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
打翻雞湯的《我們15個》當然不是什么心靈砒霜,它讓虛擬的平頂現實中逼出了真實的自我后,讓我們更珍惜眼前既有的現實。
如果帶著想看勵志故事和喝心靈雞湯的預期,帶著對逃離世俗奔向世外桃源的美好想像,去看騰訊視頻的真人秀節目《我們15個》,你會很失望。因為《我們15個》不是一個迎合你意淫需求、生產夢想和雞湯的節目,恰恰相反,它用殘酷的真實,打翻了一罐罐你過去曾被迷醉了、深陷其中且深信不疑的雞湯。
汪國真詩、讀者隨筆、秋雨散文、于丹哲語構成了這一代人的雞湯思維,將遠方、自然和原始肆意地詩意化、浪漫化,可網友在圍觀《我們15個》這個“理想家園”的過程中,沒有看到雞湯故事中常見的美好戲劇場景,沒有刺激歷險后的歡快、共渡難關后的欣慰、絕處逢生的逆轉、戰勝自然的奇跡、挑戰應戰中激發的巨大人性潛能、意外后的驚喜和驚天動地的浪漫愛情,很多時候看到的是瑣碎、無助、平淡、平庸、俗套、拖沓、莫名其妙的猜忌和無聊的爭吵。一個個有著精英標簽和非凡前情的人,博士,歌手,老板,高管,在鏡頭生活中竟變得那么平庸。平頂上的生活遠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可以隨意在夕陽下發呆,在田園牧歌中沐浴慢生活,在簡單純粹的生活中遠離辦公室政治和社交中的勾心斗角。這里,只不過是換了背景的另一個社會,是我們生活的縮影和復制品。
世外桃源和田園牧歌的那罐雞湯,被《我們15個》實驗所表現出的現實擊得粉碎。所以節目開始后接連有人因失望和情緒崩潰而退出,最初15人中如今只剩1人,留在平頂的人不得不拋棄雞湯熏陶出的幼稚想法,而重新思考對“理想生活方式”的想象。
這場實驗也打破了很多人對自身能力的過高估計,不得不重估自己的能力。平頂生活之前,這些在外面生活得不錯的人,肯定是信心滿滿的,充滿“一定也能在平頂生活得很好”的精英自負。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既然能在外面的世界取得不錯的成就,也一定能經受平頂生活的考驗,在這里證明自己的能力。雞湯不是說了嗎,是金子,在哪里都能發光——可平頂的現實也打翻了這罐雞湯,能人在這里變得集體平庸。那些自以為是的白領,遠離社會后卻在初期集體失能或低能。平頂用殘酷的生活把這些人修理得服服帖帖,你在外面世界的成功,未必證明你有能力,那也許只是一種職業技能,那種技能到了這里可能變得一文不值,當身份清零后你什么都不是,平頂考驗的是你在資源匱乏下應對挑戰、開拓創新、突破障礙、合作共生的生存能力,活在昔日的身份光環下而不腳踏實地應對挑戰,不及時調適好心態和重新審視自身能力局限,只會被平頂世界修理得慘不忍睹。
沉浸于暖乎乎的雞湯文化之中,我們對自己有太多的高估,高估了自己面對困難的心理和生理承受力,高估了自己失去既有社會資本后的自主能力,高估了自己失去現代性物質依賴后的生存能力,高估了自己的潛能、人性的美好和自然帶給人的幸福。它促使我們反思,我們常常不去珍惜自己擁有的東西,卻對得不到的東西充滿美好想象??戳恕段覀?5個》,我們也許會更加珍惜既有的生活,而不再浮躁地迷戀那個雞湯想像中的“理想生活”。
網上流行著各種將“心靈雞湯”惡搞熬成“心靈砒霜”的名句:雖然你胸小,但你臉大啊。長得丑就是病,不然整容醫院為什么叫醫院。沒有外表,誰TM看你內心啊。世上99%的事,都能用錢解決。你未必是人好,你只是沒機會放蕩;哪有什么選擇恐懼癥,還不是因為窮;哪有什么優柔寡斷,還不是因為慫。這些心靈砒霜雖然難聽,卻比雞湯更戳中現實。
打翻雞湯的《我們15個》當然不是什么心靈砒霜,它讓虛擬的平頂現實中逼出了真實的自我后,讓我們更珍惜眼前既有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