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有志
理論研究
先進兵學在中華文化大系中的筋骨地位
姚有志
以孫子兵學為代表的古代先進兵學文化,在中華文化大系中處于筋骨地位,是人類兵學文化的第一個巔峰。以毛澤東思想為標志的現代先進文化,實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飛躍和升華,并開創了人類兵學文化的新巔峰。當今社會和經濟大環境對中華優良文化特別是先進兵學文化有傷筋動骨的腐蝕和沖擊,重振先進兵學雄風是實現新的戰爭形式下強軍目標乃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孫子兵學 中華文化大系 筋骨 先進兵學 毛澤東思想
在人類文明進化和發展史上,公元前5世紀前后的幾百年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文化奠基時代。這一時代世界并行發展的主要文明體中國、古希臘和古印度,幾乎同時出現了一批影響后世文化走向的思想巨人和文化經典,形成了各自獨立并各具特色的文化體系。若作橫向比較,以老子、孔子和孫子為代表人物的中國諸子百家的子學文化,無論是文化巨匠的群體規模,還是傳世經典的數量質量,都遠遠超過了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為代表人物的古希臘哲學文化,和以釋迦牟尼為代表人物的古印度佛教文化。子學文化奠基的中華文化的最大優勢在于,基于中華民族無神論的基因,文化大師們直面大自然、直面人類社會的矛盾和斗爭,創造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與人關系的思想文化導向,揭示了人類作為宇宙的獨立主體生存與發展的正確方向與無窮智慧。例如,老子的《道德經》突出闡發的是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世界觀、社會觀;孔子的《論語》突出闡發的是仁義禮智信的社會觀、人生觀;孫子的《孫子兵法》突出闡發的是靈活辯證的斗爭哲學和方法論原則。雖然文化先賢們創作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但直面現實世界的出發點是一致的。因此在他們各自的文化百花園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言兵者不止兵家,諸子百家無不言兵;兵家又不止言兵,道、儒、墨、法百家之長無不有所采集。我給國學(中華文化)的定義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演進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主導性意識形態、價值觀念和行為導向的統稱,是以易學為思緒、儒學為主干、道家學說和兵家學說為兩翼、歷代諸子百家共同參與構建的思想文化大系。自春秋戰國以降的2500多年來,中華文化在社會演進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根深蒂固、多元并蓄、生生不息而又出奇頑強的建構與再生能力,足以證明中華文化是人類歷史上最早成熟和最具實踐導向意義的先進文化。而世界其他古文明體的文化,大都經歷過時空斷裂,而且一開始就與社會實踐脫節。例如被馬克思稱之為麻醉劑的宗教文化,那是先賢文化大師對殘酷、血腥和不公平的現實世界無可奈何的文化創造和文化表現,其本質無不是引導人們心甘情愿忍受遭受現實世界的痛苦,追求虛無縹緲的未來天國之幸福,是徹底消極的人生態度。
回頭再說兵學。孫子兵學是中國古代兵學成就的集大成者。《孫子兵法》篇幅簡短,卻恢弘無限,集中代表了東周兵家對商、周乃至上古時代兵兇戰危現象的智慧觀察與思想升華,其開宗明義的“兵者,國之大事”,主張的“不戰”“慎戰”,推崇的“伐謀”“伐交”,追求的“先勝”“全勝”和“不戰而屈人之兵”,揭示的“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等理念、原則和目標,無可比肩地屹立于世界兵學之巔,受到后世中外軍事家、戰略家的頂禮膜拜,開創了人類兵學文化的第一個巔峰。孫子兵學中的這些為和平、重人道、講辯證的思想智慧,以文化形式注入華夏文明,成為中華民族2500多年來斗爭哲學內化基因。然而不能不指出,自秦始皇一統華夏進入延續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以來,除大唐等個別王朝之外,包括兵學文化在內的中華文化,不斷遭到封建統治階級的實用主義截取,中華文化中許多超時代、跨階級的閃光部分被扭曲、篡改、禁錮或拋棄,而一些缺陷(如重男輕女)卻被無限放大和普及。中華文化這棵參天大樹,在漫長封建社會的冰霜雷雹中頑強生存。特別是從1000多年前的宋代開始,大氣磅礴的強勢中華文化,步入由盛轉衰、由強變弱的快車道。到清朝末年,中華文化中的雄健、開放、包容和進擊精神,幾乎完全被文弱、封閉、愚昧和怯懦所壓抑,巍巍中華淪為不堪一擊的“東亞睡獅”和“東亞病夫”。好在中華文化中的兵學基因尚在,尤其是民間從來不乏剛勇尚武之士,中國反殖民斗爭的烈火首先是由廣東三元里的草民點燃的。這可能是英國不費吹灰之力殖民文明古國印度,而西方列強合伙也不能完全殖民中國的基本原因。
雄魂壯魄的中華文化在世界上獨領風騷千余年之后,從公元14世紀開始,西方先后經歷了以文藝復興為旗幟的文化革命,以工業為主導取代以農牧業為主導的產業革命,以及資產階級登上統治舞臺取代政教合一封建統治的政治革命。而此時的中國封建王朝卻進入了最封建、最黑暗、最窒息的明、清兩代王朝。特別是自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至辛亥革命乃至軍閥混戰的近百年間,包括兵學文化在內的中華文化進入全面休眠、沉淪和衰朽期,民族的精神肌體病入膏肓,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適應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時代呼喚,以毛澤東為領袖的中國共產黨的出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奠基性、開創性成果毛澤東思想的誕生,從理論與實踐、精神與物質的偉大結合上,成為民族的救星和希望。
就兵學而言,孫武子和毛澤東無疑是人類戰爭史上無人比肩的兩顆巨星。然而由于時空范圍和職權地位上的巨大差異,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和戰略影響更具扭時代乾坤、主大地沉浮的意義。孫子所處時代是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的社會大變革時期,地域范圍限于黃河、長江流域及其輻射的范圍。毛澤東處在世界已聯為一體的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的時代。孫子的身份是幕僚,幕僚的身份決定了他將兵學智慧應用于實踐的局限性和間接性。而毛澤東是集大革命家、大政治家、大戰略家、大理論家等若干“大家”于一身的歷史巨人,是集權力、智慧于一體的時代主宰,這一身份決定了毛澤東思想大系在理論與實踐、知與行上的高度統一與完美結合。
任何觀念形態的文化都是世界觀、社會觀、人生觀和方法論的凝結體。毛澤東從挽救民族危亡大道大義出發,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吸收中華傳統文化基礎上創立的毛澤東思想大系,從精神氣概、道德操守和方法智慧的凝結上實現了中華文化的重生與升華,其中兵學的內容尤為豐富和無懈可擊。2012年52卷本《毛澤東全集》,共收錄毛澤東的著述10862篇,近2020萬字,其中有關兵學的內容近半數。毛澤東的兵學文化包括人民軍隊、人民戰爭、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和軍事辯證法思想,并適時在建軍、作戰和實踐中轉化為具體的方針、政策、紀律、制度和原則。例如,毛澤東闡發的人民戰爭理論,不僅在戰爭中從精神與物質的結合上陷敵于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而且是新中國三結合武裝力量體制、實現軍民融合的基本遵循。毛澤東闡發的作戰指導的靈魂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以己之長,克敵之短,實行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實踐中他運籌帷幄、決戰決勝,親自組織指揮的140多場戰役戰斗基本上戰無不勝。說什么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其實在戰爭中上屬偶然現象,也是中外軍事家們的理想,而毛澤東戰爭指導的科學和藝術,把偶然變成必然,把理想變為現實。毛澤東的建軍治軍思想更是破天荒的偉大創造。毛澤東提出和建立的中國共產黨從政治上、思想上和組織上對軍隊實施絕對領導的一整套制度;提出和建立的政治、軍事和經濟的三大民主;提出和實行的軍民一致、官兵一致和瓦解敵軍的三大原則;提出和倡導的“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三八”作風;以及提出和完善的以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為主要內容的鐵的紀律體系,硬是把一支以農民為主要成分、總體的身體素質與文化素質都很差的軍隊,打造成了一支打敗了所遇到的一切對手的無敵雄師。
一個半多世紀以前,近代最著名的理論家克勞塞維茨,曾謙稱他的《戰爭論》只不過是一些零數的顆粒,并預言“也許不久會出現一位偉大人物,他給我們的將不再是這樣零數的顆粒,而是一整塊沒有雜質的純金屬鑄塊”。與克氏同時代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家恩格斯在1851年也曾預言:“無產階級的解放在軍事上也將同樣有特殊的表現。”毛澤東的兵學文化與戰爭指導實踐,當之無愧地把這兩則預言變為現實,把軍事科學和戰爭藝術推向一個難以逾越的新巔峰。
以孫子兵學和毛澤東軍事思想為代表的古今先進兵學,是中華民族精神肌體中的筋骨和脊梁,后者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血液、靈魂和力量源泉。然而自改革開放至十八大前的30多年間,內外多重因素對先進兵學文化和軍隊與國防建設造成了傷筋動骨的削弱和腐蝕。近些年來,整個社會文化暴露出諸多怪現象:8萬多座廟宇在中華大地拔地而起,宗教文化大為泛濫;淺薄庸俗文化霸居舞臺,奶油及偽娘文化成為時尚;戲說歷史和抹黑英雄濁流滾滾,漢奸文化異常囂張……如此形成的社會文化大環境,也對兵學文化的核心載體軍隊造成了巨大的負面影響。
20世紀80年代中期,軍隊和國防建設實行了戰略性轉變,強調要從立足早打、大打、打核戰爭轉變到和平時期軍隊建設的軌道上來。決策興許是正確的,但宣傳和解讀有誤。“盤馬彎弓箭不發”本來是軍隊應有的戰備狀態,可當時輿論一邊倒對此持批評態度。自上而下的戰略性轉變教育,給人留下最集中最深刻的印象是由戰轉為和,由戰備建軍轉變為和平建軍,建和平軍。長期的和平環境是軍隊戰爭斗力的天然腐蝕劑,戰備導向的偏差和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的大環境,又成為這一腐蝕劑的效力倍增器。自“戰略性轉變”到習近平主席發出“軍隊要能打仗、打勝仗”號令的二三十年間,和平麻痹思想全方位籠罩,戰斗隊思想嚴重弱化。從部隊教育訓練到院校教育,從學術研究到文化工作,從領導指揮機關到部隊基層,各層面各領域都出現了一些與“能打仗、打勝仗”戰斗隊根本職能相脫離的現象。例如,軍地兩用人才培養曾成為部隊一個時期的中心工作,對以戰斗力為唯一標準的教育訓練造成不小的沖擊。持續了大約十年的軍隊經商,給軍隊聲譽和作風造成不小的破壞。教學和學術研究部門逐漸弱化了關于戰爭的教學和研究,而什么軍隊在和平時期的運用、非戰爭軍事行動卻在教學和研究中占有越來越大的比重。在軍隊文化領域,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開始出現與雄糾糾、氣昂昂戰斗隊基因相悖的軍旅歌曲和文學作品。到了90年代,一曲“趕上了盛世我們享太平”的贊歌由軍旅歌星唱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將享樂文化思潮的霧霾覆蓋全國。尤為嚴重和不可思議的是,當今世界許多國家的軍事指揮院校都把孫子兵法和毛澤東軍事思想列為必修課,而我軍的軍事院校不僅從來沒有把孫子兵法列為必修課,而且從90年代初開始陸續全部取消了毛澤東思想的教學。毛澤東、毛澤東思想、毛澤東軍事思想,是我軍賴以成長壯大、迭克強敵、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旗幟、基調和力量源泉。美國軍隊中多年流傳的“不怕中國軍隊現代化,就怕中國軍隊毛澤東化”并非戲言,而是它們內心的真實表白。自覺或不自覺、主動或被動、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對毛澤東、毛澤東思想漸行漸遠、若即若離,是當代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個悲哀,是擺脫先進兵學文化陽光雨露滋養的愚蠢行為。
軍隊對包括先進兵學文化在內的先進文化的淡化甚至背棄,所導致的后果是極其嚴重的。其中最為丟人的是郭伯雄、徐才厚兩個副國級貪腐大老虎實際掌控軍隊十余年。郭、徐是人民軍隊歷史上僅有的因貪腐落馬的統帥層高官,兩案從現象上看是經濟犯罪,而從本質和后果上看則是在思想政治上走上所代表的先進文化的反面。像他們那樣黨性信念完全喪失、思想道德蛻化變質、貪腐欲壑無底而進行的權力運作,必然把人民軍隊的根本宗旨、根本職能拋在腦后;必然在工作指導上搞媚上寵下的和事佬、口是心非的兩面派、華而不實的表面光、形式主義的黨八股和愛吹不愛批的偽君子;在選人用人上不可能德才兼備、公道正派,必然搞任人唯親、唯利是舉的小圈子,形成和帶動相當范圍的“逆淘汰”,把那些政治強、作風正、謀打仗、能打仗的優秀指揮員早早地淘汰掉;而在建軍治軍的層面上,必然造成軍魂猶存,卻時常魂不附體、游離于本體之外的恐怖現象。現在郭、徐之流雖然已被拿下,但他們造成的沉疴流弊還在,流毒還遠遠沒有肅清。人民軍隊是黨的先進文化鑄造的戰斗肌體。對郭、徐之流對我軍靈魂和血液造成的污染程度不可低估,對我軍肌體造成的傷筋動骨的損害程度不可低估,對我軍戰斗力生成和提升的削弱程度不可低估!
好在天佑中華,天佑人民軍隊。黨的十八大確立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習主席多次倡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習主席著重強調,毛澤東思想一定不能丟,丟了就喪失了根本。習主席關于治國理政、整黨治吏、文化教育和意識形態斗爭諸多領域的一系列重要論述,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措施,無不具有撥亂反正的重大意義。特別是在建軍治軍上,習主席一出手就抓住了存在問題的牛鼻子,把能打仗、打勝仗作為引領軍隊改革的綱,并在毛澤東當年鑄造軍魂之地福建古田召開全軍政治工作會議,進行了高揚軍歌精神,再鑄紅色軍魂的實際行動,從而從根本上遏制了兵學文化和實踐的頹勢。
最后再回到兵學文化即戰爭文化的主題上。我們面臨的是一個和平因素與戰爭因素并存共蓄的世界。100多年前列寧關于“帝國主義就是戰爭”并沒有過時。戰爭幽靈時刻在我們門口徘徊。歷史的規律告訴我們,落后就要挨打。但經濟相對落后,如果民族精神昂揚則不一定挨打,而經濟積累雄厚,如果精神文化頹廢則總要挨打!沒有一支謀打仗、能打仗的軍隊則必定挨打!然而隨著科學技術進步助推的人類社會轉型的加速度(人類從原始采集社會過渡到游牧農業社會經歷了幾十萬年,從農牧社會過渡到工業社會經歷了幾千年,從工業社會過渡到后工業社會經歷了幾百年),隨著國際社會矛盾危機的復雜深重,戰爭形態和戰爭形式已不再是單一的殺人盈野的焦土式戰爭,金融戰爭、貿易戰爭、文化戰爭、人工智能戰爭……都成為和可能成為戰爭的新樣式。也就是說,中華民族全面復興的前進道路上不可能徑情直遂,而是面臨被形形色色的戰爭打斷的威脅。然而在新的戰爭形勢面前,中華古今先進兵學所蘊含的精氣神韻和方法智慧并沒有過時。因此,人民軍隊作為國家安全的屏障和支柱,作為維護黨的執政地位的保底王牌,只有持之以恒用孫子兵學特別是毛澤東軍事思想強筋健骨、輸血鑄魂,打造“全無敵”的威武之師、仁義之師、勝利之師,才能有效履行為中華民族在全面復興的航程上破浪前進保駕護航的神圣使命,才能成為提振民族精神、凝聚軍民融合新的人民戰爭偉力的排頭兵。
(此文為作者在2016年3月2日山東孫子研究會舉辦的“中華文化與孫子兵學學術論壇”上發表的論文。)
(責任編輯:周淑萍)
Dominant Position of the Advanced Military Science in the Chinese Cultural System
Yao Youzhi
The ancient advanced military science represented by Sun Zi occupies a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Chinese cultural system, which also is the first summit of the military science culture for human beings. The modern advanced culture represented by Mao Zedong Thought realized the leap-forward progress and sublim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created a new summit of the military science culture for human beings. The society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today are eroding and impairing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especially the advanced military science culture. Therefore,restoring the prestige of the advanced military science is the inevitable request f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invigorating the many as well as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under the new warring mode.
Sun Zi's Military Science; Chinese Culture System; Dominant Position; Advanced Military Science; Mao Zedong Thought
E8
A
2095-9176(2016)03-0009-05
2016-3-14
姚有志,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高級顧問、軍事科學院原戰略研究部部長、少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