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依曼·艾尼瓦爾
新疆財經大學法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
安全的網絡環境是我們的網絡“人權”
艾依曼·艾尼瓦爾
新疆財經大學法學院,新疆烏魯木齊830000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及網絡虛擬經濟的蓬勃發展,個人信息的采集成為在商業領域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網絡技術為個人信息的采集和快速傳播提供了快捷的平臺。這些公民個人信息的商業價值在互聯網環境中被迅速共享,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加大了暴露公民隱私,侵犯個人權利的可能性。
網絡安全;人權;網絡詐騙;網絡安全法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及網絡虛擬經濟的蓬勃發展,個人信息的采集成為在商業領域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網絡技術為個人信息的采集和快速傳播提供了快捷的平臺。這些公民個人信息的商業價值在互聯網環境中被迅速共享,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加大了暴露公民隱私,侵犯個人權利的可能性。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33次調查顯示,手機網民規模達5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5.8%,中國網民絕對數量已經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近一年來,我國網民因垃圾信息、詐騙信息、個人信息泄露等遭受的經濟損失為人均133元,同比增加9元。近日國家核心媒體紛紛報道的“臺灣電信詐騙集團”通過短信,電話等間接利用互聯網的方式實施的詐騙行為尚不在此次調查范圍內,倘若公布中國大陸公民的個人財產損失,恐怕更加觸目驚心。和傳統環境相比我們在互聯網環境下個人權利受到攻擊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嚴重的網絡安全問題使國家不得不提出解決方案,也引起了我們對大規模信息泄露背后深層原因的思考。拋開技術原因、政治原因,公民道德素質以及政府監管責任等問題,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當前相關法律規范模糊導致違法成本過低守法成本太高,導致很多不法分子鋌而走險。造成我國網絡安全不良現狀的原因有很多,筆者根據當前情況總結大致有以下幾點:
(一)互聯網產業在我們國家屬于新興產業的范疇,法律和監管的滯后性導致目前保護網絡數據信息方面處在“無法可依”的尷尬境地。甚至公民的身份證號碼,電話,個人財產信息,車主信息,股民信息以非常低廉的價格公開在海量信息網站等平臺出售。同時由于網絡的虛擬性以及絕大多數網民專業知識的缺乏,公民的個人人格權利因非法外泄而受到侵害以后難以維權。在立法方面,首先管轄問題沒有明確的規則,同時追責主體也不甚明晰。其次部分傳統法律行為在互聯網方式下進行導致定性不明晰,同時公民受到不法侵害后取證困難。
(二)網絡虛假信息審查制度不完善,網絡謠言泛濫。我們審查網絡言論信息就是為了維護社會秩序,保護公民的名譽權,隱私權等合法權益。網絡虛假信息的界定問題,以現有法律法規為依據來表述可以歸納為:沒有事實依據,傳播者惡意虛構或捏造,損害了他人合法權益或者破壞了社會正常生活秩序。當前我們國家正處在政治體制和經濟發展模式全面改革的關鍵時期,在這種國家整體“轉身”的過程中,新興事物與各種舊的傳統模式之間沖突摩擦難以避免,互聯網以及衍生出來的各種新媒體作為影響更廣傳播更快的輿論平臺,各種熱點問題迅速發酵。我國民眾整體綜合素質參差不齊,一些局部的負面事件在具有復雜背景的反動勢力操縱下掀起了較大的輿論風波。
(三)網絡財產詐騙犯罪日益猖獗。有數據顯示,截止到2015年底,通過網絡釣魚方式對用戶的侵害案例遠遠超過木馬病毒成為網絡安全的頭號殺手,嚴重威脅網民的個人信息和財產安全,2015年全年中國大陸網絡詐騙損失額的70%因網絡釣魚。不僅如此,釣魚網站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騙取用戶財產的案件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比如發送詐騙短信,用戶點擊鏈接就掉入詐騙陷阱,甚至通過免費共享wifi的形式套取用戶資料。與此同時釣魚網站結合傳統的木馬病毒侵害方式,逐漸形成完整的黑色產業鏈,即源代碼編寫、銷售、建立假銀行、假網站、實施釣魚欺詐、騙錢。甚至通過短信電話的方式把一些不使用互聯網的公民也納入詐騙范圍。
(一)我國的網絡安全立法方面首先應當明確監管責任主體,應建立政府與互聯網行業自律相結合的監督機制,同時明確責任邊界。在宏觀層面,立法規定可能將涉及到獲取公民的數據信息的存儲服務器必須設立在境內,防止通過跨境操作規避法律。
(二)關于網絡謠言監管方面首先要落實網絡實名制,在國內影響力較大的主要論壇,網站,游戲軟件,微信等新媒體嚴格執行。積極發揮政府監管職能作用,建立強大的網絡過濾系統,在源頭上清理虛假的違法信息。立法上盡快制定針對散布網絡謠言的相關法律法規,做到立法精細化,根據謠言的社會影響,散布者的主觀惡性,以及對事實的虛構程度進行區分處理。法律上明確政府和媒體的輿論指引作用,落實熱點網絡言論的核實責任。加強對網民的教育指引,通過互聯網新形勢下對教育的創新,提高民眾整體素質,明辨
是非區分謠言和事實,促使“謠言止于智者”。
(三)鑒于網絡釣魚已經成為全世界網絡安全的重大威脅,它的傳播范圍已經超越國界。因此筆者建議國家在執法方面加強國際合作,建立互聯網模式的網絡犯罪防御體系,打擊利用境外服務器對我國公民進行詐騙的犯罪行為。加強互聯網犯罪偵查能力建設,落實管理責任,成立專門的網絡公安警察隊伍,培養一批專業化技術人才。加強公民的網絡安全意識教育,尤其是對青少年和老年人,杜絕貪小便宜的僥幸心理,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識,引導公眾正常理性的消費理財觀念。一旦上當受騙,應當有法律意識,第一時間報警同時進行證據保存,以便公安機關及時偵破案件,不讓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機。
我們國家歷史上第一部《網絡安全法》草案于2016年6月27日正式提交二次審議,對于當前日益嚴峻的網絡安全狀況來說,本部法律可以稱作“及時雨”。本次立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應對“互聯網+”形勢下的網絡安全挑戰,本部草案中亦有諸多令人拍案叫好的立法亮點,比如:在特定場合對公民個人數據匿名化處理,承認網絡虛擬財產的合法性并明確其在《物權法》中的地位,與此同時《個人信息隱私保護法》和《電信法》也在立法過程當中,我國首個“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也在日前正式成立。
中西方法學理論對于“人權”的定義有諸多不同,在同一個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人權”的內涵也有諸多爭議,針對西方國家利用邊疆地區的不穩定因素對我國人權問題的攻擊,筆者比較贊同生存權和發展權是最基本的人權的觀點,在追求所謂“自由”“平等”的道路上,安全穩定的國內生活環境無疑是人格權利的基石。當前,新疆等邊疆地區的分裂勢力尤其猖獗,“互聯網”是把雙刃劍,此時成為他們宣傳破壞國家統一的有力工具。與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分子的斗爭已經上升到網絡層面,我們更應該加固網絡思想宣傳的陣地,針對不穩定地區進行網絡環境凈化工作,加強核心價值觀的思想文化宣傳,利用好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產業,插上互聯網的翅膀,加強同內地的交流,讓恐怖主義和分裂勢力無處藏身。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Z].2004.1.
[2]霍長林.我國網絡環境下個人信息刑法保護的不足與完善[J].法律事務,2002.6:57-59.
D922.1
A
2095-4379-(2016)26-0160-02
艾依曼·艾尼瓦爾(1978-),女,碩士,新疆財經大學法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