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平
黑龍江省紅興隆農墾區(qū)公證處,黑龍江 雙鴨山 155811
?
發(fā)揮公證預防職能構建公司法律風險防范體系
李 平
黑龍江省紅興隆農墾區(qū)公證處,黑龍江 雙鴨山 155811
公證指的是公證機構根據自然人或法人的申請,依照法律程序證明民事法律行為或合法性、真實性的活動。公證制度是法治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護國家法律、強化法律秩序的重要手段之一。為發(fā)揮公證預防職能,構建公司的法律風險防范體系,通常從以下方面著手:樹立防范法律風險的意識理念;完善公司防范法律風險工作機制,其中包括健全公司防范法律風險防范的機構以及健全規(guī)章制度兩方面內容;營造良好的法律風險防范環(huán)境。企業(yè)防范法律風險應注意的問題包括領導重視、人員到位以及制度保障。
公證預防職能;法律風險防范體系
隨著經濟水平的快速發(fā)展,我國社會越來越需要健全完善的公司法律風險防范體系,使得公司能夠運用法律手段預防自身的經營風險,做好風險防范工作,提高風險防范意識。當前大量的法律糾紛都源于公司內部的問題,包括責任劃分不明、公司規(guī)章制度不完善、內部監(jiān)管措施不能發(fā)揮應有效能以及公司大多數員工法律意識淡薄等。這樣的狀態(tài)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體現出企業(yè)自身的法律意識和風險防范意識薄弱的問題,并且也反映出我國很多企業(yè)喜歡投機取巧、不愿依法經營的固有觀念。在這樣的形勢下,構建完整的公司法律風險防范體系是當前我國企業(yè)的客觀需要。
公證制度是社會主義法律制度重要組成部分,主要職能是預防糾紛、減少訴訟,在普及法律常識、法律咨詢、調整人際關系、減少社會矛盾,規(guī)范民商行為等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公證的作用不僅在于其作為一項法定證明制度,具有事前預防和事中證明的作用,能夠引導和規(guī)范民事法律行為、證明和確認權利義務關系、保全和增強證據法律效力,而且由于一名優(yōu)秀的公證人必然也是一名高水平的法律專家,公證人還可以在企業(yè)法律風險防范體系中發(fā)揮法律顧問的作用[1]。如直接將上述兩方面的作用結合起來,由公證來參與公司法律風險防范體系的構建,就可以降低公司構建法律風險防范體系的成本,實現成本效益最大化。我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從有限公司的實際情況來,法律風險管理事前、事中、事后的系統防范機制尚沒有形成,所以說,一旦企業(yè)遭遇法律風險問題,就很容易處于極為不利的境地,這對企業(yè)本身而言是非常被動的。目前,維護市場經濟公平、平穩(wěn)運行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法律,因此,依法經營是法治社會、市場經濟社會環(huán)境下對所有企業(yè)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企業(yè)的基本經營活動均離不開法律,如合同簽訂、投資購銷等,伴隨這些活動而來的是程度不一的法律風險問題,既然任何經營活動均有可能產生法律風險,企業(yè)就應樹立強烈的法律風險防范意識,公司的管理層人員要樹立防范法律風險的全新理念,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yǎng),強化依法守法的經營觀念,依法制定重大的經營決策,切實將公司經營管理、糾紛處理等工作納入規(guī)范的法制軌道。
公證制度是一種以預防為理念的制度設計,具有防微杜漸,完善法律行為,幫助公民、法人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平衡當事人之間利益關系,消除糾紛隱患,制止違法行為,減少訴訟的職能。因而,公證在民主法制過程中,能夠有效地發(fā)揮預防糾紛、減少訴訟的作用。按照我國的《民事訴訟法》和《公證法》規(guī)定,與普通的見證相比,公證書具有極高的法律效力。只要沒有可以推翻公證書的證據且公證書符合公證程序要求,那么對于公證的內容,在各司法程序中就可拿來即用。公證機關在初步審查公證事項真實性和合法性之后,可對將要證明的法律文書的完備性及可操作性提出自已的法律意見,并依法給予證明。這種證明將成為人民法院認定相關事實的依據,具有法律上最高證據效力。
必須全面提升企業(yè)自身的法律防范風險意識,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強對公司職員的相關培訓工作,特別是對于企業(yè)高層等管理人員而言。企業(yè)應定期對公司職員開展法律知識相關培訓,可以聘請專業(yè)的律師進行講解,還可以結合大量真實的案例進行說明[2]。培訓的重點還是針對企業(yè)高層管理人員,只有管理人員對法律風險有足夠的認識和重視,才能真正幫助企業(yè)防范風險的發(fā)生。
良好的運行機制一定要有良好的制度體系來保障。有效的管理要依靠健全的規(guī)章制度來保障,使公司各項活動納入到法制化軌道。
應當按照“無空缺、無沖突、無重疊”原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流程制度、責任制度、行為制度、監(jiān)控制度等公司各項運行制度。對可能涉及公司法律風險的各重要事項,要以公司規(guī)章制度的形式就事先預防、事中控制和事后補救等作出明確規(guī)定,明確各級領導、各個職能部門的職責,做到公司的重要事項有章可循,決策有據,操作有序,從而杜絕因規(guī)章制度不夠健全而引起法律風險??捎煞墒聞詹块T牽頭,建立、修訂和完善公司的各項內部管理制度。
企業(yè)必須具有良好的風險防范意識,并對法律風險的危險性和破壞性產生足夠的重視,才能維持企業(yè)的生存與發(fā)展。為公司營造防范法律風險的環(huán)境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公司上下長期保持危機意識,等到真正的危機降臨時才能夠更好地應對。另外,為保證將法律風險降至最低,公司應盡力維護自己的誠信聲譽,而從長遠來看,企業(yè)如果想要建立起自己的誠信體系,就必須將誠信深植于企業(yè)文化之中。只有通過公司的文化建設,營造公司誠信理念,樹立誠信觀,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在公司中廣泛建立誠信并持久發(fā)展[3]。要將依法決策和依法經營的價值理念納入公司的文化管理,形成有利于防范法律風險的氛圍。
(一)領導重視是關鍵
公司負責人是將依法治企理念具體化為公司管理方式的決定性因素,主要領導的重視程度直接決定了公司法制建設工作的力度。只有公司領導班子深刻認識到加強公司法制建設、防范法律風險對公司發(fā)展的重要作用,法律意識和風險意識逐步增強,并在公司經營管理中主動做到依法規(guī)范決策、依法經營管理,主動運用法律手段依法維護公司合法權益,法律風險防范體系的構建才能取得突破。
(二)機構人員到位是基礎
公司法律事務部門和法律工作人員,是加強公司法制建設、防范公司法律風險的重要組織基礎和保障。
(三)制度機制健全是保障
加強公司法制建設,防范公司法律風險,重在形成機制。法律風險防范機制和內部監(jiān)督制度建設是公司法制建設工作的核心。不僅能夠有效規(guī)范公司的各項經營管理工作,也為法律風險的防范提供了有利內部制度環(huán)境。特別是防范法律風險機制的貫徹執(zhí)行,不僅能夠明確法律事務機構及人員與其他業(yè)務部門在參與公司重大決策、經營管理的職責和權限,為法律機構開展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證,也為公司法律風險從事后補救向事前防范、事中控制轉變提供重要保障。
綜上所述,構建公司法律風險防范體系,在減少公司法律風險方面,必能發(fā)揮特殊作用,促進公司長遠健康發(fā)展。
[1]黃勝忠,余鳳.快速擴張、產業(yè)環(huán)境變化與企業(yè)法律風險管控——以無錫尚德為例[J].管理現代化,2014(1):114-116.
[2]馬鳴遠.國際貿易中企業(yè)法律風險防范體系的建構[J].中國商貿,2014(2):126-127.
[3]趙云.建立企業(yè)法律風險防范機制的原因及對策[J].法制博覽,2015(36):274-274.
D
A
李平(1970-),男,漢族,山東郯城人,本科,黑龍江省紅興隆農墾區(qū)公證處,四級公證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