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穆 希
“十三五”·民生憧憬
文/穆希
新的五年,改善民生仍將是云南經濟政策的主軸,讓人民幸福仍將是政府工作的主題。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十三五”規劃的制定和實施,既與云南的長遠可持續發展密不可分,也與每一位云南人的未來福祉息息相關。
毋庸置疑,新的五年,改善民生仍將是云南經濟政策的主軸,讓人民幸福仍將是政府工作的主題。關注社會公平,實現安居樂業,尊重人的價值,“十三五”,云南將進入民生建設的“升級期”。小康,這個穿越無數苦難與輝煌歲月的夢想,也將在5年后真正觸手可及。
為確保到2020年云南省戶籍城鎮化率達到40%左右,“十三五”期間,云南省將實施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實施居住證制度,健全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機制,建立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同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掛鉤機制,建立健全由政府、企業、個人共同參與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等相關配套政策,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年均轉戶94萬人左右,5年累計轉戶470萬人。
“十三五”期間,省教育廳將普及發展學前教育,學前一年毛入園率達到95%,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70%以上;基本實現縣域內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普及發展高中階段教育,推進普通高中多樣、特色發展,逐步分類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雜費,率先從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施普通高中免除學雜費,力爭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0%;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保持高等教育規模合理增長,鼓勵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0%左右;加大對民族地區教育投入力度,改善民族地區學校辦學條件;推進特殊教育穩步發展,基本普及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加快發展繼續教育,基本建成靈活開放的終身教育體系。
完善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制度,健全多繳多得激勵機制,實現職工基礎養老金全省統籌,建立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健全醫療保險穩定可持續籌資和報銷比例調整機制,落實職工退休人員醫保繳費參保政策,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
同時,還將整合城鄉居民醫保政策和經辦管理、積極推進全省城鄉居民醫保統籌、鼓勵發展補充醫療保險和商業健康保險、鼓勵商業保險機構參與醫保經辦、合并實施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
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著力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完善創業扶持政策,鼓勵以創業帶就業,建立面向人人的創業服務平臺。
此外,還將統籌人才資源市場,打破城鄉、地區、行業分割和身份、性別歧視,維護勞動者平等就業權利。加強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支持;促進勞動者自主就業;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和創業引領計劃;帶動青年就業創業;支持農民工群體創業。
“十三五”時期,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發展核心指標是:城鎮新增就業220萬人,實現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50萬人,解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5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發放創業擔保貸款400億元以上,扶持自主創業60萬人;五大社會保險累計參保人數達到5080萬人次;專業技術人才總量達到158萬人,高技能人才總量達到115萬人,人才貢獻率達到22%。
有效調動社會力量參與,采取公建民營、民辦公助、股份制合作、PPP、BOT等方式,落實民辦養老服務機構運營補貼經費、健全惠老優待和服務補貼制度。
同時,加快醫養結合政策制度建設,打破體制分割現狀,破除醫養融合政策障礙,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實現醫養政策有效融合,力爭到2020年,全省社會養老床位數達21萬張以上,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35張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