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弘揚“工匠精神”唱響時代新樂章
□本刊編輯部
3月5日,李克強總理代表國務院向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作工作報告。在談到2016年的工作重點時,他說,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的精神理念。其內涵就是注重細節、嚴謹專注、精益求精。在“品質從99%提高到99.99%”的極致追求中努力求索。只有提高了產品質量,才能提高國家的制造能力。
“工匠精神”上了李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這無疑在強調,素質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業之本。廣大勞動群眾要勤于學習,學文化、學科學、學技能、學各方面知識,不斷提高綜合素質,練就過硬本領。要立足崗位學,向師傅學、向同事學、向書本學、向實踐學。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任何一名勞動者,無論從事的勞動技術含量如何,只要勤于學習、善于實踐,在工作上兢兢業業、精益求精,就一定能夠造就閃光的人生。
人類是勞動創造的,社會是勞動創造的。勞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任何一份職業都很光榮。廣大勞動群眾要立足本職崗位誠實勞動。無論從事什么勞動,都要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就要弘揚“工匠精神”。在工廠車間,精心打磨每一個零部件,生產優質的產品。在田間地頭,就要精心耕作,努力贏得豐收。在商場店鋪,就要笑迎天下客,童叟無欺,提供優質的服務。只要踏實勞動、勤勉勞動,在平凡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的業績。
“十三五”的號角已經吹響,廣大職工群眾要適應新常態,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增長新本領,發揚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不斷創新,銳意進取,努力做知識型技術型創新型高素質勞動者,爭做“金牌工人”、“大國工匠”,充分展示新時代工人階級的新風采。要充分發揚主人翁精神,圍繞兵團黨委確定的奮斗目標,積極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煥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高昂熱情,投身兵團“三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以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為引領,積極參與“踐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主題勞動競賽活動,進一步煥發勞動熱情和創造活力,為實現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