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慧
河北經貿大學,河北 石家莊 050061
淺析法官獨立審判的實現條件
鄭慧
河北經貿大學,河北石家莊050061
摘要:公平,公正,正義一直是司法的目的所在,我國目前正處于司法體制改革的重要時期,我國也正處于重要的社會轉型時期,互聯網迅猛發展,隨著公眾法律意識的提高,輿論、媒體、公眾的情感變化有一種不斷干預和影響法官獨立審判的趨勢,法律賦予法官的自由裁量權,法官的職業素養以及價值觀念將影響案件的真實走向。
關鍵詞:司法體制改革;輿論;法官職業素養
司法獨立被公認,法官獨立審判被公認,司法需權威也被公認,但是司法權威做到幾分。堅持依法治國,追求公平正義,堅持法官獨立審判,這不僅僅是理論和意識上的進步,重要的是需要制度上的設計。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借鑒西方法官獨立審判條件的經驗和措施,探討我國法官獨立審判的實現條件及其阻礙。吸收和借鑒是最好的學習方法,我國的法治路程也不斷吸收和借鑒,但是本土化才是終極路程。本文主要從社會輿論干預法官獨立審判、法官精英化這兩個有代表性的觀點來探討法官獨立審判的實現條件。
一、社會輿論干預法官獨立審判
(一)法官裁判需要建立在理性論證基礎上
弗里德曼曾言裁定意味著在其領域中不受約束的權力,換言之意味著法官在裁判過程中不受法律之外權力的干擾。同時法官的裁判權也需要予以保證。
羅伯特.阿列克西所著的《法律論證理論》中提出推理可規范法官的理性裁判,社會輿論是法院審判中法官自由裁量的一種考慮因素。法官被法律賦予一定的自由裁量權,法官具有一定的解釋和運用法律的能力,法官具有自己的價值觀,但會受到公眾價值觀的引導,司法尤其是判決書應當符合民意一度影響著法官的客觀價值判斷,法律不同于民眾常識,法官需要培養獨立的法官思維,具有獨立的理性論證思維,培養獨立的法治思維。
(二)維護司法公正必須堅持正當的法律推理
國內的學者對社會輿論干預法官獨立審判,有獨立的研究。這些研究集中于各種法學著作、期刊中。陳雨清、張學文的《社會輿論干預下的法官獨立審判權》通過對內在法律邏輯進行分析探究社會輿論對法院獨立審判權造成的影響,發現維護司法公正必須堅持正當的法律推理,排除社會輿論對法院審判的干預,堅持法院審判的獨立性。堅持法院的獨立審判,同時強調正當的法律推理,規范和保障法院審判。
二、法官精英化
(一)審判獨立
西方“司法獨立”核心構成要素是審判獨立。“獨立審判”的主體是法院,而“審判獨立”的主體是法官。在西方,“法官治院”,是確立法官獨斷的不受任何領導、管理、監督的審判和審判權的保障。西方法官的高薪養職明顯不同于我國法官的待遇。這既給予了法官的地位,又從經濟上保障法官的審判獨立性,減少賄賂的風險。波斯納的《法理學問題》中提出法官的選撥模式的改進有助于建立與司法獨立相適應的高素質的審判人員隊伍,有利于實現法官的精英化。
(二)獨立審判
“獨立審判”的主體是法院,隨著司法活動的進行,獨立審判不僅要求法院獨立審判,更是對法官的審判能力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學者在《法理學專題研究》中提出建立高素質的審判人員隊伍須實現法官的精英化。首先要改革我國法官的選拔模式,改革我國法官的培養選撥,需考慮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正規的大學本科教育階段;第二個階段,從事律師實務階段;第三個階段,要想從事法官職業,經過規定年限的律師職業生涯,還要參加一次全國性的法官資格統一考試,再次進行篩選。同時強調確立法官獨立審判的根本理念,并且要確立法官獨立審判制度,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國的法官獨立體制要建立獨立的司法預算和編制體制,逐步取消請示制度,取消審判委員會制度,改革合議制完善法官的選任和培養制度。必須以專司審判為職業,國家和社會也要保障法官能夠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業權力,不得要求法官從事其職責范圍以外的事情,不得干預法官的正當審判活動。
三、對于國內外法官獨立審判實現條件的觀點的思考
(一)本土化
其實西方學者和國內學者關于社會輿論干預法官獨立審判的論述,有很多相似的觀點,只是各國的國情不同,各個國家施行法律的時間長短不同,各個國家關于社會輿論干預法院獨立審判的法律制度、法律配套設施制度的建設有所不同。西方實行法治的歷史較長,西方關于這方面的著作比不僅豐富而且內涵比較深入,經典觀點對正處于司法體制改革的法官獨立審判有一定借鑒作用,但本土化才是最終之路。
國內學者基于本國國情對社會輿論干預法官獨立具有獨立的研究,而且強調獨立審判的重要性,明確指出法律推理應規范和保障法律審判的獨立性,并且以李昌奎案子論述法律推理的重要性,目前社會輿論會干預法官的審判,學者完全站在我國的國情之下提出媒體自由與公正審判是現代社會追求的兩大目標的。并且借鑒了英國和美國為確保媒體自由和公正審判的措施。
(二)法官選撥模式
我國的“獨立審判”與西方國家的“審判獨立”是不同的。在當前司法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公眾對司法的需求要求法官具有更高的職業素養,法官的精英化是其司法能力提高的途徑之一。英美法系,以及日本關于法官的選撥模式各自有自己的特點,但是英美法系的做法更符合中國的情況,日本的模式有自己的特點,它可以使法律職業的從業人員標準統一,但在中國短時間內不能實現,并且目前我國法官的地位并不是很高,大學畢業生一般并不想進研修所實習,而是想盡快就業。
國內學者田寶會在《法理學專題研究》書中關于法官獨立審判的實現條件的研究涉及的方面比較廣,而且適合中國國情,為我國的司法改革提供了一些有力的建議。尤其關于確立法官獨立審判的根本理念和根本制度非常符合中國國情,建立獨立的司法預算和編制體制我國目前需要不斷的改革。關于法官的培養模式,學者的觀點精辟,但同時這種培養模式的改革恐怕需要特別長的時間。建設高素質法治專門隊伍,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加強立法隊伍,行政執法隊伍,司法隊伍建設完全符合黨的政策,符合黨的理念,符合我國的基本國情,我國地域遼闊,各個地區的實行情況各有不同,如果能從各地提出一個有力的辦法將會使論述更加全面。
四、關于我國法官獨立審判的實現條件的展望
當前司法體制改革的背景下,追求公正依然是司法目的,司法權威也是司法有效實施的保證,法院行使司法權,法官具體執行司法權。司法即要求法官具有一定的獨立審判權,法官獨立審判權要求法官獨立客觀理性的價值觀。現實中法官獨立審判有很多條件制約,理論界關于每個因素又有著不同的爭議。
審判權在每個國家具有多樣的差異的價值觀,而且制度保障本土化特征比較明顯。依法治國要求公正司法,公正司法要求法官獨立審判,獨立審判要求法官理性的法律論證,在司法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逐步改進法官獨立審判的實現條件,法官的獨立審判將真正凸顯法律的價值,引導人們正確的法律觀念。
五、結語
本文運用對比的方式,使觀點更加清晰明了。我國法官的獨立審判還需要不斷的深入改革,探索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法官培養模式。增強人們的客觀法律思維能力,理性對待媒體輿論,加強法官獨立審判的能力。同時需要配備與法官獨立審判實現條件的的制度和相關措施。
[參考文獻]
[1]田寶會.法理學專題研究[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7.
[2]張培田.法的歷程-中國司法審判制度的演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楊知文.法律論證具體方法的規范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4]劉燕.陪審團制度與風險分散-司法民主化改革探討[J].法制與社會,2015(11).
中圖分類號:D92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7-0127-02
作者簡介:鄭慧(1992-),女,漢族,河北邯鄲人,河北經貿大學,法律碩士,研究方向:民商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