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亮
(541006 廣西師范大學 廣西 桂林)
法律視野下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問題探討
王秋亮
(541006廣西師范大學廣西 桂林)
在電子商務交易的過程中第三方支付平臺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對于交易雙方的資金結算與安全保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但是隨著交易的頻繁進行,非金融機構的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境內或境外資金結算,關系到大量資金的安全和社會穩定,與此同時也會帶來一系列的法律問題,因此有必要在此進行探討。
平臺;沉淀資金;犯罪
(一)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使第三方支付平臺應運而生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是比較傳統的交易習慣,商業銀行在傳統的交易習慣中充當“中介人”為交易提供中介服務并且利用自身的獨特地位可以起到經濟杠桿的調控作用。銀行的存在方便了人們金融業務的往來,促進信用貸款的發展,銀行的獨特作用使得其在經濟活動的過程中日趨重要。即使網絡經濟時代,仍然避免不了現實生活中的貨物給付與資金結算等現實問題。正是因為交易過程的虛擬性,買賣雙方都是在和虛擬的對方進行交易,當事人之間可能從未打過交道,卻通過電子商務做起買賣,突破了傳統“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方式 。由于存在履行先后等問題,總有一方先要支付價款或者交付貨物,造成資金與貨物在時空上的分離,雙方當事人都會對此次交易提心吊膽,害怕對方給自己帶來損失,造成財物兩空的情況,任何一方當事人都不愿意先履行自己的合同義務。第三方支付平的出現是順應了時代的發展,解決了之前困惑交易雙方貨物交付與資金支付等問題的存在。
(二)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簡要概述
第三方支付是一種新型的進行資金結算與轉移的平臺,家喻戶曉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有“支付寶”、“微信支付”、“財付通”等。這些支付平臺的操作程序大致如下,以支付寶為例,買方通過電子商務的交易平臺(淘寶網)對自己感興趣的物品進行選擇,通過社交軟件(阿里旺旺)與賣家達成一致,買方通過自己在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注冊的賬號將該筆貨物的款項打入此平臺,此平臺非金融機構,既獨立于交易各方,也獨立于銀行,說的簡單點,此平臺在買賣雙方居中裁判,既不會向買方傾斜也不會向賣方傾斜,對于雙方的交易記錄通過電子數據的方式進行留存,以便更好的解決雙方出現的問題,保障了電子商務的穩定發展。由支付平臺通知賣方錢款已經到位迅速發貨,待買方成功收到賣方的貨物后并且對貨物沒有異議的情況下,由平臺將該筆錢款轉賬至交易對方的賬戶中,這樣的業務流程有助于去除消費者與商家進行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的不穩定因素,雙方雖未打過交道,但是由于此平臺的存在可以使人們放心大膽的交易,讓人們沒有后顧之憂。
(一)沉淀資金、孽息歸屬不明
第三方支付平臺代為保管的資金,只有確定收到貨物后才會將錢款進行結算,在此之前的一段時間,對于留存在平臺中錢款的所有權到底是屬于誰的,法律上還存有爭議以及這筆錢款有無獲得孳息的可能一直留有法律上的空白。從民法的角度上來說,關于貨幣這種特殊的種類物,法律上是有特殊規定的,誰占有即誰所有。買方將錢款打入第三方支付平臺的那一時刻開始,隨即喪失了對該筆財務的所有權。依據《合同法》第396條,部分學者會這樣理解,基于合同的存在使買方與平臺建立起來的一種信任關系,平臺有權利代為使用這筆資金,不過要在買方許可范圍之內,進行一系列的活動需要履行報告的義務。根據《合同法》第367條的規定,筆者認為更符合保管合同關系。對于滯留于第三方支付平臺賬戶而形成的沉淀資金,第三方支付平臺只能暫時代為保管,并不相應取得該資金的所有權,所有權仍然屬于消費者所有。①那么問題來了,由于買賣關系的存在,經過上文的分析,平臺里面的留存資金是屬于消費者的,在此時間段所產生的孳息價值應該怎么樣進行分呢?根據《支付寶服務協議》第五部分支付寶服務使用規則里面的第十二條規則,消費者并不享有時間差所帶來的利息收益。如果第三方支付平臺不向客戶支付孳息,那么孳息去向就只有三種可能:一種是銀行協議提供無息專用存款賬戶;二是銀行占有了該部分孳息;另外是用戶資金產生的孳息被第三方支付機構收取了。②我國相關法律法規也沒有對孳息的歸屬作出明確表示。
(二)利用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的洗錢犯罪
國家目前對于第三方支付平臺監管不太嚴密,這是由于立法的不完善以及監管的程序存在缺陷。第三方支付平臺每天有大量的資金流動,資金的流動速度與監管頻率成反比,一些投機取巧的人看中這一漏洞,利用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洗錢。洗錢罪簡而言之就是通過某種渠道掩蓋非法目的將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把錢洗白。通說認為,“洗錢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包括國家金融管理秩序和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③我國《刑法》第191條規定了此項犯罪,犯罪的主體不單單是自然人,單位也可以是此項罪行的犯罪主體。此項犯罪的犯罪對象形式多樣,條文中明確規定了七種,但是在司法實踐中要通過總則和分則進行綜合把握以及對司法解釋的正確理解,以防止漏放或者錯判。張明楷教授提出的見解是,對收益應該進行擴大解釋,有利于打擊犯罪,不能只計算直接收益也應該計算間接的收益,通過違法犯罪所取得報酬也應計算在內。本罪的行為方式同樣規定在《刑法》第191條,總共有五種。本罪的責任形式為故意(包括間接過意),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掩飾、隱瞞他人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來源和性質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④居心叵測的人利用此平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洗錢的活動當然包括在其中且增長的勢頭迅猛,僅靠自身的力量難以分辨交易的真實目的與資金的去向,其次第三方支付平臺與國外機構也有合作,更為跨國洗錢提供了便利。
(三)涉嫌構成詐騙、盜竊罪等犯罪
非法套現者通過虛假購物的形式,將交易資金由信用卡賬戶匯入第三方虛擬賬戶,賣方獲得買方支付的貨款后從銀行取現,再返還給買方,整個過程并沒有真實的貨物交易。⑤有些是用戶手機號被人惡意復制之后,余額寶密碼通過新手機被更新,然后資金被盜取。⑥盜竊罪和詐騙罪是比較常見的犯罪類型,他們之間的共同點是使用非暴力的行為侵犯了公私財產的所有權。第三方支付平臺之所以能贏得大眾的喜愛就是因為它的方便快捷,在認證上容易不像傳統銀行那樣必須到門店去辦理,在支付程序上幾乎可以做到一鍵付款。
(四)涉嫌構成非法經營罪
從法律的角度上來講,平臺并不是一個金融機構,因此也沒有強制規定它付息的義務。留存在平臺的資金雖說屬于消費者,也肯定會帶來些許的利益,但是消費者是不能享受到利益增值帶來的好處,余額寶的出現正是看到了這種情況的存在,聯合支付寶推出這一項功能,將散置在平臺的錢款進行購買基金的一系列活動,但是這絲毫不會影響到消費者網上購物的結算,可以直接將余額寶里面的錢款進行提現結算。盡管第三方支付平臺一直對外宣稱提供的是一種“信用中介服務”,但是實際上第三方支付平臺與天弘基金合作參與證券經紀業務,依據《商業銀行法》第二、三條規定經營這些業務應具相應的資質并且還要經過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準,但是第三方支付平臺卻突破這一限制,處在法律邊緣的灰色地帶。筆者認為,根據《刑法》第225條第三款,這種行為已經涉嫌了非法經營罪。既然支付寶和天弘基金之間達成了合作的意向并且推出了余額寶,就不能簡單的將他們之間的關系分割起來看待,他們經營的業務沒有得到相關機構的批準,他們共同實施了刑法上的違法行為,是可以通過此項罪名追究相關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一)確定市場準入條件,明確法律地位
筆者認為,平臺應該在法律上得到肯定,意思是說法律需要對平臺的業務范圍進行明確,通過法律設定平臺的準入條件,讓平臺和消費者雙方都明白平臺到底可以做些什么,不可以做些什么。只有界限清楚了,才可以落實責任的承擔。在征求意見稿第二條,將平臺認定為清算組織,筆者認為這是對以前平臺進行部分金融業務的明確。傳統銀行有著自身的獨特價值,這是平臺所代替不了的。平臺自身并沒有獨立的充值業務,還得依靠傳統銀行進行資金的轉移與交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平臺補充并延伸了銀行的功能。征求意見稿第十四條規定做出了對平臺資金的限定,算是對市場準入的一個硬性指標,但是還不夠全面,單單只憑借資金來分辨眾多平臺的好壞實非易事,況且每個平臺都有著各自龐大的用戶群。相關部門要做的更為細致,除了審查資金準入問題外還要審查用戶的規模,在第三方支付平臺設定一個平均值,低于這個平均值的企業不予以準入市場。對于資金的管理和運營風險評估,以及金融風險發生時是否有切實可行的應急預案等,都要進行嚴格的審查。
(二)完善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監管
首先,根據征求意見稿第26條來看,平臺是代替不了金融機構的,也不可能可能成為金融機構,但是在辦理業務過程中會涉及到大量的資金轉移與貯存問題,為了防止風險的發生,筆者覺得第三方支付機構可以效仿存款準備金的模式,每個第三方支付平臺肯定會有一個銀行賬戶,第三方支付平臺向其開戶銀行對部分資金進行留存,如果平臺發生了意外的風險,根據雙方的約定其開戶的銀行可以對該筆資金進行管控,禁止任何情況的肆意挪用,盡力將損失降到最低。其次,筆者認為應該嘗試在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下建立一個專門負責清算組織的業務活動及其風險狀況進行非現場監管,組織監督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評價清算組織的風險狀況的一個監督核查小組。
(三)防控犯罪的刑法規制
借助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違法犯罪,是因為犯罪成本比較低、實施起來較為容易、隱蔽性強。此類犯罪涉及面廣泛嚴重破壞了國家的管理制度,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應當予以打擊。盡管此類犯罪的構成要件與傳統的犯罪構成要件存在差別,通過總則和分則的把握,仍然可以懲處這類犯罪。對于當前,部分第三方支付平臺所經營的部分業務,處在法律的邊緣地帶,一直在打擦邊球,對于這種情況,刑法不應過多的干預,行政機關依照法律進行監管也應符合比例原則,以教育和引導為主,以處罰和禁止為輔,為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發展留出必要的機會和發展空間。
第三方支付機構應該履行自己的義務,必須全方位監管買賣雙方的資金走向,記錄雙方的交易信息以及個人信息。同時也要注意自己內部的法律監管,由于第三方支付平臺有大量的沉淀資金,注意防止內部人員對該筆資金非法挪用或者占用,因為這些是觸犯《刑法》中有關財產犯罪規定的,可以依盜竊罪、詐騙罪、職務侵占罪、挪用資金罪等進行處罰。第三方支付機構要嚴格履行防范相關犯罪的法定報告義務,及時將違法犯罪情況傳遞給司法機關。如果第三方支付平臺包庇或者是縱容犯罪,導致公私財產的損失,造成了社會危害性,根據《刑法》的有關規定是可以追究單位和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或者其他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注釋:
①張春燕.第三方支付平臺沉淀資金及利息之法律權屬初探——以支付寶為樣本[J].河北法學,2011(3):81.
②人行曲靖中心支行金融法制課題組.第三方支付平臺法律問題研究[J].時代金融,2011(8):113.
③王作富.刑法分則實務研究(上)[М].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10:546.
④張明楷.刑法學[М].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702.
⑤黃璟宜.論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法律監管[J].南方論刊,2010(3):46.
⑥劉憲權.論互聯網金融刑法規制的“兩面性”[J].法學家,2014(5):82.
[1]鐘志勇.網上支付中的法律問題研究[М].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2]高富平.在線交易法律規制研究報告[М].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3]王蜀黔.電子支付法律問題研究[М].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5.
[4]張寬海.網上支付與結算[М].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
[5]龔培華,陳海燕.第三方支付平臺中的犯罪問題與法律對策[J].上海政法學院學報,2010,25(1).
[6]于健寧.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J].人民論壇,2014(8).
王秋亮(1992.12~),男,漢族,天津人,碩士,主要從事訴訟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