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訥河,法國五大主要河道之一,從遠古時期便是一條重要的商道,連接歐洲北部及地中海。古希臘人通過羅訥河,從羅訥河谷北部航行至高盧經商,用葡萄酒換取大量的生活用品。羅訥河沿岸不僅有里昂這樣的時尚美食之都,更是聚集了不少滄桑而精致的歷史遺產:奧朗日古劇院、尼姆競技場、加爾橋、阿維尼翁教皇殿……在河谷的周圍散落著一個個漂亮小鎮和一畝畝的葡萄園。
在法國的東南部,里昂(Lyon)和阿維尼翁(Avignon)之間,分布著羅訥河谷的葡萄園。作為法國第二大葡萄酒法定產區,羅訥河谷的葡萄酒有著更加悠久的歷史。考古表明,早在公元一世紀,隨著羅馬人征服高盧,羅馬人就發現了羅訥河谷兩岸是種植葡萄的寶地,這里成為法國葡萄酒的發源地。古羅馬人在羅訥河谷的北部建造了維埃納城(Vienne),并在羅第丘(C?teR?tie)和埃米塔日(Hermitage)陡峭的坡地上開始了葡萄的種植,1世紀以后,這里成為了當時最好的葡萄酒產地,并外銷到羅馬及海外國家。
羅訥河谷的葡萄園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邊的葡萄園占據了河兩岸的窄坡,南邊則充分伸展,直至阿爾卑斯山和中央高原的峭壁。得益于適宜的氣候(每年日照3200小時),多樣化的風土,羅訥河谷的葡萄園經過幾百年的發展,行銷全球155個國家。
羅訥河谷葡萄產區生產的葡萄酒有90%是紅葡萄酒。如果一定要用一款顏色來形容法國的羅訥河谷,紅色怕是當仁不讓的主角,無論是南法夏日的燦爛陽光,還是著名的歌海娜,西拉和慕和懷特混釀之下泛著紅寶石般誘人色澤的紅葡萄酒,抑或是到了豐收季節,山谷里、坡地上,親自上陣采摘精選果實的葡萄農那一張張緋紅的笑臉,似乎都與動人的紅色息息相關。
在世界上任何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老產區,恐怕都難以感受到像羅訥河谷這樣每時每刻都凝結著創新的激情。這里所說的創新,除了羅訥河谷產區南北兩大地區對于釀酒技藝的不輟探索和耕耘之外,還包含著更為豐富的內容。除了2013年的羅訥河谷葡萄酒時裝設計大賽,2014年的戲劇節,2015年,由法國羅訥河谷葡萄酒行業協會發起首屆《See by Rhone羅訥河谷葡萄酒微視頻創意大賽》,讓參賽學生采用羅訥河谷葡萄酒的靈感以及紅色元素,來表達情感主題——FROM RED TO EMOTION(紅的感染)。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一抹紅色更像是法國羅訥河谷與身俱來的情感符號,平易近人,熱情友好,積極向上。“品位快樂,不能多等一刻”,法國羅訥河谷葡萄酒的生活宣言在這一場場非凡的藝術品鑒之旅上走上中國百姓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