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亞彬
甘肅警察職業學院,甘肅 蘭州 730046
?
淺析公安信息化發展對增進和諧警民關系的作用
安亞彬
甘肅警察職業學院,甘肅蘭州730046
摘要:公安信息化的高速發展,給公安工作帶來了深刻的變革,本文從公安信息化推進執法規范化、帶動隊伍建設正規化、從而增進和諧警民關系等方面簡單分析公安信息化發展對增進和諧警民關系的重要推動作用。
關鍵詞:公安信息化;諧警民關系
服務型政府改革目標的確立,對公安信息化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給出了更大的空間。公安信息化建設中,以公安信息化增進和諧警民關系,將應用于社會、服務于大眾、服務于企業的信息系統作為公安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通過信息化工作平臺提升公安機關輿情分析和輿情導控能力,提升涉警危機事件發現處置能力。
一、把增進和諧警民關系作為公安信息化建設的基本準則
把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作為公安信息化工作的第一導向,從群眾關心的小事入手,竭盡全力地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辦最需要辦的事,在一點一滴中增進群眾的感情、累積群眾的信任、贏得群眾的支持,永葆公安信息化工作的活力。以公安信息化建設帶動和促進群眾工作,通過公安信息化平臺,了解民意,發動民力,努力將有限的警力與無限的民力結合起來,為公安工作提供支持。另外公安信息化建設應注重面向社會,通過公安信息化建設促進和加強公安機關與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的互動,推進警務公開,自覺接受社會監督,贏得社會各界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一)以公安信息化推進執法規范化
鑒于公安信息化要求流程化、程序化特點,為執法規范化建設奠定了基礎。
一是通過角色授權,解決了主體適格和明確責任的問題。各級領導、辦案民警,根據相應的崗位權限進入系統,履行辦案、審核、審批等職責,把執法責任落實到具體角色和每個環節,實現了各個環節的主體責任意識、質量意識。
二是通過建立案件受理、立案、辦理、審批、監督的網上流程,實現網上辦案,解決立案不實和辦案拖拉、超時等問題,切實了提高公安機關的執法質量。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了人為因素對執法辦案的影響,保證了執法辦案的公正、透明。
三是信息化的監督考核工作模式替代了傳統的人工監督考核模式,促進的執法規范化。在網上開展執法辦案和流程化監督檢查后,使公安機關公正執法、嚴格執法、規范執法的能力和水平明顯提高。
(二)以公安信息化帶動隊伍建設正規化
公安信息化使公安隊伍建設和管理的形式及內容發生了深刻變化。運用信息化手段管理隊伍,扎實推進隊伍管理信息化、警示教育經常化、績效考核智能化,做到工作網上記載、監督網上實施、考核網上進行,使隊伍管理更加科學精細,考核獎懲、評先評優更加公開公平公正,科學管理隊伍的水平不斷提高。公安信息化的普遍應用,改變了傳統的公安隊伍建設管理模式,推動了警務管理機制和體制的改革,解放了警力,優化了資源配置,使統計、檔案、內勤等一些傳統的、主要靠人工手段工作的部門和崗位,進一步得到了精簡和壓縮,剩余警力更多地投向基層和實戰。
二、加強各級公安機關外網服務平臺建設
公安機關通過門戶網站、網上派出所、警民QQ群等多種方式提供互聯網服務,與人民群眾進行積極互動。針對目前網民群體日益龐大,網上事務日益復雜,對創新手段、整合資源、加強外網服務與管理的需求日益迫切的實際,在互聯網上搭建警民互動的新橋梁,拓展服務社會的新空間,積極應對網絡時代的民生需求,整合申報戶口、申辦證件、行政許可等預約服務,以及警務公開、防范預警、執法告知、失物認領等公共服務項目,為群眾提供網上表格下載、網上在線咨詢、網上預約服務、網上查詢核實等便捷服務,使公安為民服務方式由固定地點、規定時間、當面服務向網絡化、預約式、全天候遠程服務拓展,真正成為網絡時代便民、利民的第一窗口。
派出所外網服務平臺按照資源整合、親民便民、優質高效的原則,緊密結合派出所面向社會群眾的業務工作需要,模塊內容和日常工作有機結合,確保各個模塊信息的及時更新,從而有效提高派出所管理工作水平和服務質量。為了方便群眾使用,派出所外網公共服務平臺將做強在線服務功能和網上受理功能作為重點內容。其中,在線服務功能按照“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要求,提供全面的信息發布、政策咨詢、辦事指南、表格下載、接受群眾投訴舉報等功能,除值守民警在線服務外,能夠提供預約服務登記、服務信息短信提示等功能,除提供文本信息服務外,還能夠提供視頻信息服務,加強在線互動交流和網站地圖導航,豐富服務手段,提高服務效率。
三、公安信息化提升了和諧警民關系建設的水平與質效
(一)公安機關的服務管理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
公安信息化的普遍應用,使公安機關服務和管理社會的能力發生了明顯變化,執法更加透明、警務更加公開、權利更加受到約束、辦事效率更加提高,提高了人民群眾對公安機關的滿意度。通過大力推行一站式、一證式、一卡式的服務形式,使群眾辦證辦照更加方便,既便民利民,又減輕了民警負擔,樹立了公安機關良好形象。充分利用互聯網的條件建設公安網站,拓寬服務渠道,增加服務手段,將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數據和辦事流程,全部上網公布,方便群眾瀏覽查詢,并定期舉行網上公安局長與網民的對話互動活動,及時回答群眾關心的各種治安問題。利用互聯網站、手機短信等新的形式,接受群眾報警投訴和違法犯罪舉報,進一步密切了警民關系,賦予了新形勢下群眾路線的新內涵、新形式。
(二)提升了輿情分析和輿情導控能力
輿論走向是社會穩定與社會和諧的重要前提。當前,社會不滿情緒較多,涉警事件也趨于多發,一旦應對處置不當,極易引起惡意炒作。在社會治安嚴峻復雜、諸多社會矛盾相互交織、信息化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如何正確引導輿論,不僅考驗著公安機關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而且考驗著其駕馭信息和引導輿論的能力。通過信息化平臺可以及時對網上輿情進行分析、研判,引導社會熱點、疏導公眾情緒;另外還需要不斷健全輿情研判、新聞發布和危機事件快速處置機制;重視負面輿情導控工作,整合社情民意收集、網上輿論導控等方面的資源和力量,及時發現和控制苗頭性、傾向性負面報道信息,堅持用正面聲音引導社會輿論、用事實真相回應群眾關注、用權威信息穩定群眾情緒,占領輿論制高點、掌握工作主動權。
總而言之,公安信息化的普遍應用,極大地促進了公安工作現代化建設,同時公安信息化發展也促進了警民和諧關系的進一步改善。目前,公安機關已經擁有比較完善的應用體系和較完備的信息化裝備,初步形成了規范化、現代化的公安信息化運行管理工作機制和服務保障模式,大大提升了運行管理和為民服務保障的能力水平,逐漸做到了公安工作讓群眾更滿意,警民關系更加和諧。
[參考文獻]
[1]李建軍.以警務信息化推動公安工作現代化(下)[J].遼寧警專學報,2008.
[2]商建學.公安信息化:問題與展望[J].公安學刊(浙江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
[3]林光.應用信息化手段創新公安執法監督制約機制探討[J].公安研究,2011.
[4]戴晶.試論警察公共關系危機管理視野下和諧警民關系之構建[D].中國政法大學博碩論文,2011.
中圖分類號:D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23-0145-02
作者簡介:安亞彬(1982-),女,漢族,碩士,甘肅警察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公安信息化、公安視頻監控、輿情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