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新
?
學習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的幾點認識
許新
中央、兵團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的召開,對兵團的工會工作具有劃時代的深遠意義。把學習貫徹落實好中央、兵團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是各級工會組織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準確把握黨中央、習近平總書記對新疆和兵團工作的新要求。工會組織要統一思想、凝聚力量,著眼著力于維護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不斷增強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把各族職工群眾更加緊密地團結凝聚在黨的周圍;主動融入和服務于兵團全面深化改革、“三化”建設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推動兵團更好更快發展;把服務基層、服務職工群眾作為工會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不斷煥發基層工會組織的生機活力,切實把工會建設成為職工群眾信賴的“職工之家”,把工會干部錘煉成聽黨話、跟黨走、職工群眾信賴的“娘家人”。
二、深刻認識當前改革發展形勢對工會工作的新挑戰。工會組織自覺從兵團大局中找準定位、履行職責、展示作為。在兵團全面深化改革、“三化”建設快速推進的新形勢下,工會組織體制、工作機制、活動方式與兵團“調節社會結構、推動文化交流、促進區域協調、優化人口資源”等特殊作用相適應,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必須以新的高度、新的視野、新的思路、新的舉措,積極跟進全面深化改革步伐,奮發有為打牢基層基礎,全力以赴發揮工會組織作用,發揮職代會作用,切實肩負起團結動員百萬職工為更好履行屯墾戍邊使命而奮斗的責任擔當。
三、進一步明確加強兵團基層工會建設的新任務。要把維護社會穩定、維護職工隊伍穩定作為政治責任,把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作為基本職責,推動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別是要推動改善南疆少數民族職工的生產生活條件,為黨政分憂,為職工解難,不斷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維穩戍邊的群眾基礎,切實發揮好“穩定器”作用;要充分利用兵團職工來自五湖四海的優勢,增強“兵”的意識和能力,提高職工隊伍綜合素質,促進各族職工大團結和兵地群眾大融合,影響和帶動周邊地方各族群眾,調節社會結構和人口結構,切實發揮好“大熔爐”作用;要廣泛組織開展職工經濟技術創新活動,大力弘揚兵團精神、勞模精神和老兵精神,發揮好軍墾文化引領風尚、教育職工、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示范作用,推動把兵團打造成為中華文化和現代文明的傳播高地,切實發揮好“示范區”作用。
四、抓好工會組織建設這個前提,夯實強基固本的組織基礎。要按照“組織健全、基礎堅實,運轉順暢、活力增強,干部優良、隊伍有力,職能完善、作用突出”的目標要求,依法與全面深化團場、企業改革同步,以黨建帶工建,確保工會組織機構不撤并、力量不削弱、陣地不減少、資產不流失。要加強團場、企事業單位、非公企業和兩新組織,特別是工業園區、開發區、城鎮、社區的工會組建和會員入會工作,進一步加強對科教文衛和直屬機構工會的分類指導和協調服務,重視加強女職工工作,切實做到健全組織、夯實基礎,突出特色、增強活力,著力推進建會、建制、建家和干部隊伍建設四位一體統籌發展。要按照“會、站、家”一體化工作思路,把組建工會、創辦職工服務(幫扶)中心、建設“職工之家”統一起來,統籌謀劃,同步部署,一體推進,共同考核。
五、抓好職工隊伍建設這個關鍵,打牢維穩戍邊的群眾基礎。在新疆反分裂、反滲透、反暴恐斗爭尖銳復雜的形勢下,各級工會要充分認識新疆反分裂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和尖銳性,教育引導各族職工群眾明辨是非、擦亮眼睛,堅定地站在反對民族分裂斗爭的最前列,堅決同“三股勢力”作斗爭。要充分發揮兵團調節社會結構的特殊作用,加強依法治疆、團結穩疆、長期建疆的宣傳教育,引導各族職工群眾不斷增強“四個認同”、“三個離不開”意識,增進民族團結共識。要發揮兵團準軍事化優勢,組織職工開展全員軍事訓練,增強職工維穩戍邊的看家本領。要立足兵團文化集紅色文化、中原文化、邊疆文化于一體的優勢,廣泛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努力打造各民族凝心聚力的大熔爐。
六、抓好服務職工群眾這個根本,贏得凝心聚力的民意基礎。以勞動就業、技能培訓、收入分配、社會保障、安全衛生等廣大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全力加快健全完善服務職工和維權幫扶工作體系建設。加強各級工會職工服務中心等平臺建設,為職工群眾提供一站式、多樣化的精準服務。以“雙創”為載體,加快兵團職工自主創業示范項目等建設,大力推進職工自營經濟發展,多渠道幫助職工實現多元增收。切實幫助困難職工特別是少數民族職工群眾解決生產生活難題,讓各族職工群眾切身感受到黨的關懷和工會組織的溫暖,用實際行動凝聚民心,擴大工會組織的影響力。
七、抓好作風建設這個保障,樹牢群眾路線的思想基礎。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堅持工作聯系點和工會干部“一幫一”結對幫扶制度等好做法,下移工作重心,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傾斜投入到基層工會,切實解決基層工會工作任務重、人手少、經費不足等實際問題。以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工會為目標,在各級黨委和組織部門的重視支持下,配齊配強各級工會領導班子。要下大力氣分類分層對團場、連隊、社區、企事業單位、非公企業等各級工會主席和工會干部,進行任職培訓和崗位培訓,不斷提高基層工會干部做好工會工作、服務職工群眾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系兵團工會組織部調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