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君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重慶 401524
?
“服務型政府”在行政法上的定位
陳文君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重慶 401524
“服務型政府”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基本遵循和根本導向,而作為今后一段時期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關鍵的“服務型政府”,其內涵和外延可以從政治學、管理學、社會學等多領域去進行解讀,本文擬從行政法的角度去對這一理念予以闡釋和剖析,以期為我國服務型政府的建設提供新的視角和借鑒。
服務型政府;行政法;定位
我國國內在服務型政府建設的內涵及路徑方面的研究,一直與相關的政策以及我國各級政府的一線實踐緊密聯系。對于什么是“服務型政府”,怎樣建設“服務型政府”,是擺在我國各級政府乃至社會各界面前的一道現實性問題,為此,筆者試圖從行政法的角度去對“服務型政府”的內涵予以定位和分析,希冀為我國服務型政府的建設路徑提供有益思考。
“服務型政府”概念的提出要首先追溯到2004年。2004年2月,溫家寶總理在《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高級研究班上的講話》中首次正式提出了“服務型政府”的概念。2005年3月,溫家寶總理又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要“努力建設服務型政府”。2006年10月,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進一步明確要求“建設服務型政府,強化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職能”。
2007年黨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黨的十八大又進一步充實和發展了對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要求,明確提出“深入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建設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服務型政府”如此頻繁地出現于近年來各種官方文件中,反映了黨和國家對于加強和完善政府自身建設、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強烈關切,為今后一段時間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指明了方向。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國官方層面提出的“服務型政府”理念,依然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特點,至于如何在實踐層面有效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將這一理念真正有效落實到實處,還需要各級各地政府根據當地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個方面發展的實際,分層次、分步驟有序探索和推進。
從行政法的視角去審視“服務型政府”理念,就是要從行政法的法概念、法政策以及行政法執行等多角度多層面去對其進行專業性審視,從而更好地去指導“服務型政府”在實踐層面的建設。
(一)“服務型政府”的法概念
探討“服務型政府”在行政法上的定位,首先必須從法的自身屬性層面來對這一概念予以重新梳理,明確其在各個層面上的權利義務關系。從當前我國理論界和實務層對服務型政府的探討來看,這一概念依然還只能被當作一種較為抽象的、進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所應遵循的基本思路來看待,也就是說,“服務型政府”這一概念還不能被看做是一種法的概念,而從法的概念及屬性來審視“服務型政府”這一理念,則需要針對“服務型政府”所包含的所有內容建立起明確的法規范及各種制度,這需要政府及整個行政法學界的通力合作。
(二)行政法規建設上的“服務型政府”
“服務型政府”理念的提出為我國政府職能轉變指明了方向,而從行政法學上看,則需要行政法學界從這一理念的具體實踐出發,制定和完善相應的行政法律規范,在相關法律的指導下,加快相關的行政立法工作,從而為實現“服務型政府”的目標提供具體的法律支撐,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所有關于“服務型政府”的行政立法工作都需要緊緊圍繞“有效服務”來展開,從進一步深化行政管理審批制度改革、強化政府公共服務職能到社會管理職能、創新政府管理方式等各個方面,莫不如是。這些既為我國就加強服務型政府建設的行政立法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為行政法學界的法學研究提供了新的課題。
(三)行政執法層面上的“服務型政府”
如前所述,當前所謂的“服務型政府”能且只能當作一種指導思想來對實踐層面的行政執法予以指導,而不宜將其引入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得具體行政活動當中。作為行政主體的工作人員,只要嚴格按照有關行政法規積極地行使法定職權,履行法定義務,就是對“服務型政府”理念的最好貫徹和執行,也就是說,“服務型政府”理念在行政執法層面上的角色,應當貫穿和體現在行政執法人員的日常執法活動過程中,作為一種行政執法的基本準則來發揮作用。
總之,從行政法的角度去審視“服務型政府”,應該從行政法的法概念屬性、法政策及法執行等方面對其加以梳理,去對這一概念的內涵予以更加清晰、明確認識,從而更好地指導實踐,推進服務型政府的建設進程。
[1]楊建順.論“服務型政府”在行政法上的定位[C].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上冊),2008:8.
[2]鄧欣倩.論構建服務型政府的有限政府理念——以行政法上的定位為視角[J].法制與社會,2009,35:199-200.
D
A
陳文君(1973-),女,漢族,黑龍江雙鴨山人,法學碩士,重慶人文科技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行政法、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