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軍
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人民檢察院,湖北 武漢 430200
?
論檢察機關刑法執行指揮權的建構
劉小軍
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人民檢察院,湖北武漢430200
依據現今狀態看,國內的執行監督效果差強人意,出現了刑罰威懾力不足、執行手段過于單一化的現狀,究其原因,是國內刑罰執行指揮制度尚未建立。本文分析了現今檢察機關的憲法定位以及刑事執行監督的缺陷,對檢查機關行使刑罰指揮權的必要性進行全面闡述,并給出合理化建議,希望幫助完善國內的刑罰執行指揮制度。
刑罰執行指揮權;檢察機關;刑罰監督
刑罰執行指揮權是指對檢查機關刑罰執行行為統一指揮的權利,同時若在執行過程中存在不當行為,刑罰執行指揮權也可起到去協調的重要作用。要使我國在中國特色法制建設中嶄露頭角,重新構架刑罰執行的分工體系是實施方法,建立刑法中性指揮權制度則是基本方針。
由法律直接規定的刑罰執行機關,依據法律實施具有法律效力的刑事判處刑罰的司法活動稱為刑罰執行。而所謂的刑罰執行監督,則是指人民檢察院對具有法律效力的刑事裁定、判決進行的法律監督。對罪犯施與的懲罰是否公正公平,衡量的標準不僅僅是依據判處刑罰的輕重,更多的則是能否有效的執行了對其的判處,這更是對受害人或是公眾的一種公平。為了保障法益、對罪犯的犯罪行為進行否定性處罰、攔截繼續實施的犯罪行為,刑罰執行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刑罰執行效果是對法律權威的認可與衡量標準,它能夠體現法律的公正性,保護人民的權益不受侵害。
(一)法律規定存在缺陷
我國有著關于刑罰執行的各類法律法規,但是執行方面依舊存在不少問題。而法律依據不易操作,多數處于原則化、書面化層面。我國現有的法律目前只規定了對刑罰執行活動起到監督作用的權利由檢察機關負承擔但是要以何種方式手段進行監督并沒有明文規定,全國各地的監所檢察部門只能針對各地區的現狀總結摸索出方法,不具有普遍性,且與法律法規沖突的現象也不少見。因此盡快統一刑罰執行監督的法律依據是當前主要的任務之一。正因刑罰執行監督的立法多處于原則化層面,直接導致了監督工作的不順暢,造成了無法可依的監督局面。從當前局面來看,在刑罰執行過程中的權利制約以及程序把控方面,檢察機關所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二)監督效果不明顯
檢察機關監督的局限性直接導致了監督效果不明顯、不理想,其局限性表現在一下幾點:
1.監督力度不足
在監督層面上,并沒有在檢查機關中設立專門的監督矯正機構,取而代之一切監督行為則由監所檢察的相關部門執行。鑒于監所部門的人員匱乏,所以主要的監督形式采用了查看臺賬、審查法律文書以及不限定時期的組織聯合執法檢查等。而矯正監督對象的交接工作成為了監督的重要行徑。正是因此,對于矯正對象的監督很難做到監督全面化,無法全面得知是否存在脫管、漏管的狀況,更無法知曉其平時表現以及日常工作的狀況。
例如檢查機關對于看守所有如下規定:當發生的違法行為嚴重時,或是檢察機關口頭提出糾正整改意見后,看守所未能在七日內糾正的,檢察機關應申請檢察長批準,及時向看守所發出書面通知強制要求整改糾正。在類似的法規中可見,檢察機關用于刑罰執行的監督手法、手段單一化,只有發放違法糾正通知書、檢查公函等數量不足的集幾種監督手段得以實施。從檢察機關的履行職責的范圍來看,對比其各環節的監督職責,不難發現,監督方式十分有限,過于單一化,直接導致監督力度不足、效果不明顯。
2.監督方式被動
檢查機關行使的監督權的方式往往被動,通常發出檢查建議或者糾正違法通知書是在刑罰執行機關已經違法后,雖然有一部分的違法行為可以通過糾正對社會有所彌補,但是也有一部分刑罰執行機關的違法行為是不可補償的,對公眾的危害之大難以彌補,也是不可逆轉的行為。所以這種被動的、具有滯后性的監督方式并不能夠很好的保護人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同時也會使得執行人員全力尋租,更大程度的損害了現行執行體系。
3.監督的威懾力不足
依據現行制度,我國監督執行機關行使權力產生威懾里的方式單一:下發檢查建議、糾正違法通知書并向上級機關抄報,以上述方式督促被指機關執行指揮名命令糾正其違法行為。但是究其根本這種對于威懾力的懼怕源于被指單位對于人力財力物力損失上的懼怕以及對上級單位的畏懼,并沒有從根本上起到威懾作用。從某些層面上來講,現行有關部門的監督權更像是一種向上通報的權利。一旦被指機關對刑罰執行機關的命令不予理會,不對其自身行為進行糾正改正,此時檢察機關并沒有任何強制手段勒令其整頓修改,
長此一來,一些違法行為依然無法被糾正,依舊存在,可能會對社會的長治久安產生威脅。
(一)刑罰執行指揮權的行使部門
刑罰執行指揮權的行使部門應為檢察機關監所檢察部門。作為檢查監度權的延伸,指揮權具有便捷性、有效性以及與其他監督職能的高度統一性。基于以上幾個層面以及法律方面的考慮,刑罰執行指揮權的行使部門應由監所檢察部門來進行行使和實施。
(二)刑罰執行指揮權的行使方式
行使刑法指揮權應向被指機關下發書面文書的方式進行操作更為合適,這樣既可以詳細說指揮行使權被啟用的主要原因,如:各種違法行為以及執法漏洞等,也可以對其進行指導,分析其出現問題的原因以及日后整改避免再犯的措施,原因分析如:法律理解有誤、法律意識淡薄、沒有有所作為等。重點標注被指機關應立刻執行的指揮機關的命令,并標明近期若不做出任何整頓整改,將承擔書面文書中提及的后果。此類似文書應該由檢察長批準,并在緊急情或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可先對被指機關提出口頭命令并強制要求其執行,口頭說明原因,后期的一定時間內再下發正式書面文書。
(三)刑罰執行指揮權的行使對象
在我國,刑罰執行監督采用屬地管轄以及級別管轄,雙管齊下,并成為雙軌制度。依據通常情況下的層及對應的原則,刑罰執行指揮權行使的對象要秉承這一原則,與監所檢察院相應部門管的監督范圍保持一致性。如若發生執行及關間出現了監督行為銜接不順的情況。當面臨這種問題時,應該由基層監察部門向上一級檢察院上報書面原因以及問題概況,申請由上一級部門執行刑法指揮權較為穩妥。
(四)刑罰執行指揮權的糾正機制
如果被指機關對于檢察機關所下發的指揮命令存在異議,可在同級人民檢察院提出復議申請,檢察機關需要對相應的指揮命令進行進一步的合理化復議,如若被指機構依然對同級人民檢察院的判決結果不滿,可向上級人民檢察院再次提出復議申請。而在任命檢察院復議期間,被指機關仍需服從執行檢察機關的指揮命令。
綜上所述,建設刑罰執行指揮權是保障正確執法的有效途徑之一,也是檢察機關所具有的重要職責,當然也是各級檢察機關所面臨緊迫而重要的任務。解決刑罰執行監督問題需要監督權的正確建立,對癥下藥、標本兼治才是正道。因此,先進所需對監督權的認識以及重視程度有待提高,轉變觀念,加強領導,為刑罰執行工作創造一個高校有序的執法環境。
[1]陳家棟.刑罰執行法律監督完善之思考[J].今日南國,2008(12).
[2]趙菊.刑罰執行監督的結構性缺陷及其完善[J].人民檢察,2006.
[3]謝菲.以人權保障為視角完善刑罰執行監督機制[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西部論壇,2008.
[4][日]松尾浩也著.張凌譯.日本刑事訴訟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D926.3
A
2095-4379-(2016)26-0107-02
劉小軍(1971-),男,中央黨校2003級法學研究生,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人民檢察院,研究方向:刑事訴訟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