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凱彤 朱笑延
1.吉林大學臨床醫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2.吉林大學法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
“刷單”現象及其法律解決途徑分析
杜凱彤1朱笑延2
1.吉林大學臨床醫學院,吉林長春130012;2.吉林大學法學院,吉林長春130012
摘要:隨著電子商務領域的迅速發展以及第三方平臺的興起,大量商家選擇用“刷單”的方式來提升店鋪的信譽與銷量。我們根據實地調研結果,發現“刷單”現象大量存在并分析了其背后存在的原因及危害,依此提出了三種可能的解決途徑。
關鍵詞:刷單;實地調研;解決方案
一、實地調研情況
我們團隊去山東省菏澤市某個名副其實的“網店村”進行實地調研。該村依托電子商務平臺從事服飾加工銷售從業人員達上萬人,加工企業達50多家,服飾加工企業及網上年銷售額過億元。目前,電子商務產業已成為大集鄉的支柱產業之一。
我們通過采訪得到了很多真實情況。村長說,電子商務也需要信譽經營,靠刷單生存的店是開不長的。有的店家在進行規模建設,方法就是靠刷單。他們靠刷單來提高銷量、搜索量和瀏覽量,并且還要通過消除中評和差評來吸引消費者。店家甚至還會聯系刷單團隊,用到一種軟件“直通車”有效規避檢查,或者去找專門的網站幫助他們刷單。不管新店還是老店都是要靠刷單來維持銷量,這是一個在業內所共識的事情。一些店家表示媒體報道的銷售額與實際的銷售額其實不一致,刷單影響了一部分。而他們也對這樣的現象無能為力,為了店鋪的生存以及銷量,就必須要靠刷單,雖然第三方平臺也在治理這件事,但是卻很難管理。
二、“刷單”現象的解析
(一)“刷單”現象大量存在
我們了解到刷單現象的確大量存在并且越來越普遍,在向專業化、集團化、規模化方向發展。賣家找刷單團隊刷單,然后由物流公司發空包裹,進而造成銷量在外觀上的虛假的繁榮,此外還要提高好評,消除中評和差評,來吸引大量消費者。這就造成了很多消費者在網購過程中發生貨物與評價嚴重不符的情況。
(二)“刷單”現象的危害十分嚴重
根據我們的實地調研與問卷調查,我們主要從刷單者和未刷單的商家兩個角度的出了刷單現象危害十分嚴重的結論。在丁樓村走訪過程中,許多商家表示用于“刷單”的支出已經成為他們運營網店的一個必要的支出,長此以往,對于商家也是一筆很大的開銷。在不刷單就無法使網點存活的大背景下,許多店主被迫“刷單”,這一現象影響了整個網絡購物的正常運營。
(三)“刷單”現象存在的原因
1.網絡營銷模式帶來的信譽銷量為標準消費導向
網購過程中,顧客除了文字、圖片、視頻無從知道商品其他具體信息,所以網購的主力軍慣常性地把對商品的內心評價轉移到銷量、信譽和價格上。在這種網購模式和受眾消費心理的影響,使賣家費盡心思提高店鋪的銷量和信譽,甚至忽略了提高商品本身質量和營銷手段,以期通過信譽、銷量帶來的巨大客源,在未來的價格戰中取得優勢。這種巨大的需求無疑與刷單團體不謀而合。當正當有限的購買量不能滿足無限的歷史銷量時,諸多賣家不由自主或是身不由己地接觸了刷單群體,選擇了刷單。
2.刷單團體的高度隱蔽性和刷單本身的難以甄別性
刷單團體組織嚴密、手法多樣難以精確打擊,現在大多數刷單團體本身有著精密的上下級垂直負責制領導機構,這些人工作高效、組織嚴密、場所零散、手段多樣,能不斷根據購物平臺規則導向和客戶需求不斷翻新刷單方式,并輔以人力儲備和技術支持,更兼刷單本身的隱蔽性、難察覺性,使得刷單防不勝防。
3.法律法規的不健全
我國在電子商務市場秩序和交易規則領域的立法嚴重滯后。首先對電子商務違法行為沒有具體列舉,又無具體懲罰措施,使得刷單團體日益猖獗而不得制止;其次對于電子商務第三方平臺規范市場秩序也沒有規定,使得購物平臺懈于管理,以至于形成利益鏈條難以治理的局面。在二次調研中我團隊甚至發現,有些名義上規制的相關法律法規,在實踐中甚至出現了只打實體、不打網店,反而愈發使其猖獗的局面。
三、解決“刷單”問題的可能途徑
(一)以新《廣告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為核心,并明確將其使用范圍引入電子商務領域、完善其適用基準、明確法律責任,做到規制刷單有法可依、執行明確
在調研后,我們參考了剛剛修改實施的《廣告法》,擬主要從廣告法角度提出解決建議。第一,應完善規制刷單的核心條款第55、56條,將刷單的違法責任承擔明確化、細致化、科學化。第二,規制過程中應借鑒法律經濟學,重點放在成本效益上,使廣告主出于成本利益考量上無法再進行刷單。特別是在處罰上,將侵權法領域的“漢德公式”引入到行政處罰中,運用法律機器摧毀其刷單的成本效益基礎,才能使規制達到更好的效果。
同時完善《反不正當競爭法》中關于網絡第三方交易平臺的權利義務責任,將其職責不再歸于灰地帶,改變其行之可以不行亦可的局面。通過法律規制與平臺監察兩條線遏制刷單。
(二)根據“稅收法定”原則,擬形成電子商務領域銷量稅收制度
同樣運用漢德公式,合理、謹慎設立稅收起征點、稅收比例按層次分化,使符合電商市場正常秩序與規則的網店留在市場,將擾亂現行電商市場秩序危害其長遠發展的店鋪剔除。
(三)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將消費者維權范圍擴大到網絡領域,可以參考“投訴累計機制”,使消費者與法律規制、第三方交易平臺監管、行政稅收四條線協作并進,共同規制刷單。
[參考文獻]
[1]嚴梓丹.淘寶網刷單現象調查報告——網絡購物中消費者知情權的保護[J].法制與經濟,2015(11).
中圖分類號:D9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7-0228-01
作者簡介:杜凱彤(1994-),男,吉林長春人,吉林大學臨床醫學院學生;朱笑延(1995-),男,遼寧鐵嶺人,吉林大學法學院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