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建民(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云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在時代洪流中彰顯書法藝術價值
文/杜建民(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云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編者按:云南廣大文藝工作者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者座談會上的講話”,對文藝工作的發展如何適應時代的要求進行了深入探討。這里選刊云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當代著名書法家杜建民談學習體會文章,以饗讀者。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深刻闡明了文藝和文藝工作的重大使命,為推動文藝繁榮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廣大書法家和書法工作者都應自覺學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牢記書法創作的職責使命,敢于擔當作為,在時代前進洪流中吹響文藝號角、彰顯書法價值,為人民抒寫抒情抒懷。
要從全局高度審視。每到重大歷史關頭,文化都能感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當前,我們正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是一場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如果沒有文藝的鼓與呼,就沒有中華文化的繁榮興盛,也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因此,贏得這場偉大斗爭,迫切需要文藝和文藝工作發揮重要作用。書法藝術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是社會主義文藝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大書法家和書法工作者要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樣的全局高度來審視書法創作,認清書法藝術的地位和作用,切實擔負起的繁榮中華文化的歷史使命,為全國各族人民克服困難、自強不息、砥礪前行、鑄就輝煌提供強大精神支持。
要從人民需求定向。“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衡量書法藝術的成就、書法工作者的貢獻最終都要看作品。沒有優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熱鬧、再花哨,也只是表面文章,終究要被時代和人民所遺忘?,F在書法界一個很突出的問題就是“浮躁”和“功利”。許多優秀人才成名后裹足不前,難堪大用,許多作品脫離了人民的需求,過度包裝、形式大于內容,甚至出現弄虛作假、曲意迎合的現象。這些現象警示我們,書法藝術決不能在“為了誰”的問題上發生偏差,決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否則就會失去生命力。廣大書法家和書法工作者都應清楚書法藝術的根基在哪里、價值在哪里,牢記創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務,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始終保持定力,靜下心來,精益求精搞創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時代和人民。
要從品行修為提升。文藝是給人以價值引導、精神引領、審美啟迪的,藝術家自身的思想水平、業務水平、道德水平是根本。古往今來,但凡優秀的書法作品,無一不傳播真善美、針砭假丑惡;但凡杰出的書法大家,無不德藝雙馨、德厚流光。彩云之南,云嶺高原雖地處西南邊疆,歷史上書法名家輩出,擔當和尚、周於禮、闞禎兆、錢南園、趙藩、陳榮昌、袁嘉谷、周鐘岳以及近代以來的楚圖南、周善甫、李群杰、黃繼齡、張葦研、尚文等大家不僅為我國書壇奉獻了璀璨的佳作,也為邊疆民族團結進步和文化繁榮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梢哉f這些前輩先賢在各自藝術歷程中所踐行的精神理念和人生修為堪稱風范。今天生活在這個偉大時代的廣大書法家和書法工作者要以前輩名家為榜樣,既不斷提高學識涵養和業務素養,加強藝術訓練和技術磨煉,又注重道德品行、人格修為,增強“鐵肩擔道義”的責任感,養成與時代契合的風范,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正確處理好義利關系,認真嚴肅地考慮創作的社會效果,講品味、重藝德,努力做到言為士則、行為世范。只有經過道德浸潤的書法作品才能響應時代脈搏,贏得人民喜愛和歡迎,一掃頹廢萎靡之風,像高原上清澈的空氣、溫暖的陽光,啟迪思想、溫潤心靈、陶冶情操。
要從具體實踐檢驗。書法藝術不是抽象的符號,擔當道義不是空洞的口號。廣大書法家和書法工作者既要有深刻的理性認識,還要有具體的實踐行動,用實踐檢驗作品、檢驗工作。要懂得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的道理,深入群眾、深入生活、深入實踐,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向生活學習,從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不斷進行生活和藝術的積累。要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把個人對藝術的追求融入國家發展洪流中,融入為社會為人民服務中,創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書法作品,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要求,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