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依 李居英
江西應用科技學院,江西 南昌 330100
?
當前腐敗問題的分析研究
楊 依 李居英
江西應用科技學院,江西 南昌 330100
目前我國正全面大力開展反腐敗斗爭并取得了成效。為了更科學有效的防治腐敗、我們必須對腐敗現象和反腐工作有全面深刻的認識。本文從腐敗定義的界定、腐敗現象的特征、反腐敗策略三個方面對我國當前反腐敗問題做了研究綜述。
腐敗;反腐敗;制度
國際透明組織對腐敗定義為:“公共部門中官員的行為,不論是從事政治事務的官員,還是從事行政管理的公務員,他們通過錯誤地使用公眾委托給他們的權力,使他們自己或親近于他們的人不正當地和非法地富裕起來。”
于風政認為:“腐敗是國家機關和國有企業的公職人員與他人合謀,違反法律和社會公認的行為規范,濫用公共權力和公共資源,為私人和私人小圈子謀取私利或為某一單位、某一行業謀取特殊利益而損害公共利益及其他公民個人利益的行為。”筆者認為,這個定義更適合中國的國情。腐敗現象的產生,是各種構成要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一)腐敗主體、形式多元化
現今腐敗已經成為比較普遍的社會現象,不僅涉及經濟領域,而且在司法領域、政治領域、高校、衛生、個體工商戶等都會有腐敗行為的滲透。腐敗活動已經不再是簡單的追求金錢,而是權力腐敗不斷上升,把金錢與權力、女色等結合一體,向權權交易、權錢交易、權色交易復合發展。此外腐敗還以其他犯罪形式不斷出現比如:黨員道德敗壞事件增多、買官賣官、公費吃喝旅游等。
(二)腐敗手段隱蔽化、智能化
近年來,腐敗分子作案手段越來越隱蔽,常常利用先進的通訊現代化備等高科技手段進行偽造、虛構,反調查能力很強。腐敗分子還經常打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名義,借著“人大代表”、“優秀黨員”、“優秀企業家”、“勞模”等政治資本為掩護實施暗箱操作。體制內的腐敗具有更大的隱蔽性和欺騙性。公眾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體制外腐敗上,而較少關注體制內的腐敗,使得其具有更大的危險性。
(三)腐敗由個案向團伙作案發展、知識文化水平高
現今的腐敗案件往往作案方法隱蔽、策劃細致、作案人員較多、案情復雜,通常一個簡單的案件最終會牽扯到單位的高層管理人員,給反腐敗增加了難度。同時隨著整個國家進步的影響,作案人員日益專業化、高學歷化,知識文化水平高,心理素質提升。有些腐敗分子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處于某個領域的專家、工作中的漏洞進行作案,對其產生的后果有充足的思想準備和相應的對應措施,大大增加了破案的難度和反腐的進度。
(一)健全懲治腐敗的制度、加強對權力的監督
健全制度的完善是反腐工作的基礎,其核心就是增加反腐的科學性。當前我國體制仍存在很多漏洞,為腐敗分子提供了機會。應根據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反腐工作的需要,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消除存在的制度漏洞,在加強制度建設的同時認真執行各項制度。腐敗的實質就是濫用權力,加強對權力的制約與監督是反腐敗的核心問題。它是促進、引導官員正確使用權力、不犯錯誤或少犯錯誤的重要保障。
(二)加大對腐敗的懲治力度
懲治腐敗必須有力從嚴。有學者認為,治理腐敗的重點不在于道德的自律,而在于使用嚴厲的刑法、依法依紀查處腐敗案件。要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對于任何違法違紀行為都必須嚴肅處理;嚴查權權交易、權錢交易、權色交易等案件;嚴查失職瀆職、損害群眾利益、損害國家的案件,加大懲治腐敗犯罪的力度。
(三)重視全面反腐與重點反腐的關聯
反腐工作需從多個角度全面展開,全面反腐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性。科學的反腐制度是腐敗與反腐敗之間博弈的結果,同時也是邊際效益最大的制度。重點反腐就是在有限的反腐條件下,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重點治理,有計劃、有策略的按步驟重點打擊腐敗行為,以最小的投入獲取最大的收益。
(四)加強體制外監督
當前體制外監督在推進改革、防治腐敗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網絡已成為保護社會公眾權益的反腐敗新平臺。因此要加強完善網絡監督監控體系、加強新聞立法工作、完善輿論外部環境的制度建設。濫用權力與民眾權力缺失造成的體制內外監督失衡是當前反腐工作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反腐敗工作不僅需要體制內的自我監督們,也要動員社會的力量構建體制內外監督遏制腐敗的新模式。
[1]李燕凌,吳松江,胡揚名.我國近年來反腐敗問題研究綜述[J].中國行政管理,2011(11):115-118.
[2]李勇.當代中國腐敗問題研究[D].東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
[3]董斌,林輝.腐敗現象的成因與后果:經濟學視角[J].經濟問題探索,2014(12):20-24.
[4]吳忠民.中國轉型期腐敗問題的主要特征分析[J].教學與研究,2014(6):5-13.
[5]姚劍飛.從國家審計結果公告看經濟腐敗的特征及發展趨勢[J].經濟與法,2014.
[6]王世誼.論權力腐敗的多維本質、顯著特征及其成因[J].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14(160).
[7]李中東.我國當前腐敗體系中的制度建設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8]陳東輝.集體腐敗的滋生原因與防治對策[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09(4).
[9]熊光清.當前中國的腐敗問題與反腐敗粗略[J].社會科學研究,2011(5).
D
A
楊依(1987-),女,江西南昌人,江西應用科技學院,助教,研究方向: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