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
強化工作措施實現收結平衡
●本刊評論員
今年以來,全省各地法院新收案件普遍呈現持續大幅增長態勢,審判執行工作壓力進一步加大。面對嚴峻的形勢,省法院分東西兩片召開審判執行工作調度會,專門就化解未結案件、推進收結案均衡進行集中調度部署。
這次的調度會,既查擺問題又立軍令狀,既出汗紅臉又認真把脈,既有目標要求又有路徑方法。會議提出了一個總目標和五個具體目標,明確了化解存案、解決問題的路線圖、任務書和時間表。為實現目標,各級法院應當在以下三個方面強化工作措施。
要進一步推進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建設。訴訟是化解糾紛的重要渠道。但社會矛盾紛繁復雜,僅靠審判資源遠遠不能滿足群眾需求。只有將各類非訴解紛組織和渠道調動起來,發揮對社會矛盾糾紛的分層過濾、化解作用,才能使司法資源集中到需要裁判處理的疑難復雜案件,回歸到解決社會矛盾“最后一道防線”的職能定位,防止案件非理性增長。省法院正在積極推進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地方性立法,并有望在年內通過。各級法院要把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建設作為“份內事”,努力構建形式多樣、運行規范的訴調對接機制,打造“升級版”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使各類糾紛找到最適宜、更便捷的解決途徑,切實減輕審判工作壓力。
要進一步簡化內部辦案程序。程序性是司法工作的重要特點,嚴謹的程序是司法權正確行使的保障。但這不意味著任何案件都千篇一律,只能刻板地“走程序”。事實上,在不違背法律規定、不影響當事人訴訟權利的前提下,當前的內部辦案程序仍有簡化、壓縮的空間,而這也是提高審判效率的重要途徑。要繼續推進繁簡分流,提高簡易程序適用率,在立案、排期、送達、庭審、文書撰寫等各階段,盡可能采取簡便方式。要強化流程管理,加強節點銜接配合,減少卷宗周轉環節,加快案件流轉速度,擠出審理周期中的“水分”。要強化對案件的全程跟蹤和動態管理,把監督管控工作做實、做好、做在前面,確保案件質量“不縮水”。
要進一步緩解案多人少矛盾。“案多人少”是制約法院工作發展的一大難題,過去各級法院也做了一些工作。當前不能單純要求法官加班加點、提高個人結案率。鞭打快牛或可收一時之效,但勢必無法長久。“案多人少”問題,需要結合正在進行的司法體制改革,通過創新工作體制機制破解。要積極爭取黨委政府支持,通過購買社會服務、補充司法輔助人員等途徑增加辦案力量,使法官從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要統籌司法資源,盡可能向審判一線傾斜,積極建立新型審判團隊或法官工作室,充分調動廣大法官的工作積極性。要構建符合信息時代特征的網絡法院,打造各信息子系統協同合作、集中管控的法院信息化應用生態圈,更好地方便法官辦案,減輕法官負擔。
審判執行工作是人民法院的安身立命之本。各級法院要認真落實好省法院的各項工作部署,找差距、找不足、定措施,進一步加大辦案工作力度,不斷提高審判質量和效率,確保順利完成預期目標,圓滿完成全年審判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