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嫚婷 陳望軍
甘肅政法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
淺析皮革品痕跡的提取及相關問題研究
吉嫚婷陳望軍
甘肅政法學院,甘肅蘭州730070
隨著犯罪嫌疑人作案手段越來越智能化,偽裝現場、破壞現場、不留指紋現場也越來越多。而皮革制品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因此在犯罪現場往往會留下皮革品痕跡。皮革品痕跡具有多樣性、特定性、穩定性、反映性等特點,通過對皮革制品的痕跡分類,系統歸納了各類皮革品痕跡的形成、發現、提取的有效方法。
皮革品;痕跡
前面介紹的皮革的一般分類,是制革、皮革加工等相關行業普遍采用的,而現實中往往還會遇到不少人造革和再生革制品。為了全面、系統地研究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皮革”及其制品的花紋特征,為皮革品痕跡的檢驗打下扎實的基礎,我們對所有皮革從痕跡學角度進行了重新分類。
根據痕跡的反映性,皮革品痕跡的特征是由皮革及皮革品的特征所決定的。皮革及皮革品的特征與原皮料的種類狀況、制革的工藝流程、成品的加工過程以及皮革品的使用情況等有著直接的關系。所以,研究皮革品痕跡的特征,必須要先掌握皮革及皮革品的特征。痕跡學中,對紡織品等一類痕跡有了比較系統的介紹。與之相比較,皮革品的特征更為豐富多樣,形成的過程更為復雜。
(一)多樣性
一是指生皮的種類很多,理論上所有的皮都可以做出皮革;多樣,也帶來皮革的性狀、成色和多種物理屬性的不同;三是皮革的原料成分多樣,除了天然革,還有利用天然膠原纖維與化學黏合劑制成的再生革,而且還在日益發展;四是皮面的加運粒面革、修面革和各種各樣的飾面革;五是皮革花紋類型多樣,大類型有自然花紋、象形花紋和規則花紋,其中自然花紋又分為粒點型、皮紋型、鱗狀型、斑紋型、毛孔型等,并且每種小類花紋還可以繼續細分更小的類型;六是皮革用途廣泛,皮革鋪品種類繁多;另外,皮革品形成的痕跡也是多種耋樣的。
(二)特定性
它的含義是各種天然粒面革具有皮革所特有的各i類型的固有花紋(其形成在前面已作過介紹),這些l有花紋是特定的,是除其自身以外的其他任何客體所:能重復出現的;對飾面革,盡管其皮面花紋系人工加而成的,但就其制品而言,經裁切、加工成品后,就在著“定位特征”,即花紋特征與加工特征之間的關i 定位特征同樣具有特定性,正像沖切底鞋鞋底花紋樣;特定性還包括生皮、革、革制品在不同時期產生其他各種各樣的特征,這些也都有自身的特殊性。犄性是皮革品痕跡同一認定的基礎。
(三)穩定性
人類的指紋具有終身不變的基本特點。指紋系由真皮乳頭層所決定,比較人與動物皮膚的組織構造,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其真皮層的化學組分主要是膠原蛋白,構造上是膠原纖維構成的乳頭層和網狀層。毫無疑問,動物真皮層的纖維編織也具有穩定性。進一步研究認為,指紋在人生長過程中,不變的是特征的這種分布關系。對皮革花紋而言,動物的這種生長已經停止,而且由于鞣質作用,原本具有一定彈性的這種纖維編織,彈性大為降低,結構更加穩定;對于飾面革,不管是天然革、再生革、人造革,這種花紋都是壓制而成的,無疑是穩定的。另外,皮革還有較好的伸展性,多數情況下不易卷曲起皺,哪怕像手套一類的皮革品反映出的痕跡局部也是很穩定的。所以,皮革制品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合反復接觸、多次反映,均能形成一致的皮革花紋痕跡。只有在某些鱗狀型花紋中的鱗衣、鱗葉,它們的穩定性相對較差,因為它們都有一定的活動余地,但這種變化也是具有一定范圍的。
(四)反映性
皮革花紋具有立體形狀,所以皮革品在接觸可塑客體時,或者黏附有色物質時,能較好地形成痕跡;制革工藝流程中不可或缺的皮面涂飾層的存在,使皮革表面就有-定程度的黏性存在;皮革的特性決定了皮革在水包括發現現場以外一切有利用價值的皮革品痕跡。
(—)尋找、發現皮革品痕跡的重點部位
一般情況下,皮革品多被犯罪嫌疑人用于穿著,如衣褲、手套、鞋帽等;有的也作為用具帶人現場,如各種箱包、刀鞘、手機套及某些局部出現皮革花紋的器械。所以,尋找皮革品痕跡,除了注意以下一些重點部位外,還應該根據不同的用途去發現。
1.犯罪嫌疑人來去的路線上。例如,潮濕地面的立體痕跡;攀爬過程中形成的灰塵痕跡、微量痕跡;撞門時形成肩部、手臂部的皮衣痕跡等。
2.中心現場。例如,血液等有色物質形成的痕跡;搏斗過程中形成的立體或平面痕跡、皮革品的脫落物、微量附著物;移動、翻動物品上的痕跡;茶杯等觸動過的物品上的皮手套痕跡;犯罪嫌疑人攜帶或帶離現場的箱包、皮帶類物品擺放、懸掛過的位置;現場遺留物等。
3.犯罪嫌疑人伺機作案,潛伏藏身的地方。包括犯罪嫌疑人遺棄的使用過的物品上。
還應注意的是,有時還可能是現場的一些皮革品(如沙發、汽車坐墊等)在一定條件下留在了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物品上。特定案情條件下,有時需要注意在皮制錢包、公文包內部的一些物品上的皮革痕跡;皮革封面的記錄簿、相冊的相鄰文件物品上的皮革痕跡等。
(二)尋找、發現皮革品痕跡的方法
一般情況下,形成痕跡的造痕客體、承痕客體和作用力三要素中,作用力越大,形成的痕跡越不易祓破壞。而皮革品痕跡的形成,作用力一般多相對包內部的一些物品上的皮革痕跡;皮革封面的記錄簿、相冊的相鄰文件物品上的皮革痕跡等。
1.粉末顯現法
粉末顯現法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普通的磁性粉就能達到良好的效果。無論是汗垢、油脂、上光劑單獨形成,還是混合形成,粉末法顯現都同樣有效。對紙張等滲透性客體上的皮革品痕跡,需要及時顯現。
2.熒光粉末顯現法
對于汗垢、油脂、上光劑等物質形成的皮革品痕跡,也可以用熒光粉末顯現,在多波段光源的激發下可以提高顯現的靈敏度,消除底色反差。
3.短波紫外反射顯現
某些特定的客體,如玻璃、陶瓷、搪瓷、照片等,它們對254nm的短波紫外光有強烈的吸收作用。當254nm的短波紫外光照射在這些客體上時,表面只存在定向反射光,沒有漫反射光。灰塵對短波紫外光沒有吸收作用,能將短波紫外光沿各個方向反射出去。當這些特定的客體上存在灰塵皮革品痕跡時,用短波紫外光從適當角度照射,通過紫外觀察系統即可顯現。
4.碘熏法
皮革品表面與人體(人手)接觸留下的汗垢,以及長期使用中接觸、黏附的各種油脂類物質,這些物質形成的皮革品痕跡用碘熏法顯現也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具體方法是將留有皮革品痕跡的客體直接放入碘箱中冷熏,一般1分鐘左右即可顯現出痕跡。實驗中,我們又將碘熏法顯出的痕跡用淀粉溶液染色,可進一步加強痕跡與客體之間的反差。
[1]張建強,曾慶龍.基層痕跡檢驗工作現狀與對策分析[J].福建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
D923
A
2095-4379-(2016)26-0151-02
吉嫚婷(1994-),女,漢族,甘肅政法學院,研究方向:訴訟法學(物證技術方向);陳望軍(1993-),男,漢族,甘肅政法學院,研究方向:訴訟法學(物證技術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