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帥帥
浙江鑫湖律師事務所,浙江 臺州 318000
?
股東優先購買權對股權轉讓合同效力的影響
葉帥帥
浙江鑫湖律師事務所,浙江臺州318000
在公司股東進行股權轉讓的時候,需要優先考慮其他股東的購買權,股東優先購買權是法律賦予公司股權交易的優先原則,是在股權轉讓人和其他股東之間優先建立股權轉讓合同,要求其能促進股權交易的自由化,保持正常的商法理念,公司管理者和經營者需要明白其所具有的法律效力,做到合法合理的開展,切實保護好公司各方利益。
股東;股權轉讓;合同效力;優先購買權
股東優先購買權是法律賦予公司資本運營上的特殊轉讓權利,它通常是根據公司的制度章程和股權分配來安排購買權的順序。當股權轉讓合同能夠發揮法律效應后,就需要公司董事會召開股東大會,確立股權對外轉讓的法律基礎和股東優先購買的權利基礎。公司其他股東的優先購買權在整個股權轉讓中發揮著限制作用,它體現在公司股權結構的不同階段,發揮著不同的影響。通過股權優先購買權可以平衡公司股權分配制度,它穩定了市場金融秩序,促進了公司股權的再分配和經濟效率的提高,在現代經濟活動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在公司股東進行股權轉讓的時候,需要優先考慮其他股東的購買權,需要認真了解股東優先購買權的內涵,明白其應用的準則,才能更好的確保股權轉讓合同的法律效力。
(一)股東優先購買權的內涵
我國司法部門為了保護公司股東的正當權益,頒布了包括《公司法》、《公司法解釋》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從法律層面規范公司的股權運作,保護正常的經濟活動和金融秩序,而股東優先購買權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條款。在公司股東行使優先購買權時,他相對于公司其他股東而言,他只是享受到股東優先的一種權益,而并非實際經濟上的受益。而對于股東以外的受益人而言,他所限制的只是在股權轉讓過程中的優先級別,而對于股權轉讓的經濟受益則沒有實質性的影響[1]。
(二)股東優先購買權的應用準則
股東優先購買權是法律賦予公司股權交易的優先原則,是在股權轉讓人和其他股東之間優先建立股權轉讓合同,要求其能促進股權交易的自由化,保持正常的商法理念。
第一,股東優先購買權與公司的經濟秩序相互適應。這是公司所有股權活動的第一原則,也是有限責任公司追求股權再分配的核心要素和本質要求。
第二,股東優先購買權應用前提是股權交易的自由。有限責任公司的資本運作過程中,股權操作是個重要的金融杠桿,而國家頒布法律實施股東優先購買權是為了保證公司原始股東的權益,限制股權轉讓的對象、數量、種類和時間,而不是限制股權交易的自由。因此,在合法保護股東優先購買權的同時,不應該過分限制股權交易的自由進行。
第三,股東優先購買權核心理念是正常的商法理念。公司的股權再分配伴隨著公司股權結構的變更和經濟秩序的重組,這就需要在執行股東優先購買權的同時必須要認真考慮金融市場的風險,充分強調股權交易的安全,從而保證整個股權轉讓能夠符合商法的價值取向,規避法律風險,從而避免因為股權對外轉讓而引發的股東優先購買權糾紛,保證有限公司內部和外部的平穩發展。
(一)我國法律法規針對股東優先購買權的認定
在股權轉讓中的股東優先購買權,是法律賦予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在其他股東轉讓股權時所享有的權益,并且允許公司章程對于相關問題制定相應的規定。在《公司法》第七十一條就明確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內部股東轉讓可以不用考慮股東優先購買權,而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出售股權,必須經過股東半數以上同意,當半數以上不同意時,不同意的股東應該優先享有購買轉讓的股權[2]。在《公司法》第七十一條第三款明確了股東行使優先購買權的方法:當公司股東大會同意兩個以上股東申請行使優先購買權的時候,需要相互之間協商購買股權的比例,協商如果未果,董事會按照兩個股東的出資比例行使股權的分配比率。
(二)股權轉讓合同效力的四種認定
根據我國《公司法》和其他法律補充條款,法院裁定股權轉讓合同是否侵害了股東優先購買權,它是依據兩者之間的依存關系作為法律判定的依據,而每位法官對于法理的理解和法例的判定各有不同,也造成了對于股權轉讓合同效力的認定不同。
第一,當股東在股權轉讓合同前,如果依據的是雙方簽訂的《股份出(受)讓協議書》,法官根據《公司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在裁定其不符合股東優先購買權時,就會判定股權轉讓合同無效。
第二,當股東簽署股權轉讓合同后,股權轉讓是對外出售其股權時,其沒有得到董事會和股東大會的同意,股權轉讓合同應該判定為效力待定合同。當股權轉讓是在公司內部的股東之間發生,那么其他股東將不會享有優先購買權。
第三,當股東簽署股權轉讓合同前,轉讓股權的股東沒有經過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同意,故意逃避股東優先購買權,向其他股東隱瞞轉讓股權的行為。那么,法院根據國家相關法律和補充條款,在參考公司股權章程后,會認定股權轉讓合同虛假無效,公司股東不必履行股權變更合同,而公司股權也不會發生變動。
第四,當股東簽署股權轉讓合同后,雖然沒有經過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同意,侵犯了公司其他股東的合法權益。但是,公司股權轉讓人獲得了公司董事會和其他股東的諒解,其也積極履行了公司其他股東的補償措施。在經過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同意后,股權轉讓合同同樣合法有效。
(三)股權轉讓合同引發的股權變動效力
在公司股權轉讓人與非股東受讓人之間履行股權轉讓合同后,就會引發股權變動,而在此過程中需要考慮公司章程、公司其他股東的收益,加強對于非股東受讓人的限制。
第一,股權變動應該滿足公司章程限制。國家鼓勵公司制定相關的公司章程規范股權交易和約束股權人的股權變更,當股權合同生效以后,就需要公司股權轉讓人與非股東受讓人之間進行股權交接和支付股權交接的相關錢款[3]。在此期間,股權變動不僅需要股權出(受)人達成合意,更需要滿足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范圍和操作手法的要求,否則,股權不允許變動。
第二,股權變動應該從股東主張優先購買權開始。國家法律和公司章程主張股東優先購買權,其核心工作就是保證公司股權穩定和經濟秩序穩定,而股權變動就是倡導從股東優先購買權開始,從而保證股權的全部收益能夠收歸優先股權人所有。即使轉讓人與非股東受讓人已經簽收股權轉讓合同,股權變動所包含的收益也應該優先歸屬于優先股權人。
第三,股權變動應該倡導對非股東受讓人的限制。當股權轉讓人在未書面通知公司其他股東,而與非股東受讓人簽收了股權轉讓合同,進而引發股權變動,當其他股東起訴行使優先購買權時,股權變動不受法律保護,公司其他股東享有對于股權變動的撤銷權利。
(一)董事會應書面通知其他股東行使優先購買權
公司股東轉讓其擁有的公司股權時,其就涉及到公司股權的變更和公司金融秩序的重組,如果是公司股東與非股東受讓人進行股權的轉讓,他應該通知董事會,董事會據此召開股東大會,或者以書面通知的方式告之其他股東行使優先購買權。
(二)董事會應詳細告之股權合同的交易條件
在公司股東進行股權交易的時候,公司董事會應該積極參與到股權轉讓合同的制定和執行過程中,切實保護好其他股東的合法權益,董事會應該組織股東大會或者書面通知的方式詳細告訴股權轉讓合同的交易條件,以明確其他股東是否參與同等條件下的股權認購活動中,并貫徹和執行股東優先購買權對于其他股東的權利和義務要求。
公司董事會應該認真履行股權管理的工作,將參與股權交易的人員、其他股東的合理答復期限及優先購買權限在全公司股東中作為公證,允許其他股東在合理期限內給予答復。根據國家法律的有關規定,董事會出于保護股東權益的目的,會敦促股權轉讓人盡快履行權利,當公司其他股東書面通知放棄或者怠于優先購買權時,董事會會積極組織股權轉讓人和非股東受讓人盡快履行股權轉讓合同的相關條款和錢款交易。
(三)行使優先購買權的股東應遵循“同等條件”原則
在董事會書面通知其他股東關于公司股權轉讓的活動后,公司其他股東應該享有股權轉讓知情權、同等條件下的優先購買權,保證公司其他股東能夠在同等條件下,按照協商或者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在股權轉讓過程中,同等條件應該包括轉讓價格、轉讓的股份數量、履行股權轉讓的期限和方式等。它保證了公司其他股東享有轉讓股權的全部優惠條件,與非股東受讓人所享有的購買條件應當同等,這樣才能有助于保護公司股權交易的合法性,也有助于保證公司股權變更的穩定,從而避免由于股權轉讓而造成股東實質損害的情況。
(四)當其他股東未行使優先購買權的,非股東受讓人獲得股權轉讓
公司股權轉讓人通過董事會書面通知其他股東享有優先購買權的合理期限內,其他股東放棄此合法權益的,公司股權轉讓的股東就可以和非股東受讓人簽署股權轉讓合同,并到工商局辦理股權變更登記,其他股東不再申請享有優先購買權。為了保險起見,股權轉讓的股東與非股東受讓人可以簽署《股份出(受)讓協議書》,作為股權轉讓合同的補充條款,請公司其他股東簽署放棄優先購買權的法律文書,從而達到合法變更公司股權的目的。
公司股東在向非股東轉讓公司股權時,需要經過公司其他股東的同意,而其他股東享有優先購買權,這是法律賦予公司股東的合法權益,而公司管理者和經營者需要明白其所具有的法律效力,做到合法合理的開展,切實保護好公司各方利益。
[1]曹興權.股東優先購買權對股權轉讓合同效力的影響[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2(05).
[2]許利平.論股權轉讓中股東優先購買權制度[J].會計之友,2014(10).
[3]羅福生,鄧梅君.侵害股東優先購買權的股權轉讓協議無效[J].人民司法,2014(24).
D922.291.91
A
2095-4379-(2016)26-0124-02
葉帥帥(1986-),女,漢族,浙江臺州人,法學本科,就職于浙江鑫湖律師事務所,研究方向:公司法、合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