神經反射活動,其低級中樞位于第3、4節頸髓,膈神經、迷走神經刺激膈肌、肋間肌、喉頭肌等呼吸肌陣發性痙攣、收縮[1]。呃逆輕者偶爾發作,止后無恙,重者頻繁劇烈不能自制。腦卒中急性期,由于病灶刺激呼吸中樞,神經肌肉反射活躍,橫膈膜肌肉痙攣,出現應激性呃逆。膈肌收縮劇烈時可使喉頭肌肉痙攣,甚至呼吸暫停。腦卒中后并發頑固性呃逆如持續48h以上不能緩解,可引起失眠、脫水、電解質紊亂、情緒緊張及煩躁,并加重腦卒中病情,甚者可導致死亡。
山西中醫院教授孫西慶曾治療中風的,體現了其較之的辨論水平,特批復如下:
1病例情況
患者姚某,男,63歲,2015年4月因左側肢體活動不利,加重伴呃逆3天入院?;颊?0天前出現左側肢體活動不利,于當地醫院診斷為“腦梗死”,住院治療好轉后出院。出院后在家中行肢體功能鍛煉時癥狀再次加重,并出現頻發劇烈呃逆,遂入院治療。入院癥見:左側肢體活動不利,言語謇澀,呃逆,呃聲響亮,連續不止,晝夜不停,呃逆嚴重時憋悶不能呼吸、嘔吐??诳?,咽部不適,時咳嗽,咳吐痰涎,納少,眠差,大便黏滯,2至3日一行。面色青,舌紫暗,苔黃膩,左右寸關脈弦滑。患者入院后常規治療基礎上重點治療呃逆?;颊哌滥姹飷?,甚則嘔吐,給予胃復安、鹽酸異丙嗪肌注均未見效。給予針刺百會、攢竹、梁丘、血海、足三里、外關、太沖,針刺一日亦未見收效。遂給予中藥大柴胡湯合旋覆代赭湯加減治療。組方:柴胡10g,白芍15g,枳實20g,大黃10g,黃芩12g,清半夏20g,柿蒂30g,旋覆花15g,黨參15g,厚樸20g,丁香5g,日1劑,水煎服,7劑。 患者服藥2劑即顯效,呃逆已不影響呼吸,嘔吐基本消失,7付后呃逆減大半,無惡心、嘔吐,患者舌苔厚膩,口苦、咽中有痰,更方:溫膽湯加減,組方:黃芩15g,清半夏15g,橘紅20g,茯神30g,竹茹20g,川芎20g,石菖蒲20g,五加皮20g,天麻20g,枳殼30g,桃仁15g,紅花10g,生白術15g,薏苡仁30g,日1劑,水煎服,4劑。服藥4日后患者呃逆已除,左側肢體仍活動不利,舌質紫暗,苔薄,調方以血府逐瘀湯加減,組方如下:柴胡10g,枳殼20g,赤芍10g,當歸12g,川芎20g,白術15g,紅花10g,桃仁15g,桔梗5g,牛膝5g,山楂20g,小茴香10g,日1劑,水煎服,7劑。服藥7劑后,患者恢復良好,面和氣清,未訴不適,出院3月后電話回訪,訴四肢活動自如,左右基本無異。
按語:呃逆,又可稱噦,《靈樞經》言:“六府氣,胃為氣逆噦”,《此事難知·嘔吐噦胃所主各有治平》:“噦屬少陽,無物有聲,乃氣病也”。中焦為氣機升降之樞紐,正常情況下,甲木左升,乙木右降,己土升清,戊土降濁,金氣肅降,若中焦樞紐失運,清氣不升,濁者不降,氣機壅滯上中二焦,氣逆而沖上,遂生呃逆。胃主受盛水谷,甲木乘胃,胃腑之氣郁遏,受盛失職,水谷莫容,腑氣上逆作噦也?;颊唠p寸關弦滑,氣逆甚則不能呼吸,乃氣機壅遏不降所致。
2討論
方用大柴胡湯和解少陽,內瀉熱結,和下并施。少陽主樞,不僅調節氣機升降出入,亦可調節陰陽,陰陽交濟,上下交通則升降有常。方加旋覆、代赭石降氣消痰、散結止嘔,厚樸、枳實、大黃組方小承氣瀉陽明內熱,柿蒂重用配伍小劑丁香寒熱兼濟,降氣止呃,患者呃逆不止,水谷難進,用黨參復健脾胃,益氣生津。痰氣膠固阻礙氣機,與熱邪互結難解,痰去則熱邪有降逆之通路。故全方重用半夏降逆消痰,開泄走下。半夏可治寒嘔、熱嘔以及停飲嘔吐,《本經別錄》半夏“消心腹胸膈痰熱滿結,咳嗽上氣,心下急痛堅痞,時氣嘔逆”[2]。一診方清熱降氣,嘔吐止后水谷納入,胃氣漸復,中焦樞機得以運轉。二診以溫膽湯加減化痰除濕,醒胃開郁,加白術、薏苡仁健脾除濕,治生痰之源,天麻、石菖蒲消風化痰、清利頭目、寬胸利膈,桃仁、枳殼、紅花、川芎行氣活血通絡,全方清熱利濕、豁痰祛瘀,使阻滯胸膈、妨礙氣機升降之結滯得以清除,由此可以見二診方實為一診、三診之過渡。《重訂廣溫熱論》曰:“火屬血分,為實而有物,其所附麗者,非痰即滯,非滯即瘀,非瘀即蟲,但清其火,不去其物,何以奏效,必視其附麗者為何物,而于清火諸方加入取消痰滯瘀積蟲等物,效始能捷?!比\方血府逐瘀湯臨床應用廣泛,亦常用于中風后瘀血阻膈之頑固性呃逆等癥。此處用以行氣活血、祛瘀散結、上開下行,使氣機調和,血脈流暢,經脈調達,不治呃,亦治呃逆。
參考文獻
[1]魏俊杰.腦卒中后呃逆臨床研究進展[J].人民軍醫,2015,58(5):579-581.
[2]張亞春,馮雷,潘曉莉.張仲景運用半夏止嘔論析[J]. 中醫研究,1995,8(5):11-12.
(收稿日期:2015.12.14)
【中圖分類號】R256.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05-0038-01
作者簡介:單亞男,女,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中醫藥治療神經系統疑難病證。
指導老師:孫西慶,男,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 中醫藥治療神經系統疑難病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