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鍵
甘肅政法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論資源的社會性理念對我國空置房制度的完善
周鍵
甘肅政法學院,甘肅蘭州730000
摘要:人類文明走到今天,自然資源對人類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基礎性作用。人口的增加、工業需求的增大、科技的進步,使得人們對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不斷擴大。開發利用擴大的同時也伴隨著對資源的嚴重浪費不合理利用等現象,資源的社會性理念要求我們堅持公共利益,節約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我國空置房在資源利用上表現的尤為突出,用資源的社會性理念來規制和完善相關制度法律,有著必要的現實性意義。
關鍵詞:資源的社會性理念;空置房;法律制度的構建
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不可或缺的物質,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支撐,更是人們長久生存下去的重要保障。隨著三次工業革命取得的進步,以及人口的增加、城市和工農業大發展、對資源的開發利用已遠遠超過前人,無限制的開發利用,對自然資源造成極大破壞,在堅持可持續發展的今天,我們的發展必須要走“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子孫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①的可持續發展道路。自然資源應對空置房現象,顯得至關重要和有著現實意義。
一、現實中對空置房的界定及其產生的危害
從古至今,住房問題一直是人們關心和熱議的話題,從古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批寒士俱歡顏”的高尚情操到今人重視“住房、就業、醫療”等民生問題,住房已經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很大影響。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房地產開發突飛猛進,帶動經濟發展和帶動相關產業的進步,可以說“牽一發而動全身之勢”各個城市大搞房地產開發,推動經濟的短期快速發展,但背后隱藏的弊端也漸漸暴露,在人們買房占房的思想作用下,一人可以買幾套房,從而導致大量的空置房在城市中出現,單不說其中的經濟利益驅使,就資源的浪費方面已經嚴重影響資源的社會性利用,對公共利益造成嚴重損害。這里我們講的空置房僅指已經為住戶所買下,而沒有充分和合理利用的空置房,不包括房地產開發好了準備“待售”的房屋。②資源的社會性要求克服資源的個人利益損害公共利益,地球上的資源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所在。當然,大量空置房的存在更會帶來嚴重浪費和產生許多社會問題,首先表現在土地資源的隱性浪費,空置的房屋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其次,部分少數人占有大量空置房,影響整體利益。最后大量空置房的存在,對資源既帶來浪費也不利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擾亂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
二、國內外現有法律制度對空置房的影響
空置房的大量存在嚴重影響資源和經濟發展,現有的國內法律制度和政策對其進行規制,政府為此出臺了房地產“限購令”,但從現實實踐中看出效果不太理想,難以有效對其進行治理和引導,而現有的法律層面,一定意義上來說,對空置房現象出現進行了“幫助”,比如,在民法上更多的保護的是私人權利,與資源的社會性中追求的公共利益背道而馳;讓我們看看國外如何應對空置房問題,并從中借鑒和學習別國優勢、成功經驗、制度等來更好的完善和解決我國現有的問題。英國實行個人不動產實名化,系統化、信息化來應對空置房,大家知道,英國是工業發展較早國家,城市化的發展程度已經很高,空置房現象肯定存在,加上人們對環境質量要求較高,鐘擺式運動在城市中不斷涌現,實名制、信息化能更好規制空置房,是資源有效利用和合理開發。總結借鑒國外經驗并結合我國實情,在應對我國空置房問題上。首先要建立全國統一的房地產登記制度,完善房產稅改革,及時更新和準確提供信息查詢系統;其次,實行重稅抑制空置房稅制,對空置房經通知后依然在一定時間內不使用者加收重稅。最后針對空置房現象,加收高額罰款制度,用政府的宏觀調控手段來克制市場對資源調節不利的方面;維護和保障經濟社會的進步發展。
三、我國應對空置房的法律規制
面對日已嚴峻的空置房現狀,減少空置房資源浪費促進其合理有效利用。為此,在法律制度方面:第一,完善不動產統一登記法律制度,確保交易的安全,并結合二零一五年三月一日國務院實行的《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③,對不動產的登記范圍、程序、信息、違法的責任制度等進行規制完善;確保有法律制度的落實;第二:改革房產稅法,實行對空置房稅費改革,堅持稅收的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等特征來規范和減少空置房;第三:出臺《住宅法》,保證社會成員平等享有住宅,在公民住宅平等的基礎上提供一個家庭擁有一套住房;四:加大相關法律政策的宣傳力度,使人們更好了解和支持國家法律政策。合理有效利用資源更好的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和房地產市場的有序健康運行。
[注釋]
①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我們的共同未來[M].王之佳等譯.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②聯合國大會1966年12月16日通過<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第一部分第一條第二項.
③國務院實施<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相關內容,2015-3-1.
[參考文獻]
[1]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我們的共同未來[M].王之佳等譯.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黃錫生,崢嶸.“論資源社會性理念及其立法實現”[J].法學評論,2011(3).
[3]聯合國大會1966年12月16日通過<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第一部分第一條第二項.
[4]<中國人民共和國憲法>及憲法修正案.
[5]國務院實施<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相關內容,2015-3-1.
中圖分類號:D92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7-0215-01
作者簡介:周鍵(1988-),男,陜西咸陽人,甘肅政法學院,2014級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專業研究生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