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會軍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北京 100088
?
論馳名商標的法律保護
周會軍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北京 100088
近些年來,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取得了令全世界都為之矚目的巨大成就,也是讓整個國民都感到驕傲與自豪的全面發展的狀況。其中,不光是社會主義經濟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樣的,社會主義的文化業達到一種繁榮的境界。其中,最主要的便是社會主義的法律體系的日益完善,法律制度的不斷健全,還包括法律科目的不斷細化,分工也越來越明確。筆者主要就近幾十年來,我國關于馳名商標保護的法律的發展歷程進行分析,對未來保護馳名商標的路徑進行更好地探析。
解讀歷程;馳名商標法;艱難歷程;探析路徑
法律體系的完善程度、法律規則的實施力度是影響一個國家法制文明進程的重要的試金石,也是體現一個國家法律成果的重要的閃光點。傳統的中國社會在千年以來一直強調和重視是借助人君進行“人治”,而不是依靠法律制度的完善來治理國家。相反地,古代的希臘文明卻把法律規則當作是治理國家的重要的法寶,因此,廣大的西方國家關于法律的淵源是由來已久,所以在建立基本法律,以及完善法律的歷程中會有一套歷史的法律準則,并且在此準則上進行不斷完善與發展。因此,和當前西方發達國家關于對保護馳名商標的法律相比,國內關于保護馳名商標的法律,無論是從法律的完善程度上來說,還是從馳名商標法律的實施力度來說,都是存在著不小的差距的,促進當前中國對馳名商標的法律保護還是一條漫長而任務艱巨之路。
一個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便會產生一些普遍性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一旦產生,便不能被忽視,需要對其進行研究與解決。就如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一個國家會產生許多的具有影響力,且被人們普遍認識和接受的品牌。消費的需求增長帶來社會經濟的發展固然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然而,事物的產生與發展都會具有雙面性,品牌發展帶來諸多經濟利益的同時,也會產生惡性競爭、假貨橫行的經濟亂局。這時候的經濟和市場便需要國家進行宏觀調控,但是,解決問題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對經濟市場進行規范,運用法律武器對盜用品牌的行為進行嚴厲的打擊,同時要不斷地補充法律的漏洞,對馳名商標進行必要的法律保護[1]。于是當這樣的問題出現時,便催生了國家對馳名商標的法律保護。從最初的源頭入手,對馳名商標的法律保護也隨著時代的變化發展,而得到不斷地豐富與完善。無論在補充和完善具體的對馳名商標法律條規時,還是在實施具體的法律法規,對違法犯罪行為進行嚴厲的打擊時,當前的法律亦在不斷地探索與規范,以尋求探索出對發展中的馳名商標的一條嚴謹的路徑。
(一)強化馳名商標法律保障效力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許多具有生產能力的企業總是會希望利用自身的絕好優勢與實力,建立自己的企業品牌,企業的這種需求將會催生馳名商標的產生,建立馳名商標的體系既是企業追求發展的內在需求,也是整個社會市場經濟平穩運行的重要保證[2]。然而,即使當前企業對于建立馳名商標保護的需求強大,但是其中最根本、最基礎的一點卻沒法得到完善妥當的解決。這便是一直影響和阻礙保護馳名商標法律實施的最重要的一點原因,對于評定和確認馳名商標企業,目前還存在著諸多問題與困難,急需政府給予更完整的標準確立,同時也需要廣大的法律工作者對該問題進行探究,并尋求良好的解決辦法。
(二)給予市場發展足夠注重
在明確建立了馳名商標準則的基礎之上,還需要對保護馳名商標發展加以極大的重視,對整個經濟市場的發展給予高度的關注。雖然,當前我們國家關于對馳名商標的保護的力度在不斷加大,對于整個經濟以及市場的發展在不斷地力求平衡。但是在對于馳名商標的具體保護的措施上顯現出一種“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現象。而且當前,關于馳名商標的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并不是特別完善,仍然存在著許多現實性的問題。因此,在解決此種問題的層面上,不僅要增強對馳名商標保護的重視程度,還必須加強對整個保護馳名商標的法律體系進行探究。
(三)推動馳名商標保護國際化發展
隨著中國對馳名商標的重視程度越來越深,而且,馳名商標所帶給企業的經濟價值也越來越凸顯出來,完善和保護馳名商標的法律不僅可以帶給企業巨大的經濟價值,而且,隨著我國的對馳名商標法律的不斷完善,不斷地與國際先進的馳名商標的保護法進行交流,力求跟上國際最新的關于保護馳名商標的法律的進程。
關于對馳名商標的保護一直就是發展經濟,補充完善法律的重要的入手點。盡管當前我國在對馳名商標進行法律保護的過程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但是,現在和未來關于保護馳名商標的法律道路仍需不斷探索,不斷補充和完善。
[1]李友根.“淡化理論”在商標案件裁判中的影響分析———對100份馳名商標案判決書的整理與研究[J].法商研究,2014⑶:120.
[2]韓赤風,冷羅生,孫寧.中外商標法經典案例[J].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5:96-99.
D
A
周會軍(1981-),女,漢族,河北保定人,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碩士在讀,研究方向:民商法、經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