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純平
賀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廣西 賀州 542800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群眾路線思想的新發展*1
郭純平
賀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廣西賀州542800
摘要: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工作路線,也是黨始終保持青春活力的重要源泉。改革開放以來,在勝利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發展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群眾路線思想進一步得到豐富與發展,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鮮明理論品質。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群眾路線;新發展
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路線思想,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在將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與建設事業相結合過程中逐步提出并創立的。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勝利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思想進一步得到豐富與發展,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鮮明理論品質。
一、鄧小平關于群眾路線的思想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進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新時期。面對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這一歷史課題,鄧小平明確指出,人民群眾是我們黨的力量之源,黨的事業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必須堅持與發揚黨的群眾路線的優良作風。“黨的組織、黨員和黨的干部,必須同群眾打成一片,絕對不能同群眾相對立?!雹賵猿贮h的群眾路線,鄧小平始終心系人民,將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判斷一切工作的基礎;在工作方法上,鄧小平主張采取與群眾商量的辦法,認為凡涉及人民群眾生活的事情,應當和群眾商量,不能憑主觀愿望辦事。例如,在推進改革開放的實踐過程中,鄧小平充分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嚴格貫徹落實“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基本方法,充分發揮群眾自發創造熱情,并把群眾自發試點創造作為政府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盡力維護和照顧絕大多數群眾的根本利益。
二、江澤民關于群眾路線的思想
面對國內外形勢的深刻變化,以江澤民為代表的第三代中國共產黨人高度著力解決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重大問題,并把“密切黨群關系”作為加強黨建的主要內容,使黨的群眾路線思想得到豐富與發展。江澤民關于群眾路線的思想,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一是著重強調黨群關系的重要地位,他認為黨群關系說到底是對待人民群眾的根本態度問題,能否處理好這個問題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成??;二是始終強調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黨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堅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歸宿,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基礎上,使人民群眾不斷獲得切實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②;三是強調要健全社會主義民主與社會主義法制,逐步實現黨同群眾的聯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四是把貫徹群眾路線與懲治腐敗結合起來,進一步密切黨群關系,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的順利發展。
三、胡錦濤關于群眾路線的思想
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新實踐,在帶領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繼續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路線思想。一是強化“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始終站穩群眾立場、發揮群眾主人翁地位,強調群眾利益無小事,密切黨群之間的魚水關系。二是提出“三為民”思想,“各級領導干部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傾聽群眾的呼聲,關心群眾的疾苦,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③,為新時期黨的群眾工作明確了方向。三是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群眾領導方法,創新網絡時代群眾工作的方法方式,讓更多群眾參與到社會管理與建設之中,有效地增強了黨與群眾之間的互動,進而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有助于實現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
四、習近平關于群眾路線的思想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全黨深入開展了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努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不斷提高新形勢下黨做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思想。例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提出了“中國夢”,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崇高信仰始終是我們黨的強大精神支柱,人民群眾始終是我們黨的堅實執政基礎。只要我們永不動搖信仰、永不脫離群眾,我們就能無往而不勝?!雹苓@一夢想是需要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不懈地努力才能夠完成的事業,對我們黨貫徹執行黨的群眾路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為此,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加強作風建設、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反四風”、“牢記兩務必”等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觀點,賦予黨的群眾路線思想鮮明的中國特色,為我們黨堅持和踐行群眾路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因此,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人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過程中,已經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群眾路線新思想,這既是對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的堅持和發展,也是對馬克思主義群眾路線理論的豐富與完善。中國共產黨關于群眾路線的新思想,來源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也必將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起著重要指導作用,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乃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順利實現。
[注釋]
①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8.
②江澤民文選(3)[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9.
③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84.
④習近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個方面工作(2012年11月15日)[J].求是,2013(1):7.
[參考文獻]
[1]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江澤民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
[4]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
[5]習近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個方面工作(2012年11月15日)[J].求是,2013(1).
中圖分類號:D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7-0056-02
作者簡介:郭純平(1977-),女,山東聊城人,法學博士,賀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群眾路線、人民內部矛盾等。
*2015年度廣西高??茖W技術研究項目“新時期中國共產黨群眾路線理論與實踐發展創新研究”(項目編號:KY2015LX486)和賀州學院2015年度 “社會工作”碩士專業學位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培育專項課題“新城鎮化進程中的農村基層黨建研究”(項目編號:2015SHGZ004)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