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旭曼
石家莊職工大學,河北 石家莊 050041
淺議校園暴力的法律啟示
許旭曼
石家莊職工大學,河北石家莊050041
摘要:多起校園暴力近日在網絡上瘋傳,尤其以中小學生為主,令人不禁思考,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是自身的素質敗壞還是學校監管的失職?作為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期望,法律上對于校園暴力存在著空白,對這一情況的立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對于維護社會穩定、營造和諧健康的學習環境將產生有利影響。
關鍵詞:校園暴力;法律規制;人身保護
校園暴力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每個國家都十分注重對未成年的保護問題,但是在校園中存在的暴力現象令人擔憂,《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專門設立一章講述校園保護的問題,但是現實生活中的情況更加復雜化,筆者通過對校園暴力的現象進行探究進而得出法律啟示,以推動我國在此問題上的進步。
一、校園暴力概述
對于校園暴力的具體定義學界仍沒有較為統一的看法,對其定義也各不相同。有學者認為校園暴力是指在校園中,或者主要是在學校中發生的,同學、老師也包括校外人員針對學生的身體或者精神進行折磨而使其受到嚴重傷害的行為。在此應當說明的是,這里所說的校園暴力是狹義的校園暴力。其構成要件有以下幾點:
(一)發生地點:發生地點應當以校園為主,但是不能排除發生在校園外的情況
(二)主體:校園暴力的主體一般是同學或者老師,也包括其他行政管理人員或者校外人員
(三)被害人:應當以學生為主要群體進行侵害
(四)發生后果:應當造成較為嚴重的后果或者有極其惡劣的影響
二、校園暴力產生的原因
(一)學校的安全管理制度仍需完善
對于學校的安全管理制度應當繼續加強和完善,校園暴力主要的發生地還是在學校中,受害群體更是在校學生,如果能夠將學校的管理制度加以完善,校園暴力產生的幾率或者說造成危害將會大大減小。
(二)未成年學生較為弱小
校園暴力的對象多是中小學生或者是相對弱小的學生。尤其對于中小學生而言,不僅在身體上比較弱小,容易受到侵害,而且在心智上不成熟,法律意識淡薄,在受到暴力或者威脅時不能做出很好的判斷或者決策。
(三)對學生心理指導的缺失
如果說上面兩個原因是客觀原因,那么學生的心理原因就是主觀上的缺陷。實施暴力的人大多數在心理上存在缺失,不能正確認識處理問題的方法。尤其是對于一些學生而言,由于不能正常與同學老師交流而走上犯罪之路。學校應當注重對學生心理的指導,同時加強老師的素質修養。
三、對于校園暴力的解決途徑
對于解決這一問題,各國都做出了努力,希望建立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校園暴力問題涉及到未成年人的人身問題,性質較為嚴重,但是又應當注意到實施侵害的主體大部分也是未成年人,微博上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社會公眾都呼吁更加有效的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在此,筆者將針對這一問題提出自己的幾點建議。
(一)加強對中小學生應對校園暴力的方法
這里的應對方法不僅僅針對被害同學而言的,還有一部分同學處于跟風心理,要善于對暴力犯罪說不。同時加強心理輔導,及時解決中小學生的心理問題,由于現代學生承擔很大的壓力,所以及時減壓也是有必要的。
(二)學校繼續完善其安全管理體制,提高安全意識
其安全管理制度應當落實到個人,尤其是對于校園暴力易發生的地方應當重點監督,培養一種安全意識。同時對于學校的老師和行政管理人員應當培養其人權意識,尊重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尤其是對于農村地區,老師的水平和素質相對較低。
(三)完善立法措施,加大執法力度
在法律層面,對于校園暴力沒有具體的法律規定,只能適用《刑法》中的故意傷害罪或者《侵權責任法》中對人身權的侵害等來解決,但往往沒有得到很好的效果。對于這一點的除了應當考慮我國的國情外,可以考慮借鑒他國的法律法規。
1.對學生不良行為的矯正措施欠缺
我國對于這一問題的立法相對混亂,學校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對學生沒有開除的權利,但是在高中階段學校有權力開除學生,學生的受教育權得不到有效的保護。即使學生因為不良行為如校園暴力而造成了嚴重的結果,除了法律的制裁外,學校也不應該隨意開除。而學校作為教育中的一個環節,誰又賦予了他剝奪學生受教育的權利呢?學生在面對學校處罰的時候,缺少申辯的機會。
2.加強校園暴力的專項立法
上文筆者也提到過,由于校園暴力群體的特殊性,尤其關系到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應當建立完整的校園保護體系。在美國對不良行為學生的矯正制度中,可以提出幾點建議。
(1)早期干預和預防①。這一點主要是在征得其父母同意后,對學生的不良行為進行預測和評估。根據評估的結
果來決定學生是否需要轉到特殊學校中或者是進行心理輔導等。
(2)將需要監管的未成年人同其他少年犯罪人區分開來。中國在一般情況下不愿意將未成年人送到少管所,通常是由父母進行監管,父母監管不了再送由政府收容教養。但是政府對于一些年齡較小的未成年人,不愿意進行收容,不管佳通是否能夠擔任矯正和監護職責。美國對于這種情況根據PINS制度作了詳細的規定,筆者認為可以借鑒其中的劃分制度。
四、小結
對于校園暴力這一現實情況,我們應當注意到其危害性是非常巨大的,同時也應對這一情況做出預防措施。對未成年人的人身保護一直是我國立法和司法實踐中的重中之重,對校園暴力的法制建立和健全,對我國的法制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筆者也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一點見解推動對這一問題的立法進程。
[注釋]
①根據1975年美國制定的<有障礙學生個性教育法>.
[參考文獻]
[1]佟麗華主編.未成年人法學·學校保護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2]李婧.校園暴力的思考[J].東北師大學報,2008.
中圖分類號:C9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7-0223-02
作者簡介:許旭曼,石家莊職工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