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化河
天津市東麗區人民檢察院,天津 300399
?
重大責任事故罪的罪過形式之完善
崔化河
天津市東麗區人民檢察院,天津 300399
我國刑法第134條規定的重大責任事故罪沒有明確規定重大責任事故罪的罪過形式,正是由于我國刑事立法方面的缺陷和不足,關于重大責任事故罪的罪過形式在法學理論研究界和司法實踐界都引起了比較大的爭議,這種狀況是不利于立法理論的統一和司法權威的樹立,因此,明確關于重大責任事故罪的構成要件的規定,特別是關于罪過形式的規定,通過修正案、立法解釋或者司法解釋的方式,完善對于重大責任事故罪的必要的細化從而減少在生產、作業中重大責任事故的發生,保障生產、作業的安全。
重大責任事故罪;罪過形式;理論探討
在生產作業中,重大責任事故的發生是比較常見的,可能有的事故造成了比較嚴重的危害后果,而有的事故卻引發了比較嚴重的危害后果。隨著一些造成了比較嚴重的重大責任事故發生后,安全生產、安全作業已經逐漸開始引起國家、社會以及人民群眾的廣泛關注,關于重大責任事故罪的這一課題的理論研究也引起了法學研究學者的重視,特別是重大責任事故罪的罪過形式的問題,由于我國《刑法》中并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很多學者提出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理論觀點。
一般而言,重大責任事故罪都要求相對比較嚴重的危害后果,造成較大的人身或者財產的損失,通過刑事立法的方式,確立重大責任事故罪就是為了通過刑事處罰的手段,提高行為人從事生產、作業的警惕性,保障生產、作業的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重大責任事故的發生,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但是由于我國《刑法》及相關的司法解釋,對于重大責任事故罪的構成要件規定得不是十分明確,在刑事審判的實踐中,可能出現輕罪重判或者重罪輕判的情形,這都是違反我國行為罪責刑相適應的基本原則的,也是有悖于我國刑事立法的立法本意的,因此,筆者以重大責任事故罪的罪過形式作為研究的課題,通過文獻收集的方法和比較分析法,在充分分析我國的現行的重大責任事故罪的立法狀況的基礎上,借鑒外國的相關經驗,深刻剖析我國《刑法》中規定的重大責任事故罪的罪過形式。也希望相關立法和司法部門可以根據我國的實際國情,完善我國的重大責任事故罪的犯罪構成。
(一)外國關于重大責任事故罪之罪過形式的立法情況
1.大陸法系關于重大責任事故罪之罪過形式的立法情況
大陸法系的立法形式主要是成文法,“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是大陸法系刑法的基本原則,因此,關于重大責任事故罪,在大陸法系的國家,必須以法條的形式明文規定,這是定罪處罰的唯一的法律依據。在法國《刑法典》中,明確規定重大責任事故罪是一種非故意的過失犯罪,主要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違警罪的過失。其中,所謂疏忽大意的過失,主要是指,由于犯罪主體自身存在笨拙失誤、輕率不慎、疏忽懈怠、缺少審慎等方面的原因,而導致犯罪主體沒有履行強制性法律或者條例的法條規定。關于重大責任事故罪的罪過形式所規定的過失,就是指這種疏忽大意的過失。而關于違警罪的過失,由于不屬于重大責任事故罪的罪過形式的范圍,筆者在此不多加以論述。
2.英美法系關于重大責任事故罪之罪過形式的立法情況
英美法系的立法形式是判例法,但是,在很多的英美法系的國家中,相關的立法機關還是頒布了《刑法典》的,然而,各國的《刑法典》中均沒有將重大責任事故罪以單獨的刑法法條的形式具體規定,這并不意味著如果發生了重大的責任事故,而致人重傷、死亡或者造成經濟財產損失的情形下,行為人不構成犯罪,不用承擔刑事責任。
在我國的刑法理論界,很多學者對于重大責任事故罪的罪過形式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主要可以分為間接故意說、過失說、間接故意和過失兼容說三種理論觀點。
(一)間接故意說
提出間接故意的觀點的學者認為,間接故意是重大責任施工費罪的罪過形式唯一的罪過形式。從法律條文分析,重大責任事故罪要求違反有關安全管理的規定的行為,這種行為并不是指重大責任事故本身,而重大責任事故是由于行為人違反有關安全管理的規定的行為所導致的結果。重大責任事故罪還有一個條件就是,要求在生產、作業中。在實踐中,一般的違反規章制度的行為都屬于明知故犯。具體到重大責任事故罪的犯罪構成中規定的生產、作業中,主要表現為,在生產、作業中從事一定的職務的行為人,對于相關的規章制度的具體規定都應該達到了然于心的程度,這不僅是保障從事或者參與生產和作業的相關人員的生命權、健康權的基本條件,也是相關人員從事或者參與生產和作業中的必要前提。
(二)過失說
提出過失說的學者認為,過失是構成重大責任事故罪的唯一的罪過形式,其它任何的罪過形式都是不符合重大事故罪的構成要件的,即不構成重大過失罪的。具體而言,重大事故罪的過失的罪過形式,主要是指行為人對于自己的行為所引起的重大事故的后果的一種心理方面的態度,不是主觀上的明知并追求或者放任的心理,而是一種并不希望其發生的一種過失的心理,其中,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也包括過于自信的過失,這兩種過失的形態都可以構成重大責任事故罪的罪過形式。
(三)間接故意和過失兼容說
提出兼容說觀點的學者認為,重大責任事故罪的罪過形式不僅僅單獨包括過失,也不僅僅單獨包括間接故意,而應該是兩者兼容的,既包括間接故意,又包括過失。雖然,在重大責任事故罪中,大多數的犯罪都是由于過失導致的,但是在一些后果相對比較嚴重的重大責任事故中,間接故意也是可以引起的,因此,不能將過失和間接故意中的任何一種排除在重大責任事故罪的罪過形式之外,無論是僅僅規定哪一種,都有可能為一些不法的犯罪分子,或者預謀實施犯罪的犯罪分子,提供犯罪的機會和逃避法律制裁的機會。實際上,重大責任事故罪是屬于一種復合罪過形式的犯罪,其應該區別于故意殺人罪、交通肇事罪等犯罪的罪過形式。
通過對以上各種學說的羅列,可以看出,對于重大責任事故罪的罪過形式的問題在法學理論研究界還是存在一定的爭議的,從司法實踐的角度看,這種不確定的爭議性問題,是不利于司法審判的,也不利于樹立司法權威性和統一性的,故此,對于該問題相關的立法和司法機關,在充分考慮法學理論研究學者的觀點,再結合司法實踐中的經驗,應該盡早地出臺明確的立法或者司法解釋,完善關于重大責任事故罪的構成要件的規定,從而為司法審判提供準確的法律依據。
綜上,筆者希望相關立法和司法部門可以根據我國的實際國情,盡快出臺相關的立法解釋和司法解釋,明確規定重大責任事故罪的罪過形式,從而完善我國的重大責任事故罪的犯罪構成。
[1]周劍鋒.論間接故意與過于自信過失的區別[J].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09(5).
[2]馬克昌.比較刑法原理——外國刑法總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
[3]侯國云.過失犯罪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4]劉志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疑難問題司法對策[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
[5]張金龍.重大責任事故罪若干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
[6]趙秉志.新刑法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7]趙秉志,劉志偉.犯罪過失理論若干爭議問題研究[J].法學家,2010.
D
A
崔化河,男,漢族,山東濱州人,法學本科,天津市東麗區人民檢察院控申科,助理檢察員,研究方向:刑事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