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文
內蒙古伊敏律師事務所,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
論我國國家所有權制度的改革
張 文
內蒙古伊敏律師事務所,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所有權又稱財產所有權。新中國成立以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也建設了我國特有的社會主義道路,國家所有權的財產屬于建設國家的、全體勞動人民所形成的,國家所有權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最重要的體現。從改革開放到現在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向我們表明:僅僅徘徊在經營權和所有權的分離問題上,是無法解決現有企業的經營和活力問題,所以我國迫切的需要對國家所有權制度進行改革。
國家所有權;財產權;行使;制度;改革
企業需要自己經營還是委托他人經營,這是一個企業的首要問題,不止私有企業面臨這種問題,國有企業也是,所以想要企業經營得當,必須要對所有權和財產權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在我國原有的經濟體制下,行政權和所有權全權掌握在國家手里,國家行使著政治權利主體和國有財產所有者的雙重身份。這種雙重身份需要將利益聯系起來,相互交織重疊在一起,在國家所有權的大多數方面上,國家所有權都具有濃厚的行政化色彩,所以造成了政治和企業不分家,讓企業變的死氣沉沉,毫無活力可言。在多年的實踐中,經濟體制也進行了大量改革,主要是明確國家,企業,職工,三方各自行使的職責。多年來,我國進行過多次改革,例如擴大企業自主權的改革,規定了企業一系列的自主權利。緊接著,又實行了兩部稅改利改的改革,企業可以直接向國家上繳稅金。雖然改革了很多,但國家行使所有權的本質還是沒有改變。同時現存的國家所有權和企業所有權又產生了新的矛盾。例如企業和國家爭利益,使企業普遍呈現行為短期化傾向,企業缺乏自我約束能力,又陷入收權放權的循環模式。在這種形勢下,國家又提出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離的原則,因此責任制開始實行。雖然這種結合責任利益和權利的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還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繼而又產生了很多矛盾,例如,企業如果破產時,該由誰負責風險?國家行使所有權的主權,而企業只行使經營權,企業和職工歸屬不清沒有內在聯系,所以職工積極性不高,盈利就低,盈利低,就虧損,虧損企業就財政赤字,財政赤字就面臨破產,所以為解決種種問題,國家所有權制度的改革已是定局。
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和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是依據法律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名事義務的組織或團體,也就是說法人在各方面都是獨立的,不論是責任還是利益或者財產。其中財產獨立是第一位,一個法人沒有財產,就無法行使責任也不能承擔義務。
企業的法人需要享有完全的所有權,法人的地位要求有獨立的財產權。法人需要所有權,經營權卻不是絕對的,企業擁有的是殘疾的權利,這種又松又緊的權利,不能使得法人稱為真正的法人。
(一)國家要實行政權分離
在我國現有的經濟體制下,所有權作為一種財物權,需要人們遵守商品經濟交換的規律,而國家行政權卻與這種權利恰恰相反。如此矛盾必然會產生不平衡,所以所有權不應該由政府機構來行使,而是由資產機關自己主宰,現在國家行使的土地使用權就是很好的政府土地部門分離,一個土地部門自己行使所有權的極好的案例。
(二)應建立所有權主體制度多元化
一直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所有權的主體只有國家一個,也就是說所有權只有一個主體,其他所有者都不能享有或獨立成為所有權的主體。統一也是指由國家統一管理經營。是因為既然全民所有就應該讓唯一的代表“國家”來經營管理,因此企業被國營是必然的結果。國家是一個合成的復合物,在初期階段,由于受到生產力發展的制約,微觀和宏觀利益卻產生巨大差別。現如今,微觀利益更是占據主體地位。有人認為,國家行使政權分離會影響國家行政管理體制的履行,這是陳舊觀念所反映的,資本主義國家不會因為實行生產資料私有制而受到影響,也就證明了,國家今后管理經濟不再是直接通過所有權來實現,而是借助經濟手段和政治手段來發展實施。
(三)發展全面股份經濟
建立多元化的經濟體制,只是解決了歸屬問題,還不能解決企業問題,由于工人們體會不到當家作主的感受,動力得不到充分發揮,所以所有制企業應該改革。
所有權應該是一個具有表面價值和實體價值所分離的所有權體制。在固有所有權體制下他們連在一起,變成了不變的形式,在現在市場經濟體制中,由于明確的分工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表面價值和實體價值需要在本質上分離,而股份制恰好能體現這兩種形式。股東入股以后,所有股東都不能私自動用財產,不能回收資產,并且享有股份權,可以分紅利領股息,實現股份所有權。企業在經濟發展中承擔風險和股份有限所帶來的責任,并且享有支配權,實行所有權的實體價值。
[1]王域廣,尹凱銘.淺析關于我國憲法土地制度的思考[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
[2]馮亞雯.論我國礦產資源所有權制度[J].湘潮(下半月),2015.
D
A
張文(1986-),女,內蒙古赤峰人,本科,內蒙古伊敏律師事務所,律師,研究方向:經濟法、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