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蘭
天津市東麗區人民檢察院,天津 300399
?
檢察改革視域下防止檢察官利益沖突問題探析
王興蘭
天津市東麗區人民檢察院,天津 300399
本文擬對檢察機關防止利益沖突的實踐和做法進行歸納,分析該制度在司法實踐中的運行現狀,同時借鑒一些國家防止利益沖突的成功做法,探討防止檢察官利益沖突機制的構建,促進檢察官更好地處理好現實社會中所面臨的各種利益沖突,規范檢察官行為和司法權力運作,維護司法的公正。
檢察改革;檢察官;利益沖突
“利益沖突”常見于生活中各個領域,在政治學和法學上具有特定含義。有學者將利益沖突界定為“公職人員所代表的公共利益與其私人利益之間的抵觸或違背。”①“筆者認為,法律意義上的利益沖突指個人被賦予的公權力所代表的利益與自身擁有的私權利代表的利益產生矛盾所引發的紛爭。檢察官身份的雙重性決定了利益需求的雙重性,即代表公職的公共利益和作為社會公民的私人利益。兩種利益有時一致有時又會產生沖突。因此,必須建立起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輸送的隔離墻,確保檢察權公正運行。
我國防止利益沖突的制度內容主要分散于各類黨紀文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中關于回避制度、體制外兼職、公務員離職后的行為限制的規定是則以立法形式體現了防止利益沖突。檢察官屬于公務員,也有部分檢察官屬于黨員,上述有關利益沖突的規定當然制約著檢察官的行為。
關于防止檢察官利益沖突的專門制度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利益沖突回避。《檢察官法》第十九條②和第二十條③以及《回避暫行辦法》對有關任職回避和公務回避的事項進行了較為詳盡的規定。
二是兼職行為限制。根據《檢察官法》第十八條④和《檢察官道德準則》第二十八條⑤、第三十條⑥規定,檢察官不得兼任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及企事業單位的職務,不得兼任律師、法律顧問,不得進行營利活動等。
三是財產申報。目前,關于檢察官財產申報的問題并沒有強制性規定,《檢察官道德準則》第三十二條⑦只是規定了檢察官有如實申報收入的義務。
四是禮品、饋贈處理。根據《檢察官道德準則》第二十九條⑧的規定,檢察官不準收受或者接受案件當事人或者其親朋好友、與案件存在利害關系的人或者他們所在單位的任何名義、任何形式的禮品或者饋贈。
五是離職后行為限制。《檢察官法》第二十條對離任檢察官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進行了兩年的時間限制,對擔任原任職檢察院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則進行了終身性限制。《檢察官道德準則》第三十三條對退休后的檢察官的行為提出了要求。
(一)相關法律規定不全面,且部分制度法律位階不高
除回避制度與從業限制外,對于普遍存在的財產的申報和處理、禮品的饋贈和處理等事項只在《檢察官道德準則》有籠統的規定。《回避暫行辦法》與《檢察官道德準則》規定比較籠統,且法律位階不高,不具有國家法律的權威和效力。《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對防止利益沖突的事項進行了詳細規定,但是屬于黨內文件,約束對象僅限于黨員,對檢察官不具有普遍約束力。
(二)相關制度未得到充分落實,缺乏有效監督
目前,我國雖然頒布了部分法律法規,但是相關配套的執行措施還不完善。另外,公眾參與監督不夠廣泛,媒體的監督力量沒有得到規范、充分發揮,人大等監督機制未有效運行,使得對國家公務人員(包括檢察官)利益沖突的監控都難以到位。
(三)對違反利益沖突的行為懲戒乏力、問責不到位
目前,檢察隊伍中經商、收受禮金等一些違反利益沖突的行為屢見不鮮,在現實中,即使出現這類行為,只要沒查出有貪污受賄、濫用職權等問題,一般也只是通過內部紀律處分、批評教育等方式促其改正,問責制度落實不到位。
(一)進一步完善回避制度
建議參照目前上海的規定,對于配偶或子女在本市從事律師、司法審計、司法拍賣等可能影響檢察權公正運行等職業的,不能遴選為入額的檢察官,同時,對于任職中出現上述情形的,實行一方退出機制。為確保制度得到有效執行,由檢察官遴選(懲戒)委員會在選任前對相關事項進行考察,并且對于任職后的檢察官要每年進行相應的督查。
(二)建立檢察官財產申報制度
詳細規定檢察官財產申報制度,比如要求檢察人員在入選檢察官之前,應及時向檢察官遴選委員會申報財產,申報內容可包括本人擁有的不動產、汽車、銀行存款、有價證券以及其他財產等,配偶及其他家庭成員的財產情況和可能與檢察官職務有利益沖突的投資事項。同時,任職中的檢察官也應定期申報財產,對不按時申報的做出相應的處罰。
(三)加大對違反檢察官利益沖突行為的懲罰力度
應對檢察官經商、收受禮金等一些違反利益沖突的行為制定相應的處罰措施,例如,可增設“收受禮金罪”,對于國家工作人員(包括檢察官)收受他人財物,不管是否利用職務之便和為他人謀取利益,都據此定罪處罰。
(四)在法律框架下確立防止檢察官利益沖突制度
適時出臺防止利益沖突的專門法律,將檢察官的有關行為納入規范對象。或者在修訂《檢察官法》時加入防止利益沖突的規定或者制定專門的《防止檢察官利益沖突實施細則》,明確可能產生利益沖突的具體事項;明確利益回避、公開和處理的程序;明確檢察官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有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等的業務交往界限等,防止利益輸送行為;明確法律后果;同時確立專門的監督執行機構比如檢察官遴選(懲戒)委員會,負責監督相關法律的實施。
[ 注 釋 ]
①孔祥仁.危險犯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258.
②<檢察官法>第十九條規定,“檢察官之間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以及近姻親關系的,不得同時擔任下列職務:(一)同一人民檢察院的檢察長、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二)同一人民檢察院的檢察長、副檢察長和檢察員、助理檢察員;(三)同一業務部門的檢察員、助理檢察員;(四)上下相鄰兩級人民檢察院的檢察長、副檢察長.”
③<檢察官法>第二十條第三款規定,“檢察官的配偶、子女不得擔任該檢察官所任職檢察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④<檢察官法>第十八條規定,“檢察官不得兼任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不得兼任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及企事業單位的職務,不得兼任律師.”
⑤<檢察官道德準則>第二十八條規定,“不利用職務便利或者檢察官的身份、聲譽及影響,為自己、家人或者他人謀取不正當利益;不從事、參與經商辦企業、違法違規營利活動,以及其他可能有損檢察官廉潔形象的商業、經營活動;不參加營利性或者可能借檢察官影響力營利的社團組織.
⑥<檢察官道德準則>第三十條規定,不兼任律師、法律顧問等職務,不私下為所辦案件的當事人介紹辯護人或者訴訟代理人.
⑦<檢察官道德準則>第三十二條規定,妥善處理個人事務,按照有關規定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如實申報收入;保持與合法收入、財產相當的生活水平和健康的生活情趣.
⑧<檢察官道德準則>第二十九條規定,“不收受案件當事人及其親友、案件利害關系人或者單位及其所委托的人以任何名義饋贈的禮品禮金、有價證券、購物憑證以及干股等;不參加其安排的宴請、娛樂休閑、旅游度假等可能影響公正辦案的活動;不接受其提供的各種費用報銷,出借的錢款、交通通訊工具、貴重物品及其他利益.”
[1]張和林,王棟,李元端.主任檢察官辦案責任制的理論與實踐——以廣東省檢察官辦案責任制改革為例[C].主任檢察官辦案責任制— 第十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2014:37.
[2]本書編委會編.反腐敗:防止利益沖突的理論與實踐反腐敗:防止利益沖突的理論與實踐專題研討會暨第四屆西湖廉政論壇文集[M].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12.
[3]錢鋒.防止利益沖突機制與司法廉政建設的思考[N].中國紀檢監察報,2012-2-7.
[4]楊曉磊,徐玲.對我國防止利益沖突制度的一些思考[J].法制與社會,2014,10.
[5]吳玉娟.防止利益沖突機制的立法思考[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6.
[6]楊漢平.防止利益沖突 維護司法公正[N].人民法院報,2012-5-30.
[7]羅昌平,秦天寧.防止利益沖突廉政立法探[J].法治論叢,2011,1.
[8]劉懿彤.防止利益沖突"問題的域外經驗與中國實踐[J].中國檢察官,2015(03).
[9]朱向東,侯玉梅.我國亟待出臺防止利益沖突法[J].廉政文化研究,2012(4).
[10]徐伯黎.新西蘭:用制度打造出“一方凈土”[N].檢察日報,2015-3-3.
[11]徐伯黎.加拿大:踩腐敗紅線者立馬下臺[N].檢察日報,2015-4-21.
[12]徐淳.美國防止利益沖突相關法律[D].湖南大學法學碩士論文,2012.
D
A
王興蘭(1985-),女,漢族,山東招遠人,法學碩士,天津市東麗區人民檢察院,助理檢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