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秋元 饒建忠
他倆的訴訟請求為何被駁回
□周秋元饒建忠
原告聶某忠、聶某新訴稱:2008年6月,被告熊某仁向兩原告提出,要兩原告入股購買采砂船,投資挖砂生意。雙方當時約定,由原告聶某忠出資30萬元,聶某新出資20萬元,其余由被告出資,雙方對股份比例、分紅方式均未約定,但被告承諾原告無需承擔任何風險。后原告分別將30萬元、20萬元交付給被告,被告分別向兩原告開具了收條。2009年3月,被告稱已購買了采砂船。2009年年底,被告稱采砂船已賺取80萬元利潤,但到2010年元月,被告以采砂船出現故障,80萬元用于修理機器為由,稱無利潤可分。因此,原告開始懷疑被告是否購買了采砂船,故多次要求被告提供購買采砂船的憑證,并提出簽訂書面合伙協議,被告一直推諉。因此,原告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被告:1.返還原告合伙入股資金共計50萬元并支付相應利息(自2008年7 月6日起至付清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2.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被告辯稱:購買采砂船的股東很多,被告只是代收原告股金,且在收取原告款后第二日便將款轉給了賣船人,兩原告均參與了采砂船的購買。采砂船經營時,原告聶某忠派其小舅子李某參與賬目管理,且兩原告在2010年2月6日、2011年1月16日參與了分紅?,F兩原告要求退股,需征得全體股東同意,被告無權決定退回其股金,故請求法院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第三人聶某輝、陳某平、程某華述稱:第三人聶某輝、陳某平、程某華均對采砂船投了資,并參與了分紅,同意被告的答辯意見。
第三人萬某金、萬某華、夏某古、萬某強、萬某桂未進行答辯。
法院在審理該案后認為,原告與被告之間雖未簽訂書面合伙協議,但均認可雙方之間口頭議定共同出資購買采砂船,且原告提交的被告出具的收條中也確認原告出資款是用于購買采砂船,因此,原告與被告之間合伙關系成立。被告熊某仁在收到原告的出資款并購買采砂船后,與第三人萬某華、夏某古就購買、經營采砂船等合伙事項簽訂了合伙協議,原告及第三人聶某輝、陳某平、萬某金、程某華雖未在合伙協議上簽字,但第三人聶某輝、陳某平、萬某金、程某華均表示原、被告及第三人聶某輝、陳某平、萬某金、程某華均為合伙人,結合原告先付款給被告、被告后與其他合伙人再將購船款轉給賣主的先后順序,可認定原告與被告熊某仁,第三人聶某輝、陳某平、萬某金、程某華之間存有合伙關系。原告要求退伙,符合法律規定,但鑒于部分合伙人(合伙事項執行人)未到庭,無法查清合伙財產,且主要合伙財產(采砂船)下落不明,無法對合伙財產進行清算、分割。因此,原告的訴請暫無法支持,原告在確定合伙財產后,可另行起訴。據此,依法駁回原告聶某忠、聶某新的訴訟請求。
【點評】
依據有關法律之規定:合伙人投入的財產,由合伙人統一管理和使用。合伙經營積累的財產,歸合伙人共有。合伙人退伙,書面協議有約定的,按書面協議處理;書面協議未約定的,原則上應予準許。但因其退伙給其他合伙人造成的損失,應當考慮退伙的原因、理由以及雙方當事人的過錯等情況,確定其應當承擔的賠償責任。合伙人退伙時分割的合伙財產,應當包括合伙時投入的財產和合伙期間積累的財產,以及合伙期間的債權和債務。入伙的原物退伙時原則上應予退還,一次清退有困難的,可以分批分期清退;退還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折價處理。
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為此,法院依法作出了上述判決。